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han

  • Uploaded by: 鄺豪傑 Jacky Kwong
  • 0
  • 0
  • December 2019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Han-han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4,493
  • Pages: 67
漢代 (204B.C. –220AD)/ Dinasti Han/ ‫هان‬ 漢初 (漢高祖至武帝登位之前 ) 致治原因、相關措施及評價 Kegemilangan Wen Jing 文景之治係指西漢初年文帝劉恆(前 180 年 -- 前 157 年)、景帝劉啟(前 157 年 -- 前 141 年)奉行『無 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使社會趨於安定、經濟恢復發展的政績。它為人們帶來的那段溫馨的日子 , 為歷代史學家所謳歌的時代。 「文景之治」是西漢文帝,景帝兩 代 40 年左右的時間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 到顯著發展的「盛世」 。 漢文帝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子,母為薄姬。高祖十一年(前 196 年)受封為代王。公元前 180 年呂后死, 諸呂作亂,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宗室大臣共誅諸呂,迎立劉恆為帝,在位 23 年。漢景帝 劉啟是文帝太子,母為竇皇后。公元前 157 年即位,在位 16 年。西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惠帝、呂后都 著力於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文景兩帝相繼即位後,又在這基礎上進一步 採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這便是歷史上所稱的「文景之治」 。 漢初政治是以「無為而治」作基礎的。而『無為而治』按字面的解釋,無為在《漢書.刑法志》解釋為「從 民所欲,而不擾亂」。由於漢初政府明白到戰國以 來,人民厭戰渴望休息,而秦覆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因 為人民力役及兵役沉重所導致。由於前車可鑑,因此文帝時就任崇尚黃老之術的陳平長期出任丞相,推 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政策。而再加上文帝之皇后竇姬更酷好黃老之學,強令其子景帝及竇氏子弟習 學黃老之書。故此,「黃老無為而治」就成為 文、景二帝奉行的與民休息之政策。 『省刑輕罰,國家大治』 『與民休息,輕徭薄賦』 『勤儉治國,府庫充盈』 『外和安撫,內壓宗藩』 刑罰修訂   西漢初年,君臣起自民間,於國家制度之創建,固然無此能力,高祖於子嬰元年入關後,一方面 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另一方面,蕭何盡取秦朝的圖籍、檔案、簿冊公文,成為高祖建國定制前準備的資 料。及統一後,漢高祖有感「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令蕭何訂律,即根據秦律,「取其宜於者,作律 九章」,增刪而成為漢的「九章律」 。 在漢律中有 6 種是沿襲秦律而來的,這 6 種分別是: 具律 刑法總綱 盜律 治盜之律 賊律 治賊之律 囚律 斷獄治囚之律 捕律 捕捉逃犯之律 雜律 不屬於以上諸律之一切雜律 蕭何因應時勢,另加事律三律,這三律分別是:  官吏擅自興律,違背法例,損害國家者,應治之罪,為「興律」  地方上藏聚車騎、馬牛、財物、驛傳、管理此類厩物之徵發諸事之律為「厩律」  管理戶籍、賦稅、婚姻之法律,為「戶律」 合而成為九章律,成為漢朝法典之基礎。所以,從法制上分析,漢律較之秦律,更為嚴密。因此秦 由行法苛暴而亡,而漢竟由此而致安定,當有其因素存在。 賈誼於《過秦論》中分析秦亡之原因,認為「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 年矣。然後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 守之勢異也。」所謂仁義不施者,除法制苛刻外,還有主政者施行政策之手段過於殘暴,不量民力。李斯 是一個極端法家主義者,配合秦始皇之驕狂,為擴大秦國之聲威,不惜民力,加強百姓之勞役與控制,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

