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仁法師 LA 弘法 8/3 /09 講題:「佛法概論」簡介 印順導師的著作中,「佛法概論」、「成佛之道」是許多台灣的佛學院以及一般的道場 都拿來上課的兩本書,也可說是建立佛教基本認識的入門書。假如能夠對它有所了解, 要深入佛法的話比較不會有問題,也比較順暢。 這兩天要講的是「佛法概論」的第一章,就是歸敬三寶章,「佛法概論」的第一章是寫 「三寶」,於「成佛之道」的第一章也是寫「三寶」。因為「三寶」就是佛法的全部 了,如果沒有「三寶」的話,那我們所說的「佛教」也就沒有什麼特色,不管修南傳、 藏傳、北傳都離不開三寶,所有的法都是包含在三寶裡面。 解脫並沒有分在家、出家,印順法師也是這樣說過:在家、出家是沒有分別的。但是為 什麼我們還要立「三寶」呢?為什麼「僧寶」還是那麼重要呢?後面會說到「僧寶」是 住持佛法的一個形相,有了「僧寶」的話,那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才有對 象。一般在家人即使學得很好,但於外相上與一般人相同,要攝受眾生相對的會困難一 些。有些人重視的僧是解脫的人,不是外相上的,這容易落入「執理廢事」。 今天講的這本書為何稱為「佛法概論」。 印順導師對「佛法」有做解釋,於宗教信仰上,一般講到真理,就是「法」,佛教的 「法」前面還有一個「佛」字,這指的是「釋迦牟尼佛」,釋迦佛發現了這個真理,將 它闡揚出來,我們才會知道佛法,所以我們就把這種真理稱為「佛法」,印順導師在這 本書中最主要講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覺悟的「法」。 導師於 1949 年寫這本書,離現在已六十年,但現在看起來還是蠻困難的,於書中的「序 文」中提到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看到佛法裡面有很多實際與現實是不同的問題,如大小乘 的分別引起的對立,對此印順導師講:「法」是沒有大小的,是人的心量有大小,願力 有大小而已。龍樹菩薩於論中提到「法」如龍在降雨,雨降在地面上,如果是大樹,能 吸的水就多,如果是小草,能吸的水就只有一點點。學習的人如果你的心量很大,那你 所學的就會很多,心量很小的就沒辦法學很多,因為你覺得少少就夠了,那就好像小草 一樣,只能吸取少少的水。 這本書名叫「佛法概論」就是對釋迦牟尼佛所闡揚的法的一種簡介,在佛法中最根本, 最值得我們重視的就是「阿含經」,「阿含經」就是佛入滅過後第一次結集的經典,是 最早結集的,也是最純樸的內容。有些人認為「阿含經」不能真正闡揚釋迦牟尼佛的 法,是屬於小乘的,印順導師認為這種看法不對,應該要撇開大小乘的心態來看「阿含 經」,就會發現不管修菩薩道、修解脫道,於「阿含經」中都找得到根據,所以從「阿 含經」中可看到佛法的廣大,釋迦牟尼佛所闡揚的法沒有所謂的大小。 第 1 頁,共 12 頁
續明法師〈讀印順導師的《佛法概論》〉﹝講義第七頁﹞印順導師對「佛法」一詞做一 個解釋,「佛法」是佛的法,是「釋迦牟尼佛傳出的法」,所以我們對釋迦牟尼佛所講 出的法應該要有一些了解。 我們學佛,對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有須要了解的,其他的佛或菩薩也是由釋迦牟尼佛 介紹出來,我們才有機會認識,如觀音菩薩、藥師佛等,假如不是釋迦牟尼佛說出來的 話,我們也不知道,全部的佛菩薩都是釋迦牟尼佛介紹出來的,所以對佛所說的法應該 有一個認識。