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Title Mani

  • December 2019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Study On The Title Mani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1,055
  • Pages: 13
“摩尼光佛”與“摩尼”考辨 芮傳明 [摘要]摩尼教將靈魂即光明分子譬喻爲珍珠,其觀念最初未必是源自西方的基督教或其支 派諾斯替教,而更可能在創教之際,由東方的佛教影響所致。由於佛教早有諸多以“摩尼” 爲號之佛,且其義爲“珠”,象征光明,故十分可能被摩尼教的創教者借鑒,並直接以“珠 (摩尼)”作爲自己的尊稱。 馬小鶴先生曾撰《摩尼光佛考》 ,對於摩尼教創教者摩尼名號的源流作了相當深入的探 討,認爲“摩尼教把教義比作‘如意寶’、‘如意珠’,是借用佛教術語,應無疑問。但是, 這種佛教色彩只是摩尼教傳播到中亞、中國以後,才逐步染上的,可以說是‘再生’的。真 正‘原生’的淵源,必須到西方的諾斯替教、基督教、猶太教中去尋找。”所以,其結論是: “摩尼教在《多馬福音》等文獻的影響下,在西方就可能已經把自己的教義,也就是諾斯(真 知)比作‘珍珠’。當摩尼教傳播到中亞、中國,與佛教頻繁接觸以後,得知佛教把大乘教 義稱爲‘如意珠’‘如意寶’,於是很自然地加以利用,也把自己的教義稱爲如意珠、如意 寶。„„摩尼教在西方就受《彼得行傳》 、 《彼得與十二使徒行傳》等文獻的影響,把耶穌稱 爲‘珍珠石’。來到東方之後,他們發現佛教中‘寶珠’的漢文音譯是摩尼,恰巧與教主的 名字諧音,於是就擯棄了‘忙你’等音譯名,正式把這位自稱耶穌使徒的教主的名字翻譯成 漢文‘摩尼光佛’,簡稱‘摩尼’或‘末尼’,含有‘摩尼寶珠’之意,以期音義兼顧。” 1

按此觀點,則摩尼教中“摩尼”一名的來源及含義最初均獲自西方的基督教、諾斯替教 派等;它之所以在漢文典籍中稱“摩尼”、“末尼”等,是因爲東傳之後,發現佛教之“摩 尼”恰巧與之含義相近,遂借用而致。但是我認爲,佛教中的“摩尼光佛”與摩尼教的教主 形象,實在有太多的相似之處;而佛教有關“摩尼”的含義和定義也與摩尼教相應觀念類 似。這些爲數不少的雷同處很難用“巧合”加以解釋,所以,結論似乎應該是:摩尼在創教 之際,便借鑒了佛教中的諸多因素,而非嗣後東傳時才“發現巧合”。茲就此觀點,辨析如 次。 一.佛經中以“摩尼”爲名之佛 漢文佛經中早有關於“摩尼光佛”的描述,例如,東晉時期佛陀跋陀羅所譯的《佛說觀 佛三昧海經》載云: 文殊師利告諸大衆:……是諸世尊皆說如是觀佛三昧,亦讚白毫大人相光,勸多眾 生懺悔係念。過是已後復得值佛,名摩尼光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摩尼光佛出 現世時,常放光明,以作佛事,度脫人民。如是二萬佛,皆同一號,名摩尼光。時諸世 尊,皆以化佛微妙光明誘接眾生。次復有佛,名栴檀摩尼光,十號具足,如是百億佛, 號摩尼光。是諸世尊誓願力故,正以眉間白毫相光,覆護眾生除滅眾罪。2 引文談及了兩種“摩尼光”佛:一是專稱“摩尼光佛”,一是名爲“栴檀摩尼光佛”。前者 1 2

語見馬小鶴《摩尼光佛考》 , 《史林》1999 年第 1 期,第 14、82 頁。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本行品第八》 ,《大正藏》 (高楠順次 郎編輯兼發行《大正新修大藏經》之略稱。下同)第 15 冊,第 643 號,第 688 頁上,大 正十四年三月版。 1

所謂“二萬佛,皆同一號”,後者則是“百億佛,號摩尼光”。這兩種“摩尼光佛”當是“十 方千百五佛”之一,如《現在十方千五百佛名並雜佛同號》所述:“十方各有百千億那由他 佛,剎微塵數,同號普明佛。„„百億同號旃檀摩尼光佛;六百二十萬同號見一切義佛;三 十億同號釋迦牟尼佛;九萬一十那由他同號無色佛;百一同號旃檀海佛;三萬億同號弗沙佛; 六百同號光明佛;二萬同號日月燈明佛;二萬同號摩尼光佛。”1 “那由他”,系梵語 nayuta 之音譯,亦作那庾多、那由多、尼由多等,爲古印度的數 量名詞。通常以一那由他爲一千億,也有視作百萬者。不管怎樣,其數目之巨,可以想見, 故實際上佛經中的“那由他”往往只是譬喻數量極大,而非確指。至於“旃檀”(梵語 candana) ,則爲産於熱帶的一種芳香喬木,亦稱白檀、檀香等,佛教徒有時以此作爲雕刻珍 貴佛像的材料。“旃檀”在此修飾“摩尼光佛”,當無特殊含義,只是作爲一般修飾名號而 已。 除了上引被列入“十方千百五佛”中的兩類摩尼光佛外,還有諸多以“摩尼”爲修飾詞 的佛,分別列入“過去五十三佛”以及“六方佛”中,例如, 《觀虛空藏菩薩經》載云: 過去五十三佛名:普光佛、普明佛、普靜佛、多摩羅跋栴檀香佛、栴檀光佛、摩尼 幢佛、歡喜藏摩尼寶積佛、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佛、摩尼幢燈光佛、……日月珠光 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餘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 祇劫,不墮惡道。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若 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名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 佛言:不如有人諷誦念此六方佛名,恭敬作禮,其人世世常生轉輪王家,端正威德; 臨欲終時,百億諸佛授手,令不墮三惡趣;設有五逆重罪,應入地獄,令現世輕受頭痛 則除,以此當之,不入三惡道受。是故至心恭敬作禮,廣說如是《寶網童子經》。東方 須彌燈光明佛、東南方寶藏莊嚴佛、南方栴檀摩尼光佛、西南方金海自在王佛、西方大 悲光明王佛、西北方優缽羅蓮華勝佛、北方蓮華鬘莊嚴王佛、東北方金剛自在王佛、上 方殊勝月王佛、下方日月光王佛。2 顯然,在“過去五十三佛”類中,包括了摩尼幢佛、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摩尼幢灯光佛;並 且,由於“摩尼”是梵語 man. i 的音譯,原義爲“珠”,故日月珠光佛亦應列入摩尼佛類中。 在所謂的“六方佛”中,則有“南方栴檀摩尼光佛”,此佛與前引的“百億同號”的旃檀摩 尼光佛是否爲同一種佛,未可確知。佛經將這五十三佛置於法藏菩薩(即阿彌陀佛之前身) 之師世自在王佛以前,故稱“過去五十三佛”,並認爲如果衆生勤於禮敬這五十三佛名號, 則十分有利於除滅四重禁罪,懺悔五逆十惡等。“六方佛”,通常是指東、西、南、北、上、 下六方世界贊歎阿彌陀佛功德的諸佛,又稱“六方護念”、“六方誠證”;有關諸佛名號, 其說不一,多者約四十名。對他們的恭敬禮拜,同樣有利脫離惡趣,消除罪孽。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佛的名號中包括“摩尼”之稱,諸如《佛說佛名經》所載:善住摩 尼山王佛、月摩尼光王佛、摩尼輪佛、摩尼功德佛、摩尼藏佛、摩尼蓋佛、諦寶幢摩尼勝光 佛、摩尼光明勝佛、摩尼寶佛、摩尼光佛、摩尼金剛佛、摩尼莊嚴佛、摩尼鎧佛、摩尼香佛、 摩尼月佛、摩尼輪佛、摩尼足佛、摩尼王佛、月摩尼光羅網佛、摩尼清淨佛、普摩尼香佛、 摩尼跋陀佛、摩尼金蓋佛、勝藏摩尼光佛、大摩尼佛、摩尼須彌勝佛、摩尼藏王佛、善住摩 尼積王佛、金剛摩尼世界金剛藏光明勝佛、一切寶摩尼王放光明佛、摩尼頂作鬘光明世界普 十方聲雲佛、自在摩尼金剛藏世界智勝須彌王佛、摩尼衣座成就勝世界施香光明功德寶莊嚴 佛、摩尼寶波頭摩莊嚴世界清淨眼花勝佛、伽那迦摩尼山聲佛、一切龍摩尼藏佛、南方摩尼 1