以致刑徒載道,一步步走上極權暴政,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劉氏建國後,制度雖沿襲秦律,但 漢初施政作風寬大,政府絕不勞役人民,相反的多方減少人民負擔,人民在法律範圍內享有高度的生 活自由。那時一般百姓,剛經秦朝統治之後,養成守法的習慣,對於漢朝那樣較寬的法律,自然樂於接 受,對那更寬大的政治,更覺滿足和愉快。這時間政府建立嚴肅的法律秩序,慎選官吏,明修賞罰,不 求多事,自可上下晏安,無為而治,這就是西漢初年的政治原則和風氣。蕭何從高祖晚年到惠帝所主持 的政府,就是採取這種態度,後人稱之為「黃老之治」。其實這個「黃老之治」,還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之 上, 非絕對的無為。因此,以同樣的制度產生不同的效果,人事執行方面是一大關鍵。 小結 法律嚴苛不一定導致滅亡,視乎統治者對人民的態度如何而已。 秦朝在始皇李斯的合作下,政治上無可否認有所建樹,但以嚴法治民,自然亂生易端,當所行之 暴政,可述者如下: 刑律嚴酷—商鞅變法,使秦尚法,累代加重,致秦始皇時達顛峰,形成恐怖政治,《漢書.刑律志》 載:「秦用商鞅連坐之法,造三夷之誅,增加肉刑,大辟有抽脅、鑿顛、鑊烹之刑,至於秦始皇兼併戰國, 遂毀先王之法,滅禮誼之官,專任刑罰,赫衣塞路,囹圄成市。」從此可知秦民犯法,要受殘酷的刑罰, 甚至本身未有犯法者,亦隨時受到牽連,結果造成人心惶惶,民不能安,人民於痛苦之餘,祇好逃亡 流徙,不及逃亡者只好揭竿起義。故賈誼謂:「舉措暴罪,而用刑太極也。」確是實情。 勞役人民—始皇雄才大略,勤於政事,不失為一有為之君主。可惜他只重個人之理想而忽略民心之 需求,反以民力為功具,用以開河渠、築萬里長城、築路、大修驪山墓、北逐匈奴、南平百越,故泰半之賦, 「力役三十倍於古」,人民被逼去戍邊、建設,凡此種種,都是過份役民,復以嚴苛法制,壓制人民,逼 使就範,終而逼使人民走上叛亂之途,促成秦之滅亡。 反觀漢初,能體恤民情,在極具法家色彩之憲章內,仍產生一個較柔和之政治,一切施政,以黃 老無為之治為出發點。其中若干措施,均足以收民安定。舉諸如下: 減刑運動—漢高祖統一天下,誅平反側時,用法頗急,如韓信、彭越皆族誅,但仍屬非常之舉。至 孝惠文景之時,社會安定,法綱隨著慢慢放寬。惠帝元年,首除三族罪、妖言令、怯書令;文帝二年,下 詔除攻拏相坐律;文帝十三年,下詔除肉刑、以髡鉗代黥刑、笞三百代劓刑、笞五百代斬趾。其中族刑和 宮刑一度廢免。及肉刑改笞後,由於笞刑很重,往往將罪人笞死,於是在景帝元年,又減少笞刑;景帝 中元二年,又明令廢除磔刑,改為棄市。此外,有很多免刑規定和變通辦法。在惠帝時規定民年七十以 上老者,或不滿十歲兒童可以免刑。不久又規定民年八十歲以上,七歲以下犯殺人罪亦可免死;文景之 時更規定納粟贖罪之法。這種寬大人道的做法,使漢初民心大定。 小結 但秦在役民太重的大前提下,用刑嚴苛就足以使王朝滅亡。於是後世就順理成章地把兩者顯得有 密切的關係。 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 漢初的經濟政策,主要都是為配合與民休息,恢復秦末以來殘破的經濟環境。 漢高祖八年行大赦令,「民前或相聚,保山澤,不畫名數 (名數指戶籍),今天下已定,令各歸其縣, 復故爵、田宅,使以文法教訓,勿笞辱。」使人民得返家園。 就田租方面,高祖時什伍稅一,文帝二年(178B.C.),即下詔將田租減至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時, 更免除田租十二年。至景帝時,雖取消全免田租,但將三十稅一訂為定制。是統計截至西漢為止自古以 來最輕的稅。在算賦方面,文帝時亦有所輕減,由漢初十五至五十六歲每人年繳 120 錢,減至 40 錢。徭 役方面,也由原來一年役一月,改為三年服役一個月。景帝二年(前 155 年),又把秦時 17 歲傅籍給公 家徭役的制度改為 20 歲始傅,而著於漢律的傅籍年齡則為 23 歲。經文、景二帝的寬免後,經濟日漸繁榮。 漢初又提倡農業發展。文景二帝均重視農桑。文帝曾與皇后躬耕親桑,並屢次下詔誡百官勸課農桑, 並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等地方吏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獎勵生產。景帝仍沿用文帝重農 的政策,效法文帝親耕的做法。另一方面,又興修水利,如修築黃河堤岸,穿鑿汾河渠道,以利生產。 就對商人政策而言,漢初的確是抑商,文景之時曾下令商人不得衣絲乘車,子孫不得為官,以打擊 其地位。但終文景之世均以重農為主,抑商成份不多。為使殘破的社會經濟得以復元,遂行極端放任自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

