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r 2

  • November 2019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Lecturer 2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369
  • Pages: 18
CECE 3203 幼兒 學習歷程 Course Co-ordinator: Ms. Betty Lo ( 盧婉賢 ) Instructor: Mr. Jeffrey Ip ( 葉文謙 ) MHKPCA M.Soc.Sc. (Counselling) B.A. (Psychology)

導師介紹 葉文謙先 生 (Mr. Jeffrey Ip)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南澳洲大學社會科學碩士 ( 輔導學 ) 澳洲雪梨大學文學士 ( 心理學 )

單元二:行為學習論 • 行為學派 (Behaviourism) • 古典制約理論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操作制約理論 (Operant Conditioning) – Thorndike ( 聯結理論 ) – Skinner ( 操作制約學習理論 )

• 社會學習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古典制約理論 (Classical Conditioning) • 巴夫洛夫( Ivan Pavolov, 18491936 )

古典制約實驗 -- 刺激取代  • • • • •

制約前: 食物( US ) 流口水( UR ) 音叉( CS ) 無反應 制約中: 音叉( CS ) + 食物( US ) 流口水 ( UR ) • 制約後: • 音叉( CS ) 流口水( CR )

操作制約理論 (Operant Conditioning) • 桑代克 ( E. L. Thorndike, 1847-1949 )

• 桑代克由貓在迷籠中的實驗,提出「連結論」 ( Connectionism )。涵蓋三條學習定律 --

「連結論」 ( Connectionism ) 1. 練習律( Law of exercise ): S-R 間的連結 因練習而加強。  強調練習、複習、興趣的重要。

2. 預備律( Law of readiness ):

a. 在預備反應的狀態下,若產生反應則感到滿足,否則 便感到煩惱(負面感受)。 b. 不預備反應而強使之反應也會引發負面感受。  強調學習動機的重要。

3. 效果律( Law of effect ):若反應後得到滿足 ,則 S-R 便增強;反之則減弱。  強調獎懲的重要。

操作制約理論 (Operant Conditioning) • 史金納 ( B. F. Skinner, 1904-1990 )

• 酬賞( reward )或增強( reinforcement )是 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操作制約 的原 理 • 學習者最初在某一特殊環境中的反應是隨 機的,但經過某些操作反應之後,因受到 選擇性增強而較其他反應佔優勢。 • 操作反應的形成,有賴於酬賞的增強。 強化(削弱)行為 • 行為行為結果

正(負)增強物 重複(減少)行為

正增強與 負增 強 • 正增強:發生於特殊行為之後,提供一個愉快的 刺激。 – 如:好成績

得獎金。

• 負增強:發生於特殊行為之後,提供一個可移開 或逃避厭惡或不愉快結果的刺激。當一項厭惡的 刺激是想要逃避的,若特殊動作可使之消失,則 面對該情境時,必會重複該動作。 – 如:怕被當

用功唸書。

負增強與 懲罰 • 1. 增強作用(無論正、負)均指強化行為 而言,但懲罰則在消弱或抑制行為。 • 2. 懲罰結果之影響,視個人對懲罰的知覺 不同而異。 懲罰分為「施予性懲罰」(如:記過、額 外作業、勞動服務等)和「剝奪性懲罰」 (如:沒做完功課就不准去玩)二類。 • 3. 如果負面行為具極端危險性,則必須實 施懲罰,否則宜注意其限制。

社會學習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班都拉 (A. Bandura) 加拿大人,心理 學博士。 代表著作有「社會學習論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等書。

社會學 習論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 支持社會學習理 論的三個假 設 2. 學習歷程需要學習者的認知處理和作決定 的技能。 3. 學習是環境、個人因素和行為三者間的交 互、連鎖關係。 4. 學習造成的行為能以語文和視覺符號碼貯 存在記憶中,這些碼日後未必會表現出來 。

社會學 習論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A. 交互決定論 -- 將行為 (B) 、個體 (P) 和環境 (E) 視為彼此連結且相互影響的一 個系統。 (Triadic theory of learning) • 三者所引起的相對影響,會因不同的活動 、個人和環境條件而異。

社會學 習論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B. 觀察學習(榜樣作用, Modeling ) -- 透過觀 察、立即習得 • 替代過程 : 由直接經驗導致的學習,均可透過 觀察他人的行為和結果(強化或懲罰)而發生。 • 認知過程 : 透過行為結果之交流(以符號的方 式)和預見等的認知,決定所要表現的行為。 • 自我調整過程 : 透過觀察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來 調節自己的行為,包括自我觀察、判斷和自我反 應等三個階段。

社會學 習論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 觀察學習的階段歷程 2. 3. 4. 5.

注意 保持 再生 動機

(Attention) (Retention) (Reproduction) (motivation)

社會學 習論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 模仿 (Modelling) 的種類: • 直接模仿 • 綜合模仿 • 象徵模仿 • 抽象模仿

Related Documents

Lecturer 2
November 2019 4
Lecturer #8
June 2020 0
Ebd Lecturer 1
October 2019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