2

《現在十方千五百佛名並雜佛同號》 , 《大正藏》第 85 冊,第 2905 號,第 1448 頁下-1449 頁上,昭和七年二月版。 [劉宋]曇摩蜜多譯《觀虛空藏菩薩經》 , 《大正藏》第 13 册,第 409 號,第 678 頁下- 679 頁中,大正十三年十一月版。 2

清淨雲佛、善住功德摩尼山王佛、伽那迦摩尼山威德佛、勝摩尼佛、炎摩尼佛、摩尼向佛、 摩尼婆陀光佛、寶珠摩尼火佛、種種摩尼光佛、種種摩尼聲王吼佛、一切龍摩尼藏佛、摩尼 清淨佛、摩尼月佛、寶精進日月摩尼莊嚴威德聲王佛、善住功德摩尼山王佛、一切寶摩尼王 佛,如此等等,多達五十餘種。1 受持讀誦這些佛名,亦如讀誦其他佛號一樣,可以長久地不入惡道,消弭罪孽:“若善 男子、善女人,十日禮拜讀誦是諸佛名,遠離一切諸難,滅一切罪。„„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读诵是诸佛名,一阿僧祇劫超越世间不入恶道。”2 盡管在漢文佛經中,“摩尼”的諧音字“牟尼”之語源及含義,與之並不相同,但因後 世的漢文獻亦稱摩尼教爲“牟尼教”3,顯然將“牟尼”視同於“摩尼”,故在此列出以“牟 尼”爲號的佛,以便於比照。最爲典型者,是以“牟尼”簡稱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例如, 《不退轉法輪經》載云: 是時,蓮華勝藏菩薩摩訶薩從坐而起,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以種種華 而散佛上,復以偈頌,讚歎於佛:“眾生多取相,能令悉除滅,離畏得歡喜,敬禮牟尼 尊。寂滅離諸有,無畏而說法,是名世雄猛,敬禮牟尼尊。知有本空寂,其體不可得, 諸有中最妙,敬禮牟尼尊。永離於三有,滅除諸結使,離畏得無畏,敬禮牟尼尊。無畏 亦無懼,施中得最上,出過一切施,敬禮牟尼尊。離畏得無畏,拔除憂毒箭,解脫于諸 法,敬禮牟尼尊。”4 漢文“釋迦牟尼”是梵語 Sākya-muni 的音譯,意即“釋迦族出身的聖人”,蓋因 muni 有寂 默(止靜煩惱) 、寂、賢人、仁、仙等義,大致指稱尊貴殊勝的聖者或仙人;或者因該詞有 慧、知解等義,故也用以指稱具有慧、知解等的智者。足見佛教徒以“牟尼”尊稱本教教祖, 自然十分確當。但後世之人(包括摩尼教徒)如何借用音近的“摩尼(mani)”、“牟尼 (muni)”二名,卻恐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本文將在稍後辨析。 二.“摩尼”或“珠”在佛經中的涵義 在佛教中,“珠”是個十分重要的象征符號,使用得相當普遍,乃至與佛教的若干基本 教義關係密切。由於“珠”的梵語發音爲 man. i,故漢文佛經往往將此名音譯作“摩尼”、 “末尼”等。通常說來,佛教按兩大方面使用“摩尼(=珠)”一名,即,一是描繪其物質 性能,讚揚乃至極度誇張這種性能,視之爲功能強大而又十分難得的奇珍異寶;一是從其固 有的物理特性引申開來,用以譬喻某些精神性品格,乃至視爲佛教最高智慧的象征。茲就這 兩大方面,略作解釋。 在漢文佛經中,“摩尼(man. i)”也常異譯作末尼,意譯則作珠、寶珠,是爲珠玉的總 稱。按一般傳說,它有消除災難、祛除疾病,以及澄清濁水和改變水色等等的奇特功能。更 進一步者,則稱 cintā-man. i,音譯作真陀摩尼、震多末尼等;意譯則作如意寶珠、如意寶、 如意珠、如意摩尼、摩尼寶珠、末尼寶、無價珠寶。意謂凡有所求,此珠都能滿足,故稱“如 1

2

3

4

分別見[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 (十二卷本)卷一至卷十二, 《大正藏》第 14 册,第 440 號,第 114-184 頁,大正十四年一月版。 [元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三十卷本)卷六,《大正藏》第 14 册,第 441 號, 第 210 頁下,大正十四年一月版。 例如宋代陸游論及當時盛行的包括摩尼教在內的種種民間信仰時,說道:“伏緣此色人處 處皆有,淮南謂之二禬子,兩浙謂之牟尼教,江東謂之四果,江西謂之金剛禪,福建謂之 明教、揭諦齋之類,名號不一。”語見陸游《渭南文集》卷五《條對狀之七》 ,载《四部 丛刊·初编·集部》 ,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 1926 年版重印,1989 年,第八叶右。 《不退轉法輪經》卷四《受記品第七》,《大正藏》第9冊,第267號,第249頁上,大正 十四年七月版。 3