由的經濟政策,呂后時嘗廢除對商人的限制;文帝時「從民得鑄錢、冶鐵、煮鹽」 。文帝還下詔「弛山澤之 禁」,向人民開放土地和山林資源,任民墾耕;即開放原有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民的 副業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鹽鐵生產事業的發展。文帝前十二年還廢除了過關的制度,這有利 於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繫。對於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他又除盜鑄錢令,開放 金融,實行金融自由政策,結果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無不流通,商品迅速發展。農工商業的發 展,使文帝時期畜積財增,戶口漸多,國家的糧倉錢庫溢滿,海內殷富,天下家給人足,社會經濟繁 榮。 『勤儉治國,府庫充盈』。文帝自奉甚儉,在生活方面,文帝崇尚省儉克奢,他在位二十三年,執政 間 不增宮室苑囿、車騎服御,史稱其「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他曾計劃造一露台,令工匠計算, 需 用百金,覺得花費太大,對臣下說:「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遂作罷。他所寵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 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文帝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 為飾。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臨終前,針對當時盛行的厚葬風氣,要求薄葬省繁。他對死,反映了樸 素的觀點,認為:「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莫可甚哀!」對厚葬,他 認為「當今之世,咸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產,重服以傷生,吾其不取」。他下令 「天下吏民,令到出臨 三日,皆釋服。無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無發民哭臨宮殿中」,並要求「佈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而景帝則『不受獻,減太官,常有蓄積,以備災害』,蓄積備災 , 以及下令考核官員 , 裁汰不稱職而浪費 公帑者。 而文景二帝經過數十載之恢復,西漢經濟漸見繁榮。據載當時百姓『人給家足,都鄙廩 盡滿,而 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漢 書.食貨志》)。可見當時人民的生活已經得到大大的改善,政府及人民都有財富的盈餘,相比在漢初 時期的人民生活困苦,飽受戰火的摧殘,地方破壞不堪,己經有很大的改善的。 用人方面:漢初布衣將相之局的產生與漢初致治的關係 趙翼《廿二史劄記》中有〈漢初布衣將相之局〉一篇,認為漢初布衣將相局面的出現,是秦漢時期「天 地一大變局」,確是事實。因為古代 (特別是自西周到秦) 是「世卿世祿」制,將相世襲。漢初將相都由平民 出任,真是「前此所未有」的歷史現象 (注:這前此所未有是上古截至漢代為止計算的),而它的出現是有特 殊的背景所促成。 首先,直接導致「布衣將相」之局的出現,與漢高祖劉邦及其功臣出身平民的背景有關。從西漢開國 各功臣的出身狀況分析,「出身最貴」的張良,他是韓相之子,但他「年少,未宦事韓」《史記.留侯 世 家》,仍應屬於「布衣」。其次,張蒼是秦時御史;叔孫通是秦時待詔博士。至於蕭何是為沛主史椽;曹 參 是沛獄椽,他們都是地方小吏或一般將卒。再往下的陳平、王陵、陸賈、酈食其、夏侯嬰等,都屬於無功名 的平民;最下的有「屠狗為事」的樊噲;「為人吹簫給喪事」的周勃;「販繒」的灌嬰;「挽輅」的婁敬,是 趙翼認為漢初各功臣中出身最低下的。此外,韓信、黥布等都不是貴族。這一批功臣的出身,流品複雜, 有地方小吏、士卒、戍卒、農民、屠夫、商販、鼓手、游民、儒生等;甚至漢高祖劉邦也只是布衣,趙翼稱「漢 高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專」,故西漢建立後,「一時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將相」,而形成「布衣 將相之局」 。 再者,漢初「布衣將相」局面的出現,其背景可上溯至戰國以來平民地位的抬頭有關;亦是春秋戰 國以來社會變化的必然趨勢,這一歷史變化的總結。 「世卿世侯」是封建體制下的制度,其後隨著兼併 篡 弒日漸嚴重,「世侯世卿局面」跟著發生變化,但數千年世侯世卿的局面,不是一時間出現翻天覆地的 劇變的,其變化是「先從下者起」,即「世卿」制首先產生變化。到戰國時期,各國進行變法,步向打擊 「世卿制」,如推行郡縣制以取代卿大夫的世襲封邑,又實行軍功爵制,以打破舊貴族的世襲特權,建 立官僚制度,各級官吏由國君任免,不得世襲,不是出身貴族的,亦可通過立功受爵賞而做官,甚至 可成為將相,例如范睢、蘇秦、張儀等平民可為相;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則可為將。趙翼更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