釋迦牟尼佛覺悟的法的內容,就是四聖諦、緣起、八正道,看似簡單但真 正要說明它的內容是蠻不容易的。 為什麼稱為「佛法」。 最主要是釋迦牟尼佛所證悟的,所說的法於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樣的,過去的佛、 未來的佛所證悟的內容都是一樣的,看到的「法」都是一樣的,所以「法」有時候語言 可以表達,有時候是語言不能表達的,這是諸佛常法。 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善根,所體悟的法是與諸佛都是平等的。學佛的人所散發的氣 質,能讓人感到學佛真好,這於「阿含經」中講到有許多特質,但有一個是內在的「我 執」會越來越淡薄。一個修行越深入的人,「我執」會越來越淡,透視真理的行就越來 越深刻,「我執」的去除於修行中是最重要的。 佛跟佛所覺悟的東西是一樣的,一個證悟的人可以教導一位凡夫可以修行的跟他一樣, 證入同樣的境界,這是很難得的。但一個還未證悟的人,我們是否可以跟他學呢?經上 有一個記載;一位年老出家的比丘,他看到年輕的人學佛非常的歡喜,知道自己年紀大 記憶力不好,仍舊老實修行,有一次一位優婆夷願意每天供養一位師父,當輪到老比丘 時,他非常的緊張,但終究無法避免,所以還是硬著頭皮去面對。於是,就在輪到他去 受供的那天早上,他極力思索要如何面對這位優婆夷(因傳聞她每天都會請示來受供的 比丘有關修行的問題),因此他非常緩慢的走,一面思惟如何應對。當接受供養後,居 士垂目合掌請老比丘開示,老比丘就講:我們凡夫俗子都是因為無明而一直不斷的輪 迴。這位女眾居士聽了不斷的思惟,終於證悟了,得了法眼淨。當這位居士還在思惟的 時候,老比丘老早已經離開回去了,於是女居士就尾隨著到老比丘的住處追去,直到老 比丘的師父了解狀況後,才請老比丘出來見這位居士,而居士也真誠地向他禮謝。 佛陀的這個典故,指示出說法的人是有依經依論,雖然他尚未開悟,大家來聽課,或者 聽錄音帶、MP3,如果能照著這些道理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一樣能夠因此而證悟的,不 一定要有覺悟的人來帶領我們才會有用,只要說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重點在於我們有 沒有「依教奉行」,若有的話,還是有機會契入法性的。
第 2 頁,共 12 頁
釋迦牟尼佛 29 歲出家, 35 歲成道,開始弘法一直到 80 歲,45 年間佛所說的法還是很 少,沒有說的還有很多,凡是世間所有的善法,與本教精神沒有違背的善法,廣義的來 說,都可屬於佛法所涵攝的內容。 由最後一頁的圖表來看,「佛法概論」總共有二十章,於此將這二十章做一個科判,全 本書所講的就是「三寶」,而「法」的部份佔了大多數的篇幅。因為佛陀是說法的人, 佛的傳記容易了解,僧的內容也是不深,比較難的是「法」,由科判中看到「法」可以 分為文義法、意境法、歸依法。 法是什麼?(講義 Page 8) 印順導師於這本書中是先講「法」,再講「佛」,最後講「僧」,一般皈依三寶應為 「佛法僧」,佛是在先的。釋迦牟尼佛是覺悟這個「法」而成佛的,出家眾的「僧」也 是學習這個「法」而出家,「法」是很重要的,導師因此先說「法」,印順導師將 「法」歸納為文義、意境、歸依三種。 文義法: 文字記載的,只要它能表詮佛法的話就叫「文義法」。於佛教裡面有三藏十二部﹝大藏 經﹞,這是狹義的,廣義的來說,所有表詮佛法的語言、文字,都屬於文義法。於歷史 上有文字記載的時間大概起於西元前一、二百年左右,但還是有些是文字無法充分表達 的,如彼此間的關懷。 