研究計畫:光感知性(sensibilité)與社會行為關連初探(暫定) 劉允華 研究源起 本研究源自於筆者的碩士論文,該研究提起夜間社交性(sociabilité)的問題意識。在研究 成果中,夜間活動與被排斥者有強烈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在此處,社會結構與權力 利用諸如向夜間殖民等手段持續地自我顯明,而在其手段中包含對不透明性的歧視、 光的象徵性展現,以及利用象徵操作策略對夜間活動人口進行的惡意攻擊。 然而,被排斥者並非全然的黑暗,同時也有自己的光。許多研究者已經指出,在因其 不同而受到壓迫的次文化或反文化現象中,人們仍然依照與「正常」相距不遠的形式 自我組織(例見Erving Goffman)。夜間社交性亦然,卻也不斷受到以語言武器為主的歧視。根據筆者研究, 這樣的現象從西方希羅時期,以及中國春秋時期開始即有跡象,至今方興未艾。 在探索此一象徵效果時,光的概念在許多文本中都受到明顯的強調。藉由論述分析(ana lyse de discours),筆者發現光在社會中具有象徵性與物質性的雙重效果。然而,也由於我的研 究主要重心在於歷史和現象文本分析之上,感受性的主題也因而較少受到重視。 是以,筆者計畫從一個新的方向開始下一階段的研究。我企圖以田野調查的形式,來 填補在碩士論文階段留下的這段空白,並發展出以感知性和當代情狀為主體的知識。 筆者計畫在專業精神醫療機構中實現田野計畫。理由如下述。 計畫田野以及研究方法 筆者希望能夠在精神障礙人士就診的專業機構實現田野計畫。若有可能,希望該場所 也能一併具備在近期曾針對此功能創設專屬建築物的特質。 在此專業機構之中,筆者將得以觀察人員的組成、個別人員相對於此組成結構的功能 與應對行為、案主狀況、建築因其特殊功能而設立的外在與內在特徵。筆者初步計畫 以志工的形式進入機構。這個角色將能使研究者在機構內工作的同時進入院區的公開 活動,並得以非正式的形式接觸案主以及行政人員。 這個研究所需要的田野資訊,在本質上,必須以非正式的形式取得。亦即,日常非主 題式的談話與深入的觀察,盡可能達成人類學研究者所提示的厚敘事(thick discription by Clifford Geertz),納入環境與人際關係等多重變項,方能更為全面地理解感知性的相關現象。 原則上,筆者預期三個探索層次:1.
一般層次:作為病患與具備精神障礙的雙重排斥情況、在東方國度採行西方醫學的效 果,與文化底蘊中的歧視元素;2. 論述層次:被排斥者的感知性與其生產的論述,特別在精神障礙的情況下,其所具備 的言說如何為社會所接受,或更進一步,如何理解精神障礙者的理性、角色調控乃至 於其與法律與規範的互動;3. 象徵層次:光的建築語彙、社交性對於此等建築語彙的回應,以及依此引發的論述策 略。 問題意識 本研究包含兩個主軸。 一、光的感知 本研究將處理對於環境光的感知性問題。從氛圍(ambiance)的既有理論(如CRESSON研 究室成果)出發,筆者將會處理諸如:日/夜、高/低、冷/熱、內/外,以及色調和光影 等等空間語彙。此中,筆者將特別重視光照對於人類心理與行為的效應。 根據以往研究經驗,學界對於光感知性與人類行為關連性已然多有累積。然而,對於 人如何建立起自我詮釋並適應既定環境的中介行為(comportement intermédiare)方面仍缺乏探索。此前有Erving Goffman完成的先驅性研究,提出個人採取的行為模式;本研究將從此處出發進行與光 感知性相關的理論建構。 為了帶入社會學的面向,筆者需要將研究所得從感知性證據中詮釋出其象徵意涵。由 是,將引入歷史面向,企圖理解其中普遍意識的底蘊。此處,從與光有關的神話、實 用性以及矛盾衝突等等現象的研究出發,筆者將能夠建立一套光的認識論。 在建築層次上,在閱讀關於氛圍的研究之後,本研究將拓展至建築象徵的共同底蘊之 上。如:採光功能、工具性建構、公共/私人空間分野乃至安全考量等等,這類觀察將 啟發筆者理解在光的存有模式中隱含的理念。 由是,本研究的旨趣在於含括社會狀態與感受性。在光感受性的微觀層面上,亦存在 著安全意識、規範實踐,乃至人類意識等一般而言僅在鉅觀層次提及的現象。另外, 本研究在田野中將接觸到的案主,由於雙重壓迫的效果,具有論者所謂「去作用化(dés œuvré)」的特徵(Guillaume le Blanc)。在醫療行為上,既有刻板印象與象徵操作的現象以及反省,在研究旨趣上,案 主本身所採取的行動也同樣具有重要性。在其中所展現出來的衝突之上,理當產生出 一種特定的權力場域,感知性也因此帶有社會性的意涵。 二、文化比較
這個主軸包含兩個主要的比較架構。其一是感受性的異同。光感知性的社會意涵既是 本研究的重要主軸,本研究必須在將台灣田野研究成果在歐洲學界中發表之前,先行 探索兩者之間文化意義的差別。受到歐洲學者對日本著作「陰翳禮讚」的興趣啟發( 例見Bille and Sørensen, 2007),筆者企圖對既已存在的文化互視現象,以及在哲學等學術觀點上彼此影響, 甚至彼此仰慕著迷的狀況進行理解。筆者自問:文化脈絡決定了什麼?東西方脈絡之 間有何異同?本研究將探索在此方面有所反省的作品,例如Frqnçois Jullian對於中國哲學觀點與西方哲學脈絡之間對話的問題意識。 與此相關,筆者也必須引介歷史面向,特別是不同文化的實用(pragmatique)問題。亦即 ,對於公共事務的批評、各種衝突的時點與現象,以及在類似空間之中進行的活動等 等。本研究將自此處獲得包括文化脈絡產生的特定連結,以及衝突中各方所展現的評 判標準等等,藉以從此類道德宣示中理解文化脈絡。 另一種比較是東西方對於精神障礙者的採行手段。在台灣社會裡,儘管西方型態的精 神醫學有長足發展,然而卻並未成為社會全面信任並採行的標準。