指出:「此已開後世布衣將相之例」,這是漢初布衣將相局面出現的歷史背景。 但是,居上位的「世侯」,仍未受影響。到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更名為皇帝,設官授職。當時,「下雖無 世祿之臣,而上猶是繼體之主也」 《史記.外戚世家》。然而秦的統治嚴苛暴虐,使人民飽受賦役之苦 , 在極度困苦下,不滿怨恨漸生,終導致陳勝的揭竿起義,各地群雄紛紛嚮應。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 楚」,打破「無土不王」的古老信條,開了平民能成王的先例。因此,漢初「布衣將相」之局,就是陳勝等 「布衣」亡秦的產物,故司馬遷《史記》指出「天下之端,自陳涉發難」 。 布衣將相與漢初致治的關係 漢初這個「皇帝布衣將相」局面的出現,直接影響漢初的政治設施。首先,導致無為政治的出現。據 《漢書‧食貨志》所載漢初社會經濟極為疲敝,「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故漢 初施政不能不改善經濟,解除民困,而漢初君臣,出身布衣,深知民間疾苦,故劉邦即位後,追求治 道,陸賈分析秦的錯失是「舉措暴眾而用刑太極」,從而提出「無為而治」,故漢初「君臣俱欲休息乎無 為」,與他們起自「布衣」是分不開的。漢初施政,貫徹「從民所欲,而不擾亂」的精神,如漢初的減輕賦 稅和徭役的徵調、寬簡刑法律令和釋放部分奴婢等,便是出身布衣的君臣予民休息的具體表現。 其次,影響統治集團的內部關係,使其保持一定程度「布衣」的作用。漢初君臣,出自民間,共歷生 死,故君臣間等級關係,並不森嚴,故臣下敢於「直言」。皇帝又「能聽」,言路比較暢通,如周昌與劉 邦 的戲鬧、婁敬以戍卒身分求見劉邦並諫阻建都洛陽、樊噲闖宮進諫等,都是明顯的例証,全無後世的君 尊臣卑現象。這種「布衣」作風,文、景時仍保持著,如文帝為了「廣諫事之路」,而宣佈廢除誹謗妖言之 法。因亦此,漢初「丞相所請」,君主「靡有不聽」的局面。 同時,亦影響漢初君臣注意選拔人才,劉邦、文帝和景帝能在一定程定上「任人唯賢」,如劉邦之下 「求賢詔」,赦季布便是具體的例証,而文景之治與注意選用人才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面,將相間的關係, 亦極「和調」,坦然「讓賢」,能以大局為重,如蕭何之荐曹參、陳平和周勃互相讓賢,都不是後世常見的 事例。 再進一步分析,漢初君臣比較注重節儉,例如文帝「嘗欲作露台」工匠計算需金百兩,文帝以「百金, 中民十家之產」而放棄興建。漢初君臣較為節儉,與他們出身自布衣,不無關係。 漢初「布衣將相之局」帶給漢初政治一番更新氣象。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漢初「布衣將相」治天下 的產物。可是,「文景之治」是漢初「布衣」君臣治績的總結,也是這種「布衣」之治的轉捩點。蓋漢初「布衣」 出身的將相,其子孫已是「生而為王子」。因而日趨貴族化,致統治階層也漸漸失去「布衣」的作風。故 自 漢武帝時起,西漢王朝更進入了一個新發展的階段。 行政制度:沿用三公九卿制,但地方上則因時制宜 漢初君臣既出身布衣,政制所知不多,與舊時貴族政治大不相同,故其中央制度,沿用秦三公九 卿制。至於地方政制方面,鑑於秦代廢封建行郡縣,導致屏藩盡失而速亡。故爲了維護統治,漢高祖廣 封同姓宗室,培植親信。此舉在於避免重蹈秦滅亡的老路,因子孫不得封王,使秦朝孤立無助。因此, 劉邦即位後,以同姓宗室代替異姓諸王,分封至各地,作爲鞏固中央的屏藩。另外,爲有利維護西漢皇 權的專制與集中,及防止諸侯割據重演,因此與郡縣制同時並行,合稱郡國雙軌制度,既有屏藩之利, 又能集權中央。尤其漢初開國以後,繼續維持秦朝時所形成的格局各地所設關卡一仍其舊,發揮故有作 用,對制衡諸侯,甚至有制助。 (至於其分封情況詳見下述—吳楚七國之亂) 5 不拘一格的選仕制度—察舉征辟制的確立 由於漢初君臣多出身布衣,大多數均不識文武,及至天下大定,需有才者管理國家。社會經濟凋敝, 朝廷財政緊拙。另外漢之建國亦得力於功臣,不得不酬勞之。再加上曾經歷外戚專政 (呂后)之經驗,因 此政府懂得因時制宜,適度調整選材標準,可以說中央政府盡量在各方面選拔人才。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

途徑 任蔭 貲選 賢能

迷信 天子 登基

描述 漢代高祖得天下,有賴於宿將及貴胄之力,為求報答並安撫,故有任蔭之制。 《漢舊儀》載:「吏 二千石以上者,視事漢三年,得任子一人為郎。」 漢初國庫空虛,所以容許富有者以金錢換來官位。《漢舊儀》載:「貲五百萬得常侍郎。」 漢高祖十一年,曾下求賢令,其詔曰:「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國…其有意稱明 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矣。」漢廷欲舉賢良,令其對策,取其忠言嘉謨,足以佐 國,崇論宏議,足以康時。另外,文帝 12 年(168B.C.),又詔舉「孝悌」(以孝治天下)、 「力田 」(重 農)和「廉吏」(重治績),分別賞賜布帛和米糧。 古人對自然科學的不認識,亦是導致文景之世選材的其中原因。至文帝二年,因日蝕之故下詔 謂「日蝕乃人主不德,天示之災」,故要大臣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者」來補救。 隨時由政府下詔囑各官各就所知,列名推荐,各被選者,各就所問,直抒己見。