意境法: 「意境法」這個用詞比較不好懂,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意境法的意 思有兩個。 第一:因為眼、耳、鼻、舌、身是屬於物質的,壞了可以更換的,但「意」根不是物 質,沒有形象,「意」於佛法裡稱為「精神」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心識」。我們的心裡 有一些東西是「眼、耳、鼻、舌、身」所無法了解的,其中一個叫做「別法處」,「別 法處」就是「受、想、行」。我們的感受、想蘊與行蘊,這三個不是色法,是屬於心 法。 第二:意境法中還有一個是「一切法」,因為「受想行」是屬於「心法」,意根不但可 以了解「心王」,還可以了解「心所」﹝受想行﹞以及色法。不論有形、無形、過去、 現在、未來都可以分析與了解,所以稱為「一切法」。 「意境法」這用詞的範圍是很大的,包括內心所有的一切與我們所接觸外在所有的一 切。但這樣的「法」也不足以顯示佛法,因為好壞都有,善惡都屬於「法」。因此印順 導師說最重要的稱為「歸依法」,這才是學佛者最須要知道的法。 第 3 頁,共 12 頁
歸依法: 於十三頁有一個圖表,學佛的人所歸依的法,印順導師說有三個:真諦法、中道法與解 脫法。釋迦牟尼佛悟到的真理叫真諦法,就是四聖諦、緣起法。第二個是中道法;我們 對真理有所了解後,要行的就是八正道,最後就是解脫法。 《緣起法》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是覺悟到緣起法而開悟的,所以「緣起」是我們培養正確知見很 主要的內容。「緣起」最淺的說明就是「由緣而生起的東西」,是有條件的組合,最重 要的理則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有」就是這個「條件」有了,「彼 有」就是那個「果」才會生起,有如此因才會出現如此的果。如我們要有智慧是要經過 學習的,智慧是「果」,我們就必須於「因」上下功夫。「此無故彼無」,如果我們不 要這個煩惱,那我們就不要給它有生起的因緣,那煩惱就不會生起了。 《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所走過的道路,他也是走這條道路而成佛的。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一個人有正確的見解就會有正確的人生觀,我們所要了知的 正見的內容,印順法師給它一個名字,稱為「真諦法」,最主要的內容為「四聖 諦」、「緣起法」,有了正確的見解之後要有正志。 二、正志:也叫「正思惟」,「志」就是志向,學佛要有志向去做、去實踐。要做的 就是「正語、正業、正命」。 三、正語、正業、正命:正語是正當的語言,正業為正當的行為,正命為正當的謀生 方式。 四、正勤:也可翻成「正精進」。 五、正念、正定 這八項都稱為「中道法」。今天的下半堂課我們要學的「靜坐」就是要在正念與正定上 學習它的內容,這兩個是屬於「定學」,由此修學達到最後就是解脫煩惱,超凡入聖, 這就叫解脫法。
第 4 頁,共 12 頁
