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Internet Users

  • July 2019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Web 2.0 Internet Users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186
  • Pages: 3
in internet﹕網絡 10 型人格

2007 年 5 月 13 日

廣 告

【明報專訊】曾幾何時,web2.0 的降臨就好像神話一樣:萬眾齊心,共創內容,共造時勢,共享知識──直至愈 來愈多 web2.0 公司的盈利數字冷冰冰地顯露真相,又直至愈來愈多用戶製造內容的版權糾紛爭議鬧上法庭……究 竟我們還要經歷多少次網絡神話的流毒,才可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看清楚我們自己怎樣應用和發展網絡科 技? 在 web2.0 概念中,最重要也最要命的假設是一群發表意欲澎湃、習慣利用資訊科技自製內容的開放和勤奮用 戶。專門探討互聯網對美國民眾影響的調查機構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最近發表的一 項研究剛好就對此大唱反調。 Pew 的研究計劃名為 A Typolog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rs,旨在調 查和分析美國成年人應用資訊和通訊科技的頻率、活動和習性,成功在去年 2 月至 4 月期間以電話訪問了 4,001 名 18 歲以上的受訪者,首先確認了美國成年人的資訊服務和工具十分完備,其中平均 73%擁有手機,68%擁有 面電腦,55%擁有數碼相機,30%擁有手提電腦,73%連接上互聯網,但卻甚少參與新興的 web2.0 網絡發表和交 流活動,也不時常應用流動數位服務。在 Pew 的分析中,受訪者可分成高階、中層和低階三大組,然後再詳細劃 撥為十種代表了不同背景、資源、態度、行為和取向的科技使用者類型,例如只佔最少數但最熱忱、投入於網絡 科技的深層用戶,又如光譜另一端上那些人數比率只佔 15%、對科技生活最冷淡、無可無不可的逃網人士。 由飢不擇食到毫無興趣 Pew 的調查發現,高達 75%的「高階」網絡科技使用者大都認為科技讓他們更掌握自己的生命。這些網絡「精 英」可細分為以下四類型: 雜食者 Omnivores 是資訊社會的狂熱活躍分子,年齡中位數為 28 歲,雖僅佔 8%,卻時刻連接高速的寬頻資訊網絡,習慣飢不擇 食、貪得無厭地玩弄、測試甚至自行研發各種新鮮熱辣的 web2.0 玩意,隨街收發短訊,不時用 iPod 觀看劇集影 片,寫 blog 如同零食小吃,非常熱中於參與不同的網絡平台,充分利用虛擬空間來表達自己。 連線者 Connectors 人數跟雜食者差不多,其中多屬於 30 出頭的女性,佔 7%,甚依賴以手機接收和發放資訊,對操控網絡工具的自 信不太高,可能需要協助,雖然連線者擁有 blog 或網站的比率已經比平均高出一倍。

守舊老兵 Lackluster Veterans 以男性為主,年齡中位數剛好是 40 歲,佔 8%,對手機的要求比較低,但「網齡」卻差不多有 10 歲,經常使用互 聯網,上網硬件配套充足完備,但對新一代以網絡技術來提高個人生產力的潮流不感興趣;對他們來說,上網基 本上只是瀏覽網頁和收發電郵,沒有網絡的日子不會太難過。 強化生產者 Productivity Enhancers 年齡中位數剛巧也是 40 歲,同佔 8%,視資訊科技為個人及專業上強化生產力、改善效率和學習新事物的優越條 件,經常探尋網路,但未必有時間參與新興網絡內容編寫活動;博客世界(Blogosphere)大多仍是這類使用者的 網絡邊陲。 至於對資訊網絡並不完全陌生、但不知怎地總是有點束手無策的「中層」使用者,也可再分為以下兩類: 流動者 Mobile Centrics 年齡約三十多歲,佔 10%,不太活躍於互聯網,上網的頻率比平均低,更遑論參與網絡創作和交流活動;他們酷 愛的是掌上的流動資訊、娛樂和遊戲平台──多功能手機。 感煩厭者 Connected but Hassled 對另一類「中層」使用者來說,資訊科技的特色是煩厭。這 10%的受訪者的年齡中位數為 46 歲,家中大多配備了 不錯的網絡硬件和服務,上網頻率不高也不低,但極少在網絡上發表內容,更常感覺資訊負荷過重;連接上資訊 和通訊網絡沒有為他們帶來太大驚喜,反而更容易讓人生厭。 而在資訊科技如何豐富、改革社會生活的美夢背後,也隱藏了人口比例共佔 49%的「低階」使用者。儘管他們的 資訊和通訊器具比較低檔,日常使用網絡科技的頻繁程度也比較低,但卻未必如想像中那樣害怕應用新型的網絡 工具和發表技術。這組「低階」使用者也可細分為以下四類: 老生之犢 Inexperienced Experimenters 年齡約 50 歲,但網絡經驗平均只有約 5 年,佔總受訪者的 8%,對新一代互動資訊工具和玩意的認識尚淺,但已 經蠢蠢欲動,開始嘗試利用電郵傳送數碼相片,甚至在別人的 blog 或數碼社群的聚集地留下隻言片語。 冷淡者 Indifferents 年齡約 40 多歲,佔 11%,資訊和通訊器材的配備比較簡陋,大體上還算喜歡連接上資訊公路的可能,但就算擁有 手機或連上互聯網,他們只會間斷地使用。

知足者 Light but Satisfied 年齡中位數是 53 歲,佔了 15%,絕大多數擁有功能不多的手機,連上互聯網的比率略低於平均數,上網只是間歇 性的活動,其中 63%知足者認為資訊科技沒帶來分別;相比之下,他們接收資訊的媒體主要是電視。 逃網人士 Off the Network 最年長,年齡約六十多歲,佔了最後的 15%。他們既沒有手機,也不連上互聯網,基本上完全沒有(嘗試)應用資 訊和通訊科技的途徑或傾向,看來比較滿足於如電台和電視等傳統媒體。 精英奴隸福禍難料 我讀了 Pew 的研究報告後,也忍不住參與了其網上評分測試,結果一如所料,被歸類為完全投身 web2.0 的雜食 者,一方面彷彿是網絡熱潮下的最「精英」的一群,另一方面又好像是資訊科技的苦役「奴隸」,實在福禍難 料。 坦白說,我一直都對香港的 web2.0 發展不樂觀:本地的起步比外地遲緩太多,發展保持低速,增長反覆不穩, 也許還未可能發育、膨脹至危險的泡沫爆破狀態,就早已悄悄胎死腹中,香消玉殞。不過,反正外地愈來愈多 web2.0 公司脅持用戶人數、用戶內容及用戶之間的社群關係來作人肉籌碼,每每涉及天文數字般的收購費用,轉 手交易就賺取不完全屬於自己努力的不義之財,也許少一點熱中於參與 web2.0 發表和分享的使用者,並不完全 是一樁壞事。 文﹕鄧肇恒(speechlessness.com) 策劃:鄧肇恒 編輯:陳嘉文

Related Documents

Web 2.0 Internet Users
July 2019 12
Internet-web
June 2020 11
Web 20
December 2019 47
Web 20
November 201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