6 漢初和平對外政策 對於外族政策,文景二帝亦取得有效成果。 「外和安撫」最能形容漢初的對外政策。漢初國力薄弱, 民生凋敝,極待恢復。漢高祖嘗帶兵攻匈奴,卻為匈奴圍困於白登,幾乎斷送性命。幸得陳平、婁敬等人 解救,才得以逃脫。惟婁敬獻計與匈奴和親政策成功效果顯著,故後繼之君多承襲此政策。文帝初年, 匈奴在邊地騷擾加劇。文帝前三年(177BC)五月,匈奴右賢王進犯河南地,至上郡殺略吏民,搶掠牲 畜,丞相灌嬰奉命率八萬輕騎將匈奴驅逐出塞,初步取得勝利。在文帝后二年(前 162 年),又與匈奴 定和親之約。此後匈奴雖屢犯邊地,文帝只是詔令邊郡嚴加守備,並親自出巡,視察邊境軍營,不發兵 深入。他還採納晁錯「募民徙塞下」的建議,把一些奴婢、罪人和平民遷徙到邊塞屯戍,將他們以什伍編 制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這種做法既起到了「禦胡」的目的,也起了開發邊境的作用, 為漢代屯田之先河。至於南越方面,由於呂后時對南越採取了不好的政策,致使南越王趙佗一度自立為 南越武帝,役屬閩越、西域,又乘黃屋左纛 (黃屋和左纛都是皇帝專用的日用品),與漢王朝分庭抗禮。 文帝即位後,為趙佗修茸祖墳,尊寵趙氏兄弟,並再度派陸賈出使南越,賜書趙佗與他修好和善,文 帝更親自寫信給他,勸他歸附。結果趙陀受感動,自撤帝號,歸於漢為藩屬。而一直對中國構成嚴重威 脅的匈奴,文景時仍沿用高祖的和親及與其貿易的政策,以便羈縻。無疑文景二帝所採的是消極策略, 但在國力未恢復時,這不失為有效的方法。 試析吳楚七國之亂的由來、平定經過和影響。(HKAL1993) 漢高祖起至民間,與項羽爭強,勢必外結友邦以孤立之,故他在消除項羽勢力後,便逼於形勢,分 封了六個異姓諸侯王。後來,漢高祖剷除中原異姓諸侯王,分封了一批同姓子弟,並規定非劉氏子弟 不得為王。劉邦認為,秦亡是因為皇室孤立無援,致產生民變時沒有及時救援。但劉邦又認為郡縣制亦 有其好處,乃時勢所趨,於是就把兩者結合推行。他認為可以互補長短。其時,各封國勢力尚小,不足 與漢室對抗。可是,漢高祖死後,諸侯王和皇帝之親屬關係便因年代之轉變而漸疏遠。(情況與西周封 建相若!)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各封經濟都比漢初豐厚了不少。於是漸對漢室產生不臣之心。文景 二朝先後有削藩之策。先是賈誼以親制疏,繼而是晁錯削地,因而引起諸侯的不滿、恐懼,終有吳楚七 國之亂。 就遠因方面,諸侯王擁有很多權力,可隨時和中央對抗,據《陸賈新語》〈等齊篇〉載,諸侯王有獨立 的行政權,甚至藩國之宮廷與百官,定制完全一樣。除丞相外,所以官員皆由諸侯王自由任命。換言之 王國官員對諸侯有君臣之統屬關係,對中央自無向心力。除此之外,封國又有完整的財政權,諸王於 封土內一切財政經濟之權有完整的支配權力,中央政府不加干涉。至於煮鹽鑄錢權利,亦歸諸侯所有。 《史記.吳王濞列傳》載:「吳有豫章郡銅山,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鑄錢,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