第二節 佛法的創覺者──佛 「佛法概論」最主要講的是三寶,上一堂課講了法寶,這是主要的內容,現在要說明的 是佛與僧,這兩者是屬於人方面的,不是抽象的「法」,人與我們較親切。 佛陀是覺悟的人,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八十歲入滅,生為太子,捨去榮華富 貴,毅然決然的出家,成道後是有再回來渡他的父母,雖然佛陀是私自出走,但後代的 人出家還是要遵循父母的同意。 佛陀出家的真義: 佛陀是看到人們的生老病死而出家,於菩提樹下他思惟的是:為什麼人會老死。因為這 個問題的思惟而覺悟了「緣起」,我們是因為有「生」才會有「老死」,所以我們要學 習「不生」,要去觀察如何能不要「再來」。 真正的出家是一種大丈夫的心態,平常我們都只愛自己的家人,而他將這個界限打破 了,所有的眾生都是他所愛護的對象,當他打破這個我執的時候,所有的眾生對他來說 是一視同仁。這種我執如能從心裡面連根拔起的話,就會盡其所能將自己所知道的教導 眾生,當然時間到了他還是要入滅的,但世尊於四十五年中所講的法,我們這輩子要完 整研究,也沒辦法研究完。 所以出家是「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一個出家人是要 有這樣的心願,其中「為身忘世間」不是忘掉世間逃避現實,印順導師的解釋為:「忘 卻我所有的世間,勘破自我」。一般人即使能愛家,愛村以至愛國,但到生命要結束時 最愛的還是自己,一般凡夫還是愛自己比較多,如果把這個「身」看做不是自己的,就 不會受此最難破的一關的限制,不從自我的立場來看世間才是真正的理解世間,進而救 護世間。一般我們的分別心都很強,假如我們要做到無我的話,這是要慢慢提升的。因 此真正出家的意義不是離開家庭反而是更接近了人間,因為看破了自我的、私有的家 庭、個人,而把自己給了所有的眾生。 佛陀覺悟中道而成佛: 佛陀是覺悟中道而成佛,他不會只是追求禪定或者苦行,定樂與苦行不見得就有智慧, 有的認為多吃苦就是修行,這不見得有意義的,無意義的苦行有時只是「我執」的另一 種表現。 即人成佛教:
第 5 頁,共 12 頁
佛陀是由人而成佛的,他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們照著做的話同樣也能成佛, 這是佛的教育,他是說大家都能夠成佛,而不是永遠只能做他的弟子,他不怕人家成 佛,只怕你不成佛。 人會能夠成佛是因為人有三種其他道中所沒有的特質: ˙ 憶念勝 這是會讓人產生智慧的記憶力,如我們在一個地方跌倒了幾次以後,我們就會記得那個 地方會讓你跌倒,但動物或者其他道眾生不見得會有此能力。我們知「苦」了以後,想 到要修行不要再有這種苦,時間久了,累積經驗,常常可以讓我們避開一些障礙,少走 一點冤枉路。正常來說;人的經驗是智慧的累積,我們年長了也會累積了一些智慧,但 我們的孩子是否一定照著我們的智慧來做,那是不見得的。從古以來,這麼久的時間裡 有太多的人留下這種智慧財產,我們的孩子可能不適應我們的這一套,而適應另外一套 的,只要是真正的智慧,那是沒關係的。 ˙梵行勝 「梵行」於佛法裡面的意思就是希望除惡向善,清淨心,慚愧心。我們如果沒有慚愧 心,那跟其它動物就沒有兩樣,泰國的阿姜查說:於修止觀時,如果你想要讓你的 mindfulness (正念)越來越強的話,你的慚愧心要不斷的提升。比如這支香我們坐的不 好,要反省為什麼坐的不好,這就是要有慚愧心,這就能由慚愧、反省中讓你的 Sati (念)越來越敏銳,越來越堅強。以後就會非常的注意不離開你的所緣,一離開的話就是 「放逸」。 ˙勇猛勝 勇猛勝就是堅忍,人的堅忍心就是達不到目的誓不低頭,也是一種願力。如學習打坐, 一定要到有某種念力的提升,才覺得說我在好好的用心學習,不要太容易放棄學習成長 的機會。 自覺與覺他: 自覺 佛是覺悟緣起的,這種知覺性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在打坐時後要培養我們的正念正知, 我要清清楚楚的了知覺知我的動作、呼吸,這算是自覺嗎?也算的,覺察自己身心的變 化,覺知的涵意是能夠了知所有生命的現象,以及外在的所有一切,自覺性強的人一聽 到了善法就會自發自動的去做了,如打坐昏沈了,自己就會很慚愧的。《法句經》有一 句話說:「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者」,一個愚笨的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他就會想辦 法來改善。