精神障礙的現象仍 是被封鎖與掩蓋的事實,僅在親友間流傳。因此,精神障礙者必須承受作為病人與禁 忌的雙重否定。由於本研究將提及精神醫學現況以及醫病關係等等問題,因此筆者亦 必須從此面向切入,理解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預期研究行程 第一學年:進行預備班學業,並完成準備階段 閱讀與筆記: 感知性:Merleau-Ponty之理論以及相關討論。 排斥與精神障礙:Michel Foucault、Erving Goffman與精神醫學的相關概念。 環境氛圍:取材自建築學與都市人類學研究。 文化差異:Isabelle Thiereau、Fran9ois Julien、Tanizaki Junichirô、Gaston Bachelard等等 初步準備(台灣,2009年末):收集精神醫學資料和研究產出,與相關研究者和社工 等專業人士討論。 第二學年:研究實行 田野時間:2010年9-11月,視需要延長。 第三學年及其後:論文撰寫 小結 本研究的宗旨,在於透過相對微觀的方法,探索圍繞著光感知性的社會性問題。藉由
人類學研究方法,以及建築學和歷史學的生產累積,本研究將達成將社會學介入此處 的成果。由是,將啟發一個仍未被理解的學術領域。 另外,本研究預備進行的田野場域,將允許筆者更進一步將排斥的效應與建築空間語 彙納入考慮。此為筆者長年以來的研究興趣。本研究亦將因此而對整體社會科學有所 貢獻。
初步參考書目 Bachelard, Gaston. (1985), La psychanalyse du feu. Gallimard. ── (1988), Fragments D'Une Poétique Du Feu. PUF. ── (2003), La flamme d'une chandelle. PUF. ── (2004), La poétique de l’espace. PUF. Blanc, Guillaume le. (2009), L’invisibilité sociale. PUF. Buck-‐morss, Susan. (1991),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MIT Press. Cefaï, Daniel. (2003), L’enquête de terrain. La Découverte. ── & Pasquier, Dominique. (2003), Les sens du public. PUF. De Certeau, Michel. (1990), L’invention du quotidien 1 & 2. Gallimard. Foucault, Michel, (1972), 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 Gallimard. ── (1975), Surveiller et punir. Naissance de la prison, Gallimard. Goffman, Erving. (1961),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Anchor Books. ── (1963), Stigma: Note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Simon & Schuster. Gwiazdzinski, Luc. (2007), Nuits d’Europe. UTBM. Lefebvre, Henri (1974), 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Anthropos. ── (1992), & Catherine Regulier-‐Lefebvre, Éléments de rythmanalyse: Introduction à la connaissance des rythmes. Syllepse. Luc Adolphe (ed). (1998), Ambiances, les cahiers de la recherche architectural n° 42/43. Parenthèses. Merleau-‐Ponty, Maurice. (2009),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Gallimard. ──, (2007),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Gallimard. Palmer, Bryan D. (2000), Cultures of Darkness: Night Travels in the Histories of Transgression. Monthly Review Press. Rowe, Colin et Robert Slutzky. (1997), Transparency. Birkhäuser Verlag. Steger, Brigitte et Lodewijk Brunt (ed) (2003), Night-Time and Sleep in Asia and the West. RoutledgeCurzen. Tanizaki, Junichirô, tr. par René Sieffert. (1993), Éloge de l’ombre. 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