國用富饒。」可見此等諸王經濟上之雄厚。中央除駐在長安強大的南北軍外,政權其實存在極大局限性。 在此形勢下,反叛事件如吳楚七國之亂是不難產生的。 其次,是景帝與吳王彼此間的猜疑日深。文帝末年,在十七王國中,以吳國最強,封地富庶。復因吳 王年紀最長,地位最尊,不免有驕傲之心。再因吳太子入朝,和當時的皇太子劉啟 (即漢景帝)飲酒賭 博,發生爭吵,皇太子酒醉,把吳太子打死,致吳王與朝廷不睦。後來皇太子繼位,是為景帝。朝廷與 吳王的猜忌日漸加深,故晁錯主張朝廷懲戒不法諸侯時,吳王等諸侯已準備一切,隨時採取對抗中央 的行動。 近因方面,則是景帝實施晁錯削藩政策之建議。其實早在文帝時已經有削藩的建議。同姓諸侯王於文 帝時日益強大,蔑視中央,形同割據。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首起叛心。他趁文帝至前線督戰之際,在 後方舉行叛亂。文帝聞訊趕回長安下詔宣佈:叛軍凡投降者「皆赦之,復官爵」。結果,叛軍迅速瓦解 。 接著,淮南王劉長「自以為(與文帝)最親,驕蹇,數不奉法」,無視法制,也起而叛漢,後淮南王死 於流放途中。足見諸侯的權力已去到一個無法控制的地步。為了針對諸侯王勢力的膨脹,賈誼上《治安 策》,向文帝痛陳天下形勢,提出削弱諸侯王的「眾建諸侯而少兵力」的政策。文帝採納了賈誼的建議, 把齊國分為六,把淮南分為三,稍微壓抑了諸侯王的叛心,以求逐步消除危機。但文帝對諸侯王的嚴 重情況,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仍認為宗室親親,「不忍」對諸侯王開刀。因此 , 在文帝時期並未將諸侯的 問題解決的。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今削之 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少;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因削吳之豫章郡、會稽郡。......及 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河間郡。膠西王卬以賣爵有姦,削其六縣。漢廷臣方議削吳。吳王濞恐削地無已, 因以此發謀,欲舉事。」可見晁錯的削地政策一出,即令東方王國驚恐不已。吳王濞更一面稱病不朝, 一面鑄金錢,修兵革,聚穀食,更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闢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 以討伐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反漢,時在景帝三年春,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 吳楚七國起兵後,半個國土色變,東方大亂。齊王後悔,背約守城,膠東、膠西、菑川、濟南、聯兵 攻齊,包圍臨淄,趙王屯兵西境,遣使約匈奴為援,吳王濞統兵二十餘萬,北渡淮河,與楚師會合, 西向攻梁。景帝聽信袁盎之言,以為吳楚七國之亂責在晁錯削藩所致,慌忙誅殺晁錯,以求諸侯罷兵, 平息他們的怨氣,然而諸侯仍不肯罷兵。 吳楚攻梁,梁王堅守睢陽,扼吳楚西進之路。景帝以周亞夫為太尉,率軍討伐吳楚,酈寄、欒布分 擊趙齊,另以竇嬰為大將軍,屯兵滎陽為後援。周亞夫用趙涉之計,派輕騎切斷吳楚儲備,吳楚糧盡 援絕,自行退節,周亞夫乘勝追擊,大破其軍。楚王戊自殺,吳王濞亡命東甌,為東甌人所殺。膠西、 膠東、菑川、濟南四國攻臨淄不下,欒布至,大破其兵,膠西王卬自殺,膠東王雄渠、菑川王賢、濟南王 辟光被執服誅。欒布旋率師與酈寄合兵攻趙,破其城,趙王遂自殺。這次戰事,不到三個月,各路完全 平定,於是東方封國之叛變,大抵平定。 分析吳楚七國敗亡原因,析如下: 首乃諸侯利害不同,步調不一,如齊之六國,反漢者僅膠東、膠西、菑川、濟南四國,不反漢者, 亦自相攻擊,實力相消,自不足以抵抗中央,又淮南諸王,最後也傾向中央,此對吳楚七國之起兵, 自然產生一種牽制力量,予中央從容部署之機。 次乃漢初環境所致。其時漢已立國五十餘年,人人各安在其位,不願棄安趨危,博取不可知的禍 福。因此除吳王外,其他諸侯不太熱衷於戰事。即便僥倖勝利,情形亦未必有利,正如膠西大臣諫阻膠 西王曰:「承一帝至樂,今大王與吳西向,策今及成,兩主紛爭,患而始結。」七國除保全擴大其割據 勢力外,毫無其他意義。這種挑動戰爭,破壞統一的行為,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使戰事不致擴大, 亦是擾亂國家秩序而不波及民生之因。 叛軍犯上戰略錯誤也是漢廷成功的原因。吳楚初起時,京師慌亂,物價騰貴,準備不足,向商賈 借貸猶不足。假如吳王能依田祿伯之言,楚軍驃悍,又是步兵,利於險阻,不利平地,能一鼓作氣, 乘漢不備,由武關攻入關中,亦非不可能。但是集軍於梁之外圍,而梁王堅守睢陽,扼吳楚西進之路, 中央遂得部署之機。吳楚進退失據,加上糧運不繼,孤軍深入,故七國在政治和軍事上處於不利的形 勢,故予周亞夫以兵斷絕糧道之法逼使吳軍不能久戰而失敗。 吳楚七國之亂的影響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