意”。正因爲珠是如此的神奇和珍貴,故被列爲“七寶”之一,雖然諸經有關“七寶”所指 的內容說法不一,但是每種說法都將“珠”列爲其中之一,其非凡的功能自不待言。例如, 《佛說輪王七寶經》述其照明功能云: 復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大摩尼寶出現。彼摩尼寶,最上色相,妙好殊勝。 有大光明,圓滿具足。其光廣大,普照一切,有大功能。于王宮中,若有是寶,而彼夜 暗,非燈所照。寶出光明,自然照曜,猶如日光。諸苾芻:往昔有大輪王出世,是時亦 有大摩尼寶出現,有大光明。彼王爾時欲驗其能,即敕臣寮速嚴四兵,當於夜分出遊園 林。是時臣寮受王命已,即嚴四兵,速詣王所,白如是言:“四兵已集,王出遊幸,今 正是時。”爾時彼王,即以大摩尼寶置旌旗上,引導王前。于夜分中,出遊園林。其寶 光明,照一由旬;其王四兵,皆悉光明,互相映曜,如天光明等無有異。諸苾芻:此名 輪王出時第六大摩尼寶出現。1 在此,大摩尼寶的“光明”特色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其光廣大,普照一切”,“有大光 明”,“其大光明,照一由旬”,以及“如天光明等無有異”等等,顯然遠遠超過了現實生 活中的珠光。因爲“由旬”(梵語 yojana,亦稱由延、踰繕那)乃古印度計算里程的單位, 爲公牛掛軛行走一天之路程,諸說謂數公里至十餘公里不等,則珠光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真正 遍及這麽廣闊的範圍。所以,這是一種相當誇張的說法。 此外,不僅“大光明”是摩尼寶的一大特色,他如闢邪、除毒、醫病、明目、清水等功 能,也是其最爲人們津津樂道的特征。如《道行般若經》所言: 般若波羅蜜受持者,譬如無價摩尼珠,天中天,有是寶無有與等者。若持有所著, 所著處者,鬼神不得其便,不為鬼神所中害。若男子若女人,持摩尼珠著其身上,鬼神 即走去。若中熱,持摩尼珠著身上,其熱即除去。若中風,持摩尼珠著身上,其風不增 即除去。若中寒,持摩尼珠著身上,其寒不復增即除去。夜時持摩尼珠著身上,冥中即 時明。熱時持摩尼珠,所著處即為涼。寒時持摩尼珠,所著處即為熱。所至處毒皆不行, 餘他輩亦爾。中有為蛇所齧者,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持摩尼珠示之,見摩尼珠,毒即去。 如是天中天,摩尼珠極尊。若有人病,若目痛,若目冥,持摩尼珠近眼,眼病即除愈。 如是天中天,摩尼珠德巍巍自在。持著何所,著水中,水便隨作摩尼珠色。持繒裹著水 中,水便如摩尼珠色,正使持若干種繒裹著水中,水便如摩尼珠色;水濁即為清。摩尼 珠德無有比。2 由此可以看到,一旦身持“摩尼珠”,即能不爲鬼神所害;不中熱、中風、中寒;夜行時照 明;調節寒暑環境;消除諸毒,包括蛇齧之毒;可醫目痛、目盲等眼疾;能令水變色;能使 濁水變清。如此等等,“德無有比”! 以上所引,基本上都只涉及摩尼寶的“物理性能”,盡管這是過度誇張的並不現實的 “物理性能”。佛經爲什麽要如此強調,乃至超乎現實地描繪“摩尼”的種種優點和奇特功 能?其目的歸根結蒂是以此作爲譬喻,解釋佛教的根本教義和觀念。所以,“摩尼”的這類 物理性能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它所真正的象征者,卻是佛教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下引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的一段話,便較好地展示了這一點: 佛告舍利子:“若有苾芻、苾芻尼等,成就不動心解脫末尼寶者,能斷不善法,能 修習善法。”問:“何故不動心解脫,說名末尼寶耶?”答:“以不動心解脫堅牢故, 勝妙故,無過故,明徹故,無垢故,清淨故,難得故,可愛樂故,名末尼寶。復次,以 不動心解脫能破無明闇故,名末尼寶。如以光明末尼置闇室中,能破彼闇,作顯照事。 1

2

施護奉詔譯《佛說輪王七寶經》,《大正藏》第 1 册, 第 38 號,第 822 頁上,大正十三 年六月版。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卷二《摩訶般若波羅蜜功德品第三》,《大正藏》第 8 冊,第 224 號,第 435 頁下-436 頁上,大正十三年八月版。 4

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破無明闇,作顯照事。復次,以不動心解脫 能除煩惱塵垢故,名末尼寶。如清水末尼置濁水中,水便澄淨。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 尼寶置相續中,能除一切煩惱塵垢。復次,以不動心解脫善安住故,名末尼寶。如方等 末尼隨所置處,即善安住。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即善安住,定無退 失。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除貧乏聖財故,名末尼寶。如無價末尼置室宅內,能引財寶, 除諸貧匱。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引聖財,除乏功德。復次,以不動 心解脫能饒益諸有情,故名末尼寶。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隨意所樂,雨諸寶物,充濟百 千貧匱有情。如是,世尊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不放逸無量幢上,隨諸有情所樂,差 別雨正法寶,能令無量無邊有情離生死苦,善根滿足。由有如是等種種因緣,說不動心 解脫名末尼寶。”1 顯然,這裏是以“末尼(摩尼)寶”來譬喻“不動心解脫”。而所謂不動心解脫,即“不時 解脫”,梵語 asamaya-vim .ukta,意即不待時緣具足,得隨時自在證入四根本定、四無色定、 滅盡定中,其心解脫煩惱障。“不時解脫”的對稱爲“時解脫”,謂鈍根之人,必須等勝緣 具足之時才能解脫煩惱障。所以,“不時解脫”是利根之人才能達到的高級精神境界,由於 這種阿羅漢不退動於煩惱及心解脫,故又稱“不動心解脫”。 具體地說,不動心解脫的特點與末尼(摩尼)的物理特色頗有相似之處,故作如此譬喻。 例如,不動心解脫的堅牢、無垢、清淨、難得特性與摩尼相仿;不動心解脫能破無明暗 2, 猶如摩尼在黑暗中大放光明一樣;不動心解脫能除塵世煩惱 3,亦如摩尼能令濁水變清一 般;不動心解脫能使修持者擁有聖財 4,不再貧乏,猶如摩尼能招引財寶,消除貧窮;不動 心解脫能隨衆生所樂,産生種種正法寶 5,令一切有情脫離生死苦,恰如摩尼可以隨人所願, 生出諸寶物,令人們脫離窮困。正因爲二者如此等等的相似之處,故以摩尼(末尼)譬喻不 動心解脫。 在佛經中,除了以摩尼譬喻“不動心解脫”外,還以此譬喻“般若波羅蜜”,而這更是 佛教徒最爲追求的“大慧”!蓋因“般若波羅密”是梵語 prajñā-pāramitā 之音譯,意即“照 了諸法實相,而窮盡一切智慧之邊際,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薩大慧” 6《摩訶般若波 羅蜜經》這樣以摩尼譬喻般若波羅蜜道: 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為大利益如是,於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 佛事。世尊,在所處有般若波羅蜜,則為有佛。世尊,譬如無價摩尼珠寶,在所住處, 非人不得其便。若男子、女人有熱病,以是寶著身上,熱病即時除愈;若有風病,若有 冷病,若有雜熱風冷病,以寶著身上,皆悉除愈;若闇中,是寶能令明;熱時能令涼, 1