第 6 頁,共 12 頁
覺他 自覺是佛陀的功德,覺他是「佛陀的真實道為時機所限,慧命寄託予僧團」,把自己所 了知的教法傳下去,除了教法之外,還要有全心全意實踐的人,就是僧團,由僧團承擔 這個傳承的重任。所以我們如果還能看到出家人的話是很有福報的,有些地方是看不到 出家人的。我們下輩子到那裡,能不能看到三寶還不知道,今生能跟三寶結善緣就要結 深一點,下輩子到那裡都沒關係但不會離開三寶。 佛陀是創覺者,覺悟的人,佛弟子雖然也是覺悟緣起,但他是後覺,釋迦牟尼佛是先 覺,所以稱「創覺」,先覺覺後覺,後代的弟子雖然也是證悟的人但他們是屬於後覺。 佛陀也稱為阿羅漢,弟子們也有阿羅漢,但他們不能稱為「佛陀」。 佛自覺的正法就是「緣起」,如果代代都有人證悟緣起的話,那佛陀的法身就會常在不 滅,就是有人照著佛陀覺悟的法去做,那佛的法才會不滅。「覺他」就是佛將此重任交 給僧團,僧在法在,正法久住。
第 7 頁,共 12 頁
第三節 佛法的奉行者──僧 我們所說的「僧」不是指一個人,指的是三個人或四個人以上的僧,如果一個道場要組 織僧團,那至少要有三個師父,一個人不能成為僧。出家的制度讓一些有心人可以專心 的修習佛法,住持正法。 「佛法雖是探本的,簡要的,卻是完成的。在傳布中,可以引申、闡發,可以作方便的 適應,卻沒有修正或補充可說。」,釋迦牟尼佛所覺悟的法已經圓滿了,我們後代的人 不管如何去發揮,去講解,都在其範圍內,沒有人可以再有其他不同的體證,佛的法已 經是最圓滿的,我們只是住持正法。 建僧有十種因緣,而這十種可以歸納為六種,就是僧團中有六種很重要的精神: ˙ 和合,大家和和氣氣,在一起要和氣。 ˙ 安樂,大家要安貧樂道。 ˙ 清淨,出家人要清淨,有不好的要懺悔。 ˙ 外化,除了自己修行以外還要渡化眾生。 ˙ 內證,除了去建道場、蓋廟渡化人間,最重要的是內證,就是自己要修行。 ˙ 究竟理想,一為有實證的人,也有被教化的眾生,這樣讓佛法、佛教可以世世代代的 傳承下去,這就是十種因緣中的最後一個「正法久住」,讓佛陀的梵行久住世間。 六和敬 僧團之中本身有「六和敬」: ˙ 見和同解,我們同住思想要一致,來出家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佛陀說:出家人共同的 思想是為了解脫的,再來是幫助眾生,這是佛陀對出家眾的要求。 ˙ 戒和同行,出家人要守共同的戒。 ˙ 利和同均,大家所受的利益是一樣的。 以上是和合的本質,有了和合的本質,表現於身口意的也是和合的。 ˙ 意和同悅 ˙ 身和同住 ˙ 語和無諍 佛弟子有分出家與在家,於解脫上來說,真實僧就是依勝義僧來說是沒有分出家、在家 的,在家人也可以證果,有一些認為在家人也可以證到四果,有一些部派認為在家人只 能證到三果。僧寶是體驗緣起法的人,縱使是在家人也是可以稱為僧,但是在事相上還 是有分的。在家人於印度稱為「白衣」,僧伽是穿黃色的,出家人又有分比丘、比丘 尼、沙彌、沙彌尼、還有式叉摩那尼,在家則分為優婆塞、優婆夷。
第 8 頁,共 12 頁
導師認為僧寶,重視這種勝義僧﹝有修證、有體驗法性的人﹞是很重要的,不管在家、 出家。但是在這個世間上,縱使我們在家人有證果,我們都要恭敬有出家樣子的人,於 世間法上我們還是要隨順世俗的。