景帝平亂後,乘機實行一連串的措施,以打擊封建王國。此在漢代統治政策而論,是一大關鍵時 刻。在此之前,地方政治採用郡縣與封建雙軌制並行政策,亦即郡縣官僚行政制度與封建制度雙軌並 行制。自吳楚七國之亂後,景帝和武帝一方面繼續分裂諸王領地,又制其形勢或徙王內地,或削其邊 郡,《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敘曰:「燕代無北邊郡,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由是「諸侯….大 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上足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祭祀,以蕃輔京師。而漢郡八九,形 錯諸侯間,大牙相臨,乘其阨基」另一方面又規定諸侯王不得視理國政。 《漢書.百官表》云: 「景帝中 五年,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更進一步,奪其置吏之權,「天子為置吏」,王國丞相改稱相,代表中央 監視諸侯王的行動,並執行國政,四百石以上的官員均由中央委派。至於王國官司組織,省去御史大 夫、廷尉、少府、博士等官,而未廢置的機關,其員額秩位亦予以貶損。至於諸侯之經濟,亦加制裁, 《史記.漢興年長敘》曰:「吳…齊、趙、梁、楚支郡名山波海咸納於漢。」諸侯只享有一定之戶賦,令其豐 衣足食則可,反叛中央之財力則有所不逮矣。於是地位原本遠在郡之上的王國,經七國亂後,景帝、武 帝積極削弱王國勢力,使王國地位不但日漸低,終降處漢郡之下,而國王亦徒具虛名,統而不治,遂 致王國行政實與漢郡無異。由是,漢代地方政治雖仍為郡國雙軌制,而實際上王國猶如郡,可稱為郡 縣單軌制。景帝規定所有列侯皆留京師而不就國,又誅殺游俠,嚴待地方豪強,使他們有所收歛。簡言 之,吳楚七國之亂影響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由郡國雙軌制轉為郡縣單軌制,漢室中央集權政權由是確 立,亦可見景帝在處理一些對皇室不利的事時較為強硬。 《史記.吳王濞列傳》 「蓋聞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非者,天報之以殃。高皇帝親表功德,建立諸侯,幽王、悼惠王絕無後, 孝文皇帝哀憐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廟,為漢籓國,德配天地,明並日月。 吳王濞倍德反義,誘受天下亡命罪人,亂天下幣,稱病不朝二十餘年,有司數請濞罪,孝文皇帝寬之, 欲其改行為善。今乃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闢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約從反,為逆無道 起兵以危宗廟,賊殺大臣及漢使者,迫劫萬民,夭殺無罪,燒殘民家,掘其丘塚,甚為暴虐。今卬等 又重逆無道,燒宗廟,鹵禦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將軍其勸士大夫擊反虜。擊反虜者,深入多 殺為功,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殺之,無有所置。敢有議詔及不如詔者,皆要斬。」 地圖參考

(2000 年歷史資料題—地圖題)

漢初齊封國放大圖 (因分封得太細小,所以要放大)

文景之治的影響/ 漢武帝施政背景 (2000 年 DBQ 半題:哪些問題在武帝時得到解決?) 就經濟方面來說,文景二帝輕徭薄賦,獎勵農桑,令經濟復興,出現「列侯大者三四萬戶,小國自 倍富厚如之」的繁富情況。加上二帝能恭行儉約,上行下效,蔚然成風,這不獨令漢初朝野出現純厚敦 樸的風氣,尤使漢室積蓄豐厚,人民生活改善。故至文景之世「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 盡滿,而府庫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7