2

3

4

5

6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奉詔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二《智蘊第三中 他心智納息第三中之四》,《大正藏》第 27 冊,第 1545 號,第 526 頁中-下,大正十五 年七月版。 無明,梵語 avidyā 之意譯,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的精神狀態;以愚癡爲其自相,泛 指無智、愚昧,特別指稱不解佛教道理的世俗認識。是亦“煩惱”的別稱。 煩惱,梵語 kleśa 之意譯,使身心發生惱、亂、煩、惑、汚等精神作用的總稱,一般以貪、 瞋、癡爲一切煩惱之根源。“覺”爲佛教的最高目的,故妨礙實現“覺”的一切精神作用 均稱“煩惱” 聖財,即成就佛道的聖法,因其所持之法能資助成佛,故稱“財”。有七種聖法,稱“七 聖財”,即信、戒、慙、愧、聞、施、慧。 正法,梵語 sad-dharma 之意譯,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凡契當於佛法正理之 法,都稱正法,亦稱淨法、妙法。 語見慈怡(主編) 《佛光大辭典》 ,第 5 冊,第 4305 頁中,[臺灣]佛光山出版社,1989 年。 5

寒時能令溫,寶所住處,其地不寒不熱,時節和適;其處亦無諸餘毒螫,若男子、女人 為毒蛇所螫,以寶示之,毒即除滅。復次,世尊,若男子、女人眼痛,膚翳盲瞽,以寶 近之,即時除愈。若有癩瘡惡腫,以寶著身上,病即除愈。復次,世尊,是摩尼寶所在 水中,水隨作一色。世尊,是寶若以青物裹著水中,水色則為青;若黃、赤、白、紅、 縹物裹著水中,水隨作黃、赤、白、紅、縹色。如是等種種色物裹著水中,水隨作種種 色。世尊,若水濁,以寶著中,水即為清。是寶珠其德如是。” 爾時阿難問釋提桓因言:“憍尸迦,是摩尼珠寶,為是天上寶,為是閻浮提寶?” 釋提桓因語阿難:“是天上寶。閻浮提人亦有是寶,但功德相少不具足。天上寶清淨輕 妙,不可以譬喻為比。復次,世尊,是摩尼寶,若著篋中,舉寶出,其功德薰篋故,人 皆愛敬。如是,世尊在所在處,有書般若波羅蜜經卷,是處則無眾惱之患,亦如摩尼寶 所著處則無眾難。”1 這裏所言的摩尼寶的功能,與前文所引者差不多,所以般若波羅蜜的功德也能醫病、祛毒、 除煩惱等等,而最爲關鍵的是,凡有般若波羅蜜,即有佛;凡有般若波羅蜜,即無惱!也就 是說,般若波羅蜜是“智”,是“覺”,是佛教的最高思想境界,而其象征符號則是摩尼。 有關佛教之“智”與“摩尼”的特殊的譬喻和比同關系,在《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 門經》中表述得十分清楚: 佛言:“海意,若有菩薩於諸善根發勤精進,善心具足,住正定聚,於生死中能以 利根積集諸善,為善知識之所攝受,諸佛威神之所建立,因力具足,常當親近諸佛世尊, 尊重恭敬。以妙香花、塗香、抹香、花鬘、衣服、繒蓋、幢幡而供養之。若復得見諸佛 如來具足相已,或聞正法美妙言已,或見圓滿清淨眾已,又復得聞無礙之智,或見如來 神境智通,或見如來調伏眾生諸變化事,或教誡神變,或讚歎神變。如是見已,於眾生 所,常以大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大精進勤求善法,於一切智心而不忘失,以 相應行清淨初心,初心淨已,即得清淨彼三摩地。 海意,譬如種性所出大摩尼寶,善治寶人授其掌中,妙巧修治,復加磨瑩,乃至其 寶得清淨已。彼治寶人即自說言:此摩尼寶去除虛假,離諸瑕翳,是為清淨大摩尼寶。 諸有智者共所愛樂。海意,從菩薩種性,發一切智心寶,亦復如是。畢竟能成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故,由彼菩薩,初以宿世善根,及現聞善法,而用磨治,彼一切智心寶乃至 是寶,去除意中諸虛假法,遠離過失,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共所愛樂,而彼菩薩乃可自說, 獲得淨印三摩地門。 海意,又如清淨大摩尼寶,離九種寶性。何等為九?一者金性,二者銀性,三者頗 胝迦性,四者吠瑠璃性,五者馬瑙性,六者珊瑚性,七者赤珠性,八者鷄薩梨寶性,九 者吉祥藏寶性。離如是等九種寶性已,乃名悅意清淨光明大摩尼寶,最勝無價,轉輪聖 王之所受用。乃非餘王而受用之。又彼大摩尼寶光明殊妙,亦非餘寶光明等比。 海意,諸菩薩一切智心寶,亦復如是,而能超越九種寶性。何等為九?一者異生性 善寶性,二者隨信行人寶性,三者隨法行人寶性,四者無相行寶性,五者須陀洹寶性, 六者斯陀含寶性,七者阿那含寶性,八者阿羅漢寶性,九者緣覺寶性。超越如是九寶性 已,第十乃名一切諸佛共所加持深心堅固大悲寶性。菩薩如是磨治,所發一切智心寶, 時超勝一切聲聞緣覺,而能照明一切眾生相續種子。 海意,又如真實大摩尼寶,而能容受磨治,堪任摧壓穿亦不壞。彼摩尼寶能於世間 善所作用,為諸眾生施作福事。菩薩久植諸善根者,亦復如是。而彼所發一切智心寶, 容受磨治堪任摧壓,穿亦不壞,是寶真實離諸過失,而彼一切智心寶,能為一切眾生作

1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十《法稱品第三十七·舍利品第三十七》, 《大正藏》第 8 冊,第 223 號,第 291 頁下-292 頁上,大正十三年八月版。 6

大饒益。”1 按此,摩尼寶象征的是菩薩的“一切智心”;而“一切智”2 則是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 之智,即,如實了知一切世界、衆生界、有爲、無爲事、因果界趣之差別,及過去、現在、 未來三世。按通常之說 3,一切智爲“三智”之一:“一切智”是了知一切諸法總相(空相) 之智,乃是聲聞緣覺之智;“道種智”(亦稱道種慧、道相智)是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 乃是菩薩之智;“一切種智”(亦稱一切相智)是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乃是佛智。顯然, 由於“聲聞”(梵語 śrāvaka 之意譯,又作弟子)系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之出家子弟,“緣 覺”(梵語 pratyeka-buddha 之意譯)系指不稟佛教而獨自悟道之修行者,故“一切智”的 級別當低於菩薩的“道種智”和佛的“一切種智”。但是,這裏所言的“一切智心寶”,當 是指菩薩的“一切智”,也就是另一種“三智”之一:“清淨智”(梵語 śuddha-jñāna 之意 譯) ,即斷除一切煩惱習,而離障無染之智,乃是如來之第一義智;“一切智”(sarva-jñāna 之意譯) ,即了知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等一切法相之智,乃是如來世諦之智; “無礙智”(梵語 assan. ga-jñāna 之意譯) ,即於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等法相, 發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假思量,了達無礙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4 以是觀之,在此所 指的“一切智”顯然超越了聲聞、緣覺的一切智。不過,無論此“一切智心寶”指的是何種 等級的“智”,它突出地展示了認識世界的“智”、“慧”,或者對於道的“覺(悟)”, 則是毫無疑問的。亦即是說,“摩尼”與“智”的密切的譬喻乃至比定關係,在此展現無遺。 或許正是因爲佛教徒習慣於在“摩尼”與大智大覺之間建立密切的譬喻乃至等同關 係,故佛祖釋迦牟尼在“成正覺”時的場景描繪,“摩尼”成了不可小視的主角。如《大方 廣佛華嚴經》述: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其地堅固,金剛所 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摩尼為幢,常 放光明,恒出妙音。眾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 及眾妙華,分散於地。寶樹行列,枝葉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 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輝發焰,與華間列。其樹周圓,咸放光明, 于光明中雨摩尼寶。摩尼寶內,有諸菩薩,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又以如來威神力故,其菩提樹,恒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如來所處宮殿樓 閣,廣博嚴麗,充遍十方,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校。諸莊嚴具,流光如 雲,從宮殿間,萃影成幢。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 音。 摩尼寶王而為其網,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一切眾生居處屋宅, 皆於此中現其影像。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其師子座,高廣妙好, 摩尼為臺,蓮華為網,清淨妙寶,以為其輪,眾色雜華而作瓔珞。 堂榭樓閣,階砌戶牖,凡諸物像,備體莊嚴,寶樹枝果,周回間列,摩尼光雲,互 1