第 9 頁,共 12 頁
講題:靜坐講解 初學禪坐的學員第一個要知道「坐」的方式,基本的「坐姿」要會,由佛像就可以看到 盤腿的樣子,有分為單盤、雙盤、散盤。如果沒辦法盤腿的話,也可以放腿,以南傳的 禪修來說,他們不太重視這個形象,能安住自心比較重要。 如果覺得腰部這裡要用力,腰才會挺得直的話,那是坐不久的,將臀部後面的位置墊高 一點,就會發現腰部就不須那麼用力,兩個彎曲的膝蓋又能同樣的輕靠在地上,不會一 個高一個低的話,就能坐得久。手可以放掌,輕置於腿上,如果穿的是有領子的上衣, 挺直後頸子有碰到後面衣領的話,頭部的位置就對了,否則位置太高太低,坐久了脖子 會很累的。 有的人坐下來時,頭部、脖子是不正的,這些都可以用你的「正念」﹝mindfulness﹞來 調正的。坐好了以後,可以將頭部以及身體左右前後輕微的搖動,你會找到一個平衡 點,禪坐第一個要學的就是放鬆﹝relax﹞,假如身體能放鬆的好,那「所緣」就能對 準,能抓得到,「所緣」就是對象,心的對象。 這兩天大家學的是「出入息觀」,專注的地方在「人中」的位置,身體放鬆了以後,於 這個位置你能感覺到「息」的進出。如果感覺不到的話,一個就是我們的「心」太粗, 第二就是我們的身體沒有放鬆。初學者常常為了能注意到「息」,而用力去呼吸,太用 力的話還是會累的。 「靜坐」;其實於你放鬆過後,「息」是自然就會明顯的,但先不要管它,要將你的專 注力﹝mindfulness﹞放於「人中」的地方,看於半小時的靜坐裡,我們可以維持多久。 如果你沒辦法維持一、兩分鐘的話,那我建議你可以用「數息」的方法。就是呼吸出 去,你不要管它去到那裡,進來你也不要管它進到那裡,只在呼吸經過「人中」的時 候,進去、出來一圈算「一」,一直算到「十」,再回頭算「一」,算了一陣子,如果 覺得比較不會散亂了,就可以將數目放下,就只是注意「息」於「人中」的進出就好 了。 不要先去想其他的東西,任何東西去想的話就屬於「散亂」,想佛法也不可以,只專注 在你的「所緣」上。因為我們現在要學習「定」,學習「定」的話不要做其他複雜的觀 察,先培養這樣的 mindfulness,久了你會發現我們的 mindfulness 是可以控制我們的 「心」。一般「心」是很噪動、很散亂,但經過訓練以後,它就會聽話不會亂跑的。 坐時由「放鬆」開始,調身、調息、調心,調身就是一開始告訴自己眼睛放鬆,耳朵放 鬆一直到全身放鬆,覺得放鬆了以後,開始將我們的 mindfulness 放在我們的「所 緣」,我們的呼吸上。如果覺得身體有那個部位還是很緊,就再回去做「放鬆」的動 作,放鬆好了以後再回到「息」上來。
第 10 頁,共 12 頁
引罄的聲音響表示「出靜」,眼睛不要馬上張開,開始坐時身體是由粗到細,出靜則由 細到粗,先將身體左右輕微的搖擺,動作明顯了才開始雙手摩擦按摩,由頭部開始,眼 睛、雙手、腰部、腹部、腳部,接著才放腿,張開眼睛。 一般人打坐很在乎「時間」,當覺得不耐煩時就會想動,但有時你一動身邊的人就知道 的,尤其在比較小的地方,因此大家要試著不要動,即使有蚊子,有聲音也是保持不 動。不要去注意身體的不適,像腳麻的話,一、兩次過了就不會麻的。 禪修中講到注意所緣的問題,最主要有兩個我們經常都會碰到的,一個是掉舉﹝心散 亂﹞,一個是昏沉﹝想睡覺﹞,「止靜」時大家要保持著注意自己的「所緣」。心跑掉 了,不在「所緣」上時要拉回來,習慣於將心放在「所緣」上,久了以後這個「掉舉」 也會改過來的。 禪修中最受用的是坐下來了以後,你的「心」就要放下,假如還掛著某些東西的話是很 難把心靜下來的。假如禪修做得不錯了,其實你不管做任何事,你一坐下來的時候,這 個「心」很容易就住在這種安靜的狀況。