2

3

4

惟淨等奉詔譯《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二,《大正藏》第 13 冊,第 400 號, 第 476 頁下-477 頁中,大正十三年十一月版。 是爲梵語 sarvajña 之意譯;音譯則作薩婆 若、薩云然等,是爲“三智”之一。其大致定 義是: “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語見玄奘譯《瑜 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彌勒菩薩說·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菩提品第七》,《大 正藏》第 30 冊,第 1579 號,第 498 頁下,昭和二年十月版) 例見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釋三慧品第七十下》,《大 正藏》第 25 冊,第 1509 號,第 646-647 頁,大正十五年一月版。 有關“三智”的這一說,例見[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卷三《方便處無上菩提 品第七》所述。《大正藏》第 30 冊,第 1581 號,第 901 頁,昭和二年十月版。 7

相照耀。十方諸佛,化現珠玉,一切菩薩,髻中妙寶,悉放光明,而來瑩燭。復以諸佛 威神所持,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 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菩薩眾中,威光赫奕,如日輪出, 照明世界。三世所行,眾福大海,悉已清淨,而恒示生諸佛國土。無邊色相,圓滿光明, 遍周法界,等無差別。……智入諸相,了法空寂,三世諸佛,所有神變,于光明中,靡 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議劫,所有莊嚴,悉令顯現。1 由此可以發現,佛陀在成正覺時,顯露種種異象吉兆中,摩尼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 佛在成正覺時,裝飾其金剛之地的,是“清淨摩尼”;並有“摩尼爲幢,常放光明”;更奇 妙的是有“摩尼寶王”,可以如下雨般地變化出無窮無盡的寶物以及妙不可言的香花;佛陀 在菩提樹下成正覺,具有偉大象征意義的菩提樹上,則結滿了摩尼之果,與衆花相間,放射 光輝;菩提樹的週圍,在光明中紛紛落下摩尼寶;尤爲神奇的是,這些摩尼寶內,都有菩薩, 爲數極多;佛陀所處的宮殿樓閣,都用摩尼裝飾而成;特別令人贊歎的是,佛陀的“自在神 通之力、所有境界”都從摩尼寶王構成的網中而出;佛陀的師子座,則以摩尼爲臺;當時的 天空中,則布滿“摩尼光雲,互相照耀”。 如此等等的描繪,不僅展示了摩尼的主要物理特性——光明、清淨,還暗示了摩尼與菩 薩、佛陀之聖智的關係(如摩尼中顯現諸菩薩,以及如來神通之力從摩尼寶王網中發出等描 述)。而摩尼頻繁顯現之際,正是釋迦牟尼成正覺的這一特定時刻!有鑒於此,我們可以推 測,在佛教中,“摩尼”(珠)與聖者、尊者,以及他們所具備的高級的“智”、“覺”有 著十分密切的譬喻和象征關係,甚至是獨一無二,或者至少是主要的象征者。 三.摩尼教的“珠”觀念分析 “摩尼”(珠)在佛教中的涵義和地位、作用,略如前節所論,在此則考察一下它在摩 尼教中的涵義及地位、作用。首先,查檢“珠”與摩尼教諸神的關係。 摩尼作爲教主,往往被譬喻爲以光明爲主要特征的珍珠,例如,摩尼教突厥文書中有關 摩尼的贊美詩便十分清楚地展示了這一點: 啊,光明的太陽神…… / 啊,光明的月亮神!/ 猶如奧爾密茲德神的王冠,/ 猶 如梵爾凡神的花環,/ 體貌光輝四射的是我的父尊,摩尼佛。/ 因此我這樣地贊美你, 崇拜你。 你猶如如意珠寶一般,/ 值得佩戴在頭頂的王冠上。/ 啊,你是值得贊頌的!/ 因 爲你以戒律之 / 光照耀四方,你就如此地照耀…… / 看來光輝明亮的是我的父尊,摩 尼佛。/ 因此我這樣贊美你,崇拜你。/ 你十分順暢地降臨,/ 驅除了貪婪和其它情欲!/ 由於你起源於完美的涅槃,/ 你 就值得被佩戴在/ 此前諸佛頭頂的王冠之上。/ 因此我這樣地贊美你,崇拜你。2 在此,摩尼非但被喻爲珍珠,並且是非同一般的珍珠,即“如意珠”(文書中直接借用了梵 語詞cintāman. i) ,這是佛經用以指稱凡有所求,俱能滿足的“寶珠”。摩尼教突厥文書此處 源出佛教,當然絕無疑問。盡管它可能成爲“摩尼教東傳之後接受佛教因素”的證據,但同 時不能排除在更早時期即受佛教影響的可能性。 摩尼被喻爲“如意寶珠”,並被認爲完有充分資格裝飾在此前諸神(即“佛”)的王冠 1

2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一》,《大正藏》第 10 冊,第 279 號,第 1 頁中-2 頁上,大正十四年八月版。 文書編號 T III D 259, 260,德譯文見 Winter and von Gabain (ed.), Tükische Turfan-Texte IX, 10-12,載 Abhandlungen der Deutschen Akademie der Wossenschaften zu Berlin, Klasse für Sprachen, Literatur und Kunst Jahrgang 1956, Nr.2. 英譯文見 Hans-Joachim Klimkeit, Gnosis on the Silk Road : Gnostic texts from Central Asia, p.286, New York, 1993. 8

上,而諸神之一便是奧爾密茲德(Ohrmizd)。摩尼教借用了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光明 之源及世界創造者奧爾密茲德(也稱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之名,作為本教的主 神之一“初人”(Primal Man,即漢文典籍中的“先意”)的名號。所以,“珠”在這裏的 地位十分崇高,而其物理特徵亦如佛教所描繪的那樣,光明異常。在短短的幾行頌詩中,直 接讚美摩尼或其象徵物珍珠之光明的,就有四處。不僅如此,“如意寶珠”在此還被突出地 賦予了高級的精神品格:驅除貪婪和其他情欲。而眾所周知,貪婪正是摩尼教明暗(或善惡) 二元論中暗(惡)方的典型代表1,故“明珠除貪”的作用與功能,也就相當於佛教中“摩 尼珠(=智、覺)除煩惱”的說法。兩種譬喻之相似,可稱酷肖。 當然,在摩尼教中被喻爲珍珠的神祇,還有借自基督教的耶穌(漢文典籍稱“夷數”) ; 按摩尼自稱,他是耶穌的使徒。摩尼教科普特文《贊美詩》聲稱:“珍珠石(pearl-stone) 乃是《福音》中的耶穌;不可動搖的基礎乃是使徒彼得;十分康健的心智乃是孿生的安德 魯;„„”云云2,則明顯地以“珍珠”喻指耶穌。這與佛教以“摩尼(=珠)”喻指諸佛、 菩薩的意義相若,即指具有高級智慧、覺悟的聖徒。類似的用法亦見於同一文書的同節中: 他(指耶穌——引者)前赴海邊,尋找珍珠。首先,他找到了彼得,是爲教會的基 礎。他找到了安德魯,這是最初的聖像。他找到了約翰,是爲純潔的典範。他找到了詹 姆士,是爲新智的源泉。他找到了菲利普,具有極強的忍耐力。他找到了巴塞洛繆,是 爲愛情的玫瑰。他找到了另一位托馬斯,是爲曾赴印度的美妙芳香。他找到了另一位詹 姆士,主的忠誠弟兄。他找到了迦南人西蒙,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的人。他還找到了利末, 是爲忠信之冠。他將殘片給予猶大,他因此得到很少的光明。3 科普特文《贊美詩》在此談到耶穌在海邊尋找珍珠,而所謂的“珍珠”卻即是人:彼得 (Peter) 、安德魯(Andrew) 、約翰(John)、詹姆士(James)、菲利普(Philip)、巴塞洛繆 (Bartholomew) 、托馬斯(Thomas) 、另一位詹姆士、西蒙(Simon)、利末(Levi),共計 十位。而他們則都屬於基督教教主耶穌的著名“十二門徒”之一;按一般的漢譯《聖經》, 其名當分別作彼得(亦稱西門,彼得之名系耶穌所取,意爲磐石) 、安得烈(彼得之兄弟)、 約翰(西庇太之子,耶穌的表弟) 、雅各(約翰的兄長)、腓力(彼得、安得烈的同城人) 、 巴多羅買(稱號,非名字,意爲多羅買之子) 、多馬(意爲孿生子) 、另一位雅各(亞勒腓之 子) 、西門(或將Simon the Canaanite譯作“奮銳黨西門”,而非“迦南黨西門”) 、馬太 4 (Matthew,亞勒腓之子,亦名利末) 。 顯然,他們都是“聖徒”,猶如佛教中菩薩、諸佛 一樣,也被喻爲珍珠。實際上,引文最後還提到了也屬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Judas) , 但亦未明確定稱,猶大是耶穌找到的“珍珠”,故此人未必能以珍珠喻之,亦即是說,“珍 珠”所喻者,是純屬真、善、美的“光明者”。 《贊美詩》的這段文字直接借鑒自基督教的《聖經》 ,自無疑問。如果由此認爲摩尼教 的“珍珠觀”頗受基督教的影響,似亦不無道理。然而,恰恰是被喻爲珍珠的這些耶穌門徒 中,就有不止一人曾赴東方布教,例如,據說腓力曾到亞洲各處的異邦中,爲主作見證;巴 多羅買也曾到亞美尼亞和印度傳道,引領多人皈依;更有古遺傳說聲稱,多馬曾經前赴敘利 1

2

3 4

有關此說,可參看拙文《摩尼教 Hylè、Āz、貪魔考》 ,載《史林》 ,2006 年第 5 期,第 88 -99 頁。 C.R.C.Allberry, A Manichaean Psalm-Book (Part II), “Psalms of Haracleides”, p.192, 4-5, Stuttgart, 1938 同上引書, “Psalms of Heracleides”, p.194, 6-14。 漢譯名見《馬太福音》第十章:“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 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馬太福音》 第 10 章,第 2-4 節,載《新舊約全書》中的《新約全書》第 11-12 頁,中國基督教三 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印發,上海,1981 年) 9

亞、帕提亞、波斯、印度,乃至中國等地布道。由於招致異教徒的猜忌,竟被刺死,因此, 他在印度的信徒們便設立了一個教會,以紀念多馬,迄今約當二千年了。這些傳說的確切程 度究竟如何,目前難有定論,但是,耶穌的門徒們遠赴世界各地(包括東方的印度等地)布 教,當不無可能。所以,若謂早期基督教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曾與東方的佛教有所交流 和相互借鑒,應在情理之中。那麽,我們就不能完全否定摩尼教建教之初的“珍珠觀”的源 流中包含了佛教的因素! 摩尼教除了以珍珠譬喻神聖的諸神之外,在更多的場合用它來喻指“靈魂”即“光明分 子”。例如,一份摩尼教帕提亞文文書以靈魂救贖者的口吻說道:“我將把你從你始終沉溺 的大海波濤中和海洋深處拯救出來。„„通過你„„我將„„痛苦。„„我將帶你遠離„„ 經過完美的康復„„你的肢體„„我將使你脫離一切疾病,脫離你一直爲之悲泣的種種不 幸。我希望你不再被罪惡者所掌控,因爲你確實永遠就是我自己。你是被埋藏的寶物,是我 的財富之首,是代表一切神祇之完美的珍珠。”1 按照摩尼教的教義,一切生物(甚至包括植物)的“靈魂”,即是創世時期被暗魔吞食 的“光明分子”;而所有的光明分子都是由大明神發射出來的,亦即是他的一部分。摩尼教 信徒們的根本任務,即是把被暗魔禁錮的“靈魂”或光明分子解救出來,回歸明界。所以, 文書在此所言的“你確實永遠就是我自己”,便是指一切“靈魂”的本質即光明分子;同 時,將靈魂(=光明分子)譬喻爲最完美的珍珠,亦如佛教那樣,用“摩尼(珠)”喻指最 美妙,最高尚的事物。 以珍珠譬喻靈魂的另一個例證,見於摩尼教科普特文文獻《導師的克弗來亞》,其中的 第83章相當詳細地描繪了救贖靈魂的方式與過程,猶如採珠人在大海裏採集珍珠一般。其大 意是: 摩尼(在此被稱爲“啓迪者”,enlightener)向信徒們解釋珍珠如何在大海中生成,即 由雨滴落入大海後,逐步形成泡沫,泡沫再在珠貝中逐步演化成珍珠;珍珠有大有小,有的 極爲珍貴。於是,採珠者潛入大海深處,將珍珠採集上來。他們將珍珠交給商人,商人再將 珍珠交給國王與貴族。 神聖教會的情況亦然如此,它是由來自各處的生靈聚集而成。靈魂被置於人類的肉體之 中,這些肉體就如海洋中藏納珍珠的貝殼。使徒們猶如採珠者,上天的光明賦予者猶如商人, 偉大的永世則如國王和貴族。從人類肉體中解放出來的靈魂,將被帶回到永生的明界。因此, “你們,我所愛者,也應該盡心盡力努力奮鬥,以便成爲優秀的珍珠,讓光明採集者看中, 帶回天界。他會把你們帶回到„„偉大的商人首領,你們則會得到永生。你們擁有„„以及 光明。”2 摩尼在此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詳細描繪了珍珠如何在大海中生成的過程,是爲了更生動地 解釋“靈魂”即光明分子如何被肉體禁錮,以及如何歷經磨難,如何自我淨化,以及如何獲 得拯救,從而回歸明界的摩尼教根本教義。以珍珠被包在珠貝內來譬喻靈魂被禁錮在肉體 內,是相當機智的說教;珍珠被採珠者採集從深海中帶至光明永世,也就成了靈魂得救的形 象譬喻。而人類靈魂獲得拯救的典型模式,便是摩尼教創世神話中初人(Primary Man,漢 文典籍稱“先意”)之被救;初人則也往往被喻爲珍珠,例如,“啓迪者又說道:活靈(Living Spirit,漢文典籍稱“淨風”)以其大力完成了七件功業。第一件事,是將初人帶離(與暗 魔的)爭鬥,猶如將珍珠帶離大海一樣。”3 在摩尼教的漢文與非漢文典籍中,用珍珠譬喻靈魂的例子還有很多,馬小鶴先生曾撰專 1