練習過禪修的話,不論獨處、做事的耐心都會 比一般人強,即使身體有任何的反應,也不會害怕,內心也一直會很平靜,過程是一定 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複練習,訓練我們的「心」聽我們的話,這樣我們才有主宰到我 們的 mind。 問題解答 學員問:能否將「所緣」放在眉心? 通常「所緣」放在眉心,一種狀況就是用我們的注意力去看呼吸,是會覺得「息」在上 面的,但我們只是去注意呼吸而不是去看,去注意呼吸進出的地方而已。定在眉心的地 方,用注意力去看呼吸,久了是會頭痛的,用錯方法習慣了以後,一盤起腿來就會發現 注意力就是到眉心,還是會用注意力去看呼吸的。如果這樣,還是要先放鬆,把注意力 放在腳盤上,放鬆好了再將注意力放在人中。 學員問:須要注意息的冷熱嗎? 不要去注意息的冷熱,否則就變成你去「觀」它了,我們現在要培養定力的話,須要 「單一所緣」,就是只有一個所緣,就是「息」,如果再加上冷、熱的話就太多了,這 樣就不是在培養定力,這也是一個方法,但不是我們現在講的範圍。我們就注意在 「息」上,冷熱不要去管它。 學員問:就用普通的呼吸就可以嗎? 要用丹田,自然的呼吸,我們強調放鬆,就是放鬆了以後,息才會自然,因為我們沒有 用力,坐久了也還是很輕鬆的,我們還要注意呼吸不要太大聲,打鼾等。
第 11 頁,共 12 頁
學員問: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打坐最合適? 上班族的人晚上坐的效果較不好,一般人應該早上坐的效果較好。假如初學者要讓自己 對禪修產生信心的話,那要觀察自己於一天中那一個時段坐的效果最好,先於效果好的 時段坐。坐的有些經驗了,老師會教我們在最昏沈的時候坐禪,這是比較中階的禪修。 坐的時間並沒有一定說一次須要坐多久,原則上是時間不須久但要時常坐﹝少量多 餐﹞,只要有空,即使沒有因緣盤腿,練習出入息也可以,練習久了,一坐下來,注意 力馬上就上來了,因為你已養成了習慣。今天講的只是方法的一種而已,如果做的很熟 練的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注意力都是保持在「所緣」的。 假如我們的心可以守在「人中」,經常可以這樣保持的話,我們的 Sati 與我們的念頭 會被調伏的聽我們的話,經典上的譬喻說,我們的念頭像猴子一樣,要訓練它聽話,必 須把它綁在一個地方,它跳久了就不再跳了。我們把心繫縛在息上面,繫縛久了,它就 不再跳了,就會聽你的話,要修習禪定,修習止觀,第一個就是要培養 Sati。 再來要培養正知,正知是完全了知你現在在做什麼,是「完全」的沒有一點點不清楚的 地方。有正知的人心念一動就會知道這是不對的,會把它拉回來所緣,正知於平常的動 作中都可以保持。 於「大念處經」中所講到身念處的一種修法,就是在日常生活裡面只要我們保持正念正 知也算是修持。就算你沒有盤起腿來,沒有參加共修,但於每個行住坐臥都保持正念正 知,這也是修身念處的方法,而且更加強而有力。 學員問:法師不在時,我們如何自修? 這兩天教的方法是非常基礎的,注意所緣,培養正知正念,讓自己的心鎖在所緣上,如 果你相應這個方法的話,回去以後,每天保持這個訓練,當你覺得有進步了,你要再去 找禪修的老師。須要時可以請教知道這方面訊息的法友,並尋找相關性的法寶來做進一 步的參考。到一個程度以後可以去參加 retreat (密集禪修),但是平常每日的修習是很 重要的,可以幫助你在 retreat 時的進步。
第 12 頁,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