Mary Boyce, The Manichaean Hymn-Cycles in Parthian, Angad Rōšnān VI 45-51, p.14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54 2 Iain Gardner, The Kephalaia of the Teacher: The Edited Coptic Manichaean Texts in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202, 8-34, 203, 1-33, 204, 1-24, Chapter 83, pp.210-212, E. J. Brill, Leiden, 1995. 3 同上引書,85, 22-25, Chapter 32, p.88。 10

文予以討論1,在此不贅。但是,應該強調指出的是,摩尼教的“靈魂”與佛教的“佛性” 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摩尼教的“珍珠觀”很可能包含了佛教因素。有關這點,將在下節作 較詳細的辨析。 四.分析與推論 爲了更加清晰地追溯摩尼教有關“珍珠”觀念的源流,我們將以佛教的“珍珠”(梵語 Mani,漢語摩尼)觀念爲藍本,逐一比照佛教與摩尼教的相應定義和說法。 第一,在佛教中,“珠”與“光明”的關係極爲密切,在許多場合,“放大光明”、“普 照一切”之類的形容詞幾乎成了“珠(摩尼)”的最大特征描繪。不僅如此,此“光明”往 往並不是指通常的物質性光明,而是特指含有神聖意義的精神性的“光明”。前文所引《大 方廣佛華嚴經》談及佛陀成等正覺時的景象,便反復地用“摩尼寶”及其“光明”予以描 繪,頗能說明問題。所以,若按佛經之說,則可較有把握地斷言,“珠”是“光明”(包括 物質性的和精神性的“光明”)的典型象征。那麽,佛教中“Mani(珍珠)”和“光明” 的特殊密切關係,是否可能給世人以某種啓迪呢? 十分有意思的是,摩尼教的根本教義便是光明與黑暗相爭的明、暗二元論,亦即是說, 光明是該教最爲崇拜的元素,因此,該教亦稱“光明之教(the Religion of Light)”——“明 教”;而本教的教主又恰恰稱“摩尼(Mani,珠)”!盡管如前引馬小鶴先生之見,認爲 由於後世的漢譯者因此名“恰巧”與梵語 Mani 諧音,遂借用了佛經中的“摩尼”一名,但 是似有更爲充足的理由,認爲摩尼本人早就有意識地借用了印度的“Mani”用語,而非摩 尼教東傳中國以後,才由後世之人改譯其名。茲就這點,簡要申述如下。 首先,據學者研究,“摩尼”不是他最初的名字(初名當是 Cubricus 和 Ubricus),而 是他自取的帶有尊崇性的稱號。Mani 一詞,在希臘語中作 Manys,在拉丁語作 Manes;盡 管當初的基督教因反對摩尼教而誣稱此名意爲“瘋子”或“(令人腐敗的)衣服”等,但實 際上其義並不清楚。有人認爲 Mani 或許源自巴比倫-阿拉米語 Mânâ ,是爲曼達派 (Mandaeans)的一位光明神之名,mânâ rabba 義爲“明王”。2 簡言之,Mani 一名是教主 爲創教而自取的尊號,或許有“光明”之意。 其次,摩尼在創教之初,爲了啓迪當時的波斯國王沙普爾一世,使他接受摩尼教,便特 意輯要概述了摩尼教的教義,用中古波斯語撰成新書《沙普拉干》 ,獻給國王,遂贏得沙普 爾的歡心,允許他在波斯全境布教。而在此書中,便有如下諸語:“在一個接一個的世代裏, 神的使徒們從未停止過把智慧與工作帶到這兒來。因此,他們在一個時代裏的到來(即智慧 與工作的到來)是通過使徒佛陀進入到印度的國家;在另一個時代,是通過使徒瑣羅亞斯德 進入到波斯;在另一個時代裏,通過使徒耶穌進入西方。在那以後,在這最後一個時代裏, 啓示到來了,這預言是通過我自己,摩尼,真神的使徒,來到了巴比倫。”3 由此則知,摩 尼教主在創教之初便自稱 Mani,顯然此號有尊崇之意;並且,他當時就提及印度的佛陀云 云,則顯然已清楚了解佛教的情況。 有鑒於此,若謂摩尼教主借鑒了佛教的“珍珠”觀念,因其與“光明”的密切關係,逕

1

2

3

參看馬小鶴《摩尼教宗教符號“明珠”研究——帕提亞文 mwrg’ryd(珍珠)考》,載王元 化主編《學術集林》卷十七,第 290-301 頁,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 年。 說見 Catholic Encyclopedia, “Manichaeism”条,J.P. Arendzen 撰,网址: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09591a.htm 原文見摩尼的 Shahpurakan,由 Al-Biruni, Chronology of Ancient Nations(ed. & tr. by A.Brinkmann, Leipzig, 1895)轉錄。此漢譯文則據張新樟譯《諾斯替宗教——異鄉神的信 息與基督教的開端》 (Hans Jonas, The Gnostic Religion: the Message of the Alien God and the Beginnings of Christianity),上海三聯書店,2006 年 6 月,第 212 頁轉引。 11

直以“珠”喻“明”,稱“光明之教”爲“Mani(摩尼)教”,並自立尊號爲“珠(Mani, 摩尼)”,則頗合情理。至少,較諸摩尼教東傳後才“恰巧發現”佛教之珍珠觀與本教教義 類似,方始使用“摩尼”一名,來得更爲合乎邏輯。是爲支持本文論點的根據之一。 第二,佛教常以珍珠(摩尼)來譬喻“自性清淨心”,亦即“佛性”、“真如”等。例 如,《究竟一乘寶性論》載云: 自下次說大毘琉璃摩尼寶喻。佛言:大海慧,譬如無價大毘琉璃摩尼寶珠,善治, 善淨,善光明,墮在泥中,住一千年。彼摩尼寶經千年後,乃出彼泥,出已水洗,洗已 極淨。極淨洗已,然後極明,即不失本清淨無垢摩尼寶體。大海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 是,如實知見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光明淨心而為客塵煩惱所染。大海慧,諸菩薩等生如是 心:彼諸煩惱不染眾生自性淨心,是諸煩惱客塵虛妄分別心起。而彼諸菩薩復生是心: 我今畢竟令諸眾生遠離客塵諸煩惱垢,為之說法。1 這裏所說的“自性清淨光明淨心”或“自性淨心”,即是“自性”或“自性清淨心”,是爲 小乘大衆部的稱呼;大乘則稱作“如來藏心”、“佛性”、“真如”、“法性”等。按照佛 經的一般解釋,心本來清淨,其性不改,故稱“自性清淨心”;只是無始以來便爲無明染法 即煩惱所覆,故當不斷修法,除其客塵煩惱,猶如明珠雖溺泥中,卻仍不失清淨無垢之本性 一樣。 再比照摩尼教的有關觀念:上文已經指出,將靈魂即光明分子喻作珍珠,是摩尼教珍珠 觀中的最顯著特征。那麽,摩尼教的“靈魂”的實質究竟是什麽呢?摩尼教認爲,人類的“靈 魂”即是創世之初,明界諸神(特別是初人)與暗魔搏鬥時,被暗魔所吞食的光明分子;雖 然後來被明界神祇收回了許多,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被暗魔禁錮在其創造的諸多肉體內,受 盡折磨。於是摩尼教的最重要任務便是徹底解放那些被禁錮的靈魂,亦即“光明分子”。 盡管摩尼教將“靈魂”擬人化了,但是實際上,靈魂(光明分子)即是該教特別強調的 拯救人類的根本要素 gnosis(諾斯,義爲靈知、真知)。在摩尼教漢文文獻《下部贊》中, 靈魂之稱被代之以佛教術語“佛性”、“法性”;諸多頌詩表明,“佛性”即是真知。例如, “我今蒙開佛性眼,得睹四處妙法身。又蒙開發佛性耳,能聽三常清淨音。”(第 10 頌) “開我法性光明眼,無礙得睹四處身;無礙得睹四處身,遂免四種多辛苦。開我法性光明耳, 無礙得聞妙法音;無礙得聞妙法音,遂免萬般虛妄曲。開我法性光明口,具歎三常四法身; 具歎三常四法身,遂免渾合迷心贊。開我法性光明手,遍觸如如四寂身;遍觸如如四寂身, 遂免沉於四大厄。” (第 56-59 颂)顯然,這裏所谓的“开佛性眼”、 “开佛性耳”等,即是 使人接受靈知(gnosis) ,彻底感悟真理。 由於佛教將“佛性”解釋爲“第一义空”(=大乘佛教的至极之涅槃) ,解釋爲“中道” (=佛教的最高真理) ,亦即“智慧”,因此“佛性”實際上就是最高的认识与觉悟,也就 是“真如”或“真知”。有鑒於此,苏锡尔将“佛性(Buddha-nature)”的定義概括为“gnosis, enlightenment”2 ,可謂得其真諦。3 至此,我們單就摩尼教“靈魂”的實質,以及用“佛性”替代“靈魂”這一現象中就可 以發現,摩尼教和佛教都用“珍珠”譬喻靈魂或佛性,而“靈魂”與“佛性”則都用以指稱 最高真理,並且都是各自追求的終極目標。這樣的雷同點,恐怕很難用“巧合”來解釋,而 更可能是文化交流的結果;由於摩尼教在一開始就具備了這種根本教義,所以不能認爲摩尼

1

2

3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大正藏》 第31冊,第1611號,第834頁上-中,大正十四年十二月版。。 William E. Soothill and Lewis Hodous,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 dhist Terms, p.227b, reprinted by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Taipei), 1975. 有關摩尼教與佛教之“佛性”含義的研究,可參看拙文《摩尼教“佛性”探討》,載《中 华文史论丛》 ,第 186-216 頁,第 59 辑,1999 年 9 月。 12

教的“珠(摩尼)”觀念因後世東傳後獲自佛教,而當在創教之際即受了影響。 另一個有關“大海採珠”的比照例證,同樣有助於揭示二教的交流關係:前引摩尼教帕 提亞語文書載云,救世主許諾要把靈魂從大海深處拯救上來,使之脫離一切痛苦,並稱靈魂 是代表一切神祇的完美珍珠。而早在姚秦時期就譯成漢文的《維摩詰經》則有“是故當知一 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之語1,顯然也將驅除邪思,獲得真知譬喻成深入大海,採集珍珠。可知摩尼教的珍珠觀很 有可能早就得益於佛教的影響。 第三,佛教以“珠(摩尼)”爲號的佛幾乎多得不可勝數,而其特色,則顯然多與“光 明”關係密切。尤爲突出的是,還有“摩尼光佛”者,而這一尊號卻一字未易地見於摩尼教 的漢文文獻中!盡管這一現象或可用“東傳之後借鑒”的原因來解釋,但是,鑒於至摩尼創 教的時代,佛教非但早就盛行於印度,並且也已經傳遍中亞和中國,故不能排除摩尼在創教 時已受佛教之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可能性。 就名號而言,還有一個頗爲有趣的現象:佛教教祖 Sākya-muni 的漢名被音譯爲“釋迦 牟尼”,其意是“釋迦族出身的聖人”,蓋因 muni 有寂默(止靜煩惱) 、寂、賢人、仁、 仙等義,大致指稱尊貴殊勝的聖者;此外,由於該詞有慧、知解等義,所以也用以指稱具有 慧、知解等的智者。佛教徒有時以“牟尼”簡稱教祖,應是十分確切的尊稱。後世的漢人亦 稱摩尼教爲牟尼教,固然可以視作因“摩尼(mani)”、“牟尼(muni)”音近而互易, 但是否也應考慮到摩尼教教主從開初就借用了佛教教祖的這一“牟尼(muni)”尊號的可 能性呢?這不僅因爲“牟尼”本身就具有“聖者”、“智者”等崇高的宗教含義,從而特別 適用於宗教領袖,還因爲摩尼本人確曾有過類似含義的尊號,如前引科普特文的《導師的克 弗來亞》文獻,通篇稱教主摩尼爲“enlightener”,而其漢文含義則是“開導者”、“啓迪 者”、“教授者”,也可以理解爲“給予真知者”、“使之覺悟者”等,所以有的學者逕直 譯作“覺者”,似無不妥。於是,這便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尊稱“佛陀”的含義完全相同 了,蓋因梵語 Buddha 即義爲覺者、知者。鑒於摩尼教教主與佛教教祖之名號在音、義兩方 面都有如此相近的關係,故似乎也不能完全排除摩尼教主最初自取的尊號受到了佛教影響的 可能性。 總而言之,鑒於摩尼教以“珍珠”譬喻靈魂即光明分子,亦即靈知的觀念,十分類似於 佛教以“珍珠”譬喻佛性即真如、真知的觀念;鑒於摩尼教教主的宗教尊號與梵語“Mani (珠)”的發音極爲相近,乃至在漢文典籍中完全相同——“摩尼”;鑒於摩尼教教主的尊 號至今未能在西方諸語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語源;又鑒於摩尼教創教之際,歐亞大陸的文化交 流大背景足以使創教者充分了解東方的佛教,故我們不妨推測,摩尼教教主在創教時,從佛 教汲取了有關珍珠的觀念,並恰如其分地以“珍珠(Mani)”作爲自己的尊號,從而突出 與“光明”的密切關係。至於在後世東傳之後,進一步加重了佛教色彩,自無疑問;但此現 象不應該否定或忽視摩尼教在創教之際就受佛教影響的可能性。

1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卷中《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大正藏》第 14 冊,第 475 號,第 549 頁中,大正十四年一月版。 13

Related Documents

Study On The Title Mani
December 2019 0
Title Of The Study:
July 2020 1
Mani
June 2020 17
Mani
July 2020 20
Mani
November 2019 27
Mani
May 202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