餘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庶街巷 有馬,阡陌之間成群。」這種豐實國力,為日後漢武帝對外開戰及擴張,製造良好條件。對匈奴採和親政 策,亦省掉軍費,對經濟復原也有幫助。 但經濟富庶的同時又漸生奢侈,商人乘時崛起,文景雖提倡重農抑商,惜未惠及廣大的平民,反 因商人可囤積居奇及兼併土地,出現了所謂「素封之家」。文帝晚年,取消「盜鑄錢令」,於是地方豪強 及 富商大賈於是私自鑄幣,人民蒙受其害;諸侯也甚驕奢。當時的豪強大族「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暴 之徒,以武斷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而無田農民則「常衣牛馬之衣,食犬彘之食」。 貧富的不均,加速社會矛盾的深化,也使任俠興起。 政治方面,文景二帝著意廢除秦代的嚴刑。文帝除連坐和誹謗妖言之罪,並以德化民。景帝亦能行 不忍人之政,改磔為棄市,減輕笞刑,以至留意刑獄之審判,皆有仁者之風。故當時的人民大多生活安 定,各樂所業。至於外交政策,文景對匈奴採「和親政策」,以求減低匈奴的侵略及安定國內,但此政策 並未能遏止匈奴的野心。文帝晚年,匈奴遊騎更入侵長安甘泉宮,對國家構成威脅。故漢武帝即位後, 大舉征伐匈奴,以雪文景之恥。 又由於黃老治術下的自由放任,文景對諸侯王跋扈,往往加以容忍。吳王詐病不朝,文帝竟不責罰, 造成諸侯王更為放肆,終於引起吳楚七國之亂。其實文帝時暗中採納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 分齊為七國,淮南為三國,企圖削弱諸侯王勢力。至景帝時,採晁錯削藩政策;至七國亂事平定,景帝 加強對王國的控制,規定諸侯王不得就國。於是諸侯王勢力低落,不可與中央抗衡,漢室中央集權因而 得以鞏固。 文景二帝政治上另一成就是確立察舉制度。察舉制始於漢高祖時,但文帝將其系統化。文帝二年、十 五年曾下詔地方郡國舉「賢良方正,極言敢諫」者至中央任官。西漢名臣如晁錯等便出身此制,景帝時仍 用這方法。至漢武帝時,察舉更成為常制。自此,平民能出將入相者漸多,士人政府最終取替三代以來 世卿世祿之制,形成二千多年不息的文官制度,文景之治影響的深遠,由此可見一斑。 司馬遷對文景二帝的評價 《史記.孝文本紀》 孝文在代,兆遇大橫。宋昌建冊,絳侯奉迎。南面而讓,天下歸誠。務農先籍,布德偃兵。除帑削謗,政 簡刑清。綈衣率俗,露臺罷營。法寬張武,獄恤緹縈。霸陵如故,千年頌聲。 《史記.孝景本紀》 景帝即位,因脩靜默。勉人於農,率下以德。制度斯創,禮法可則。一朝吳楚,乍起凶慝。提局成釁,拒 輪致惑。晁錯雖誅,梁城未克。條侯出將,追奔逐北。坐見梟黥,立翦牟賊。如何太尉,後卒下獄。惜哉明 君,斯功不錄! 班固對文景二帝的評價 班固《漢書.文帝紀》 贊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 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台為!」身衣弋綈, 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 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和親,後而背約入 盜,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幾杖。群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 焉。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 幾致刑措。 班固《漢書.景帝紀》 贊曰:孔子稱「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姦軌不勝。漢興,掃 除煩苛,與民休息。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8

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練習:比較司馬遷和班固對文景二帝的評價。

有言漢初施政革秦弊或以秦亡爲鑑,試就史實加上個人識見評述之。 秦滅亡後,由漢代之。漢高祖劉邦即位後,命賈誼總結秦亡教訓,於是撰《新語.輔政篇》曰:「秦 以刑罰爲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鑑於秦代以法治國,仁義不施,最終因爲刑法過濫而招致滅亡, 乃 改變治國方針;加上當時社會久經戰亂,人口死亡過半,土地荒蕪,饑餓頻仍,國家元氣尚未恢復。 蕭何乃主張爲政須輕徭薄賦、緩刑、與民休息、以恢復國家元氣。在這嚴峻的環境下,漢政府遂開始行無 爲而治,及至文景之世一直沿用,並取得理想的效果。從漢初的施政作風可見,以道家爲主的無爲而 治有別於秦的法家治術,其目的在於針對秦政政繁苛而主無爲。因此漢初施政可以說是吸收秦亡教訓 之故。 秦代政治的失敗,運用法家治術是其中之一。秦自商鞅以來,一向以嚴治爲政,自始皇即位後,更 變本加厲,擴大法治的力度,專以刑法來鎮壓人民。然而始皇卻不明"馬上得之"不能"馬上治之"之理以 嚴刑峻法統馭臣民,埋下了秦滅亡的伏線。雖然嚴厲治國可收禁奸之效,惟執意用法而無教化,終不 免傷恩薄厚,給人刻博寡恩的感覺。秦法令嚴苛,如「偶語詩書者棄市」 、 「赴役衍期者斬」 「一人犯罪, 誅及三族」等,人民動輒得咎,幾至舉國「赫衣塞路,囚徒成市」;而棄市、車裂、腰斬等刑層出不窮, 百姓終日惶恐渡日,朝不保夕。由於治術不以人民爲本,往往重視集體而忽略個人,因此民怨沸騰, 起而抗秦。 鑑於秦代用法太濫而遭亡國,漢高祖劉邦早在入關滅秦時,廢除秦代的嚴刑峻法。並約法三章, 以順民心。不過最重要的,要算是漢初採行的無爲而治的治術,到了文景之世這項仍然沿用。文帝爲人 寬厚,主張"約法省禁",即位第一年便廢秦以來一直實行的"妻拏相坐之律",第二年雙廢除誹謗妖言 之罪,及後更下令廢除肉刑,改爲"城旦舂"及笞刑。刑法遠較秦朝輕。《史記.李文本紀》載文帝說 : 「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爲善,而道無由至,朕甚憐之……豈稱爲民父母之意哉!」 足見文帝仁厚。其減少刑法的動機在於以德化民,主張"清靜無爲"、"無爲而治"。可說其施政以人民爲本, 廢除秦代以來的苛法,並減輕刑罰。   除刑法太重之外,對人民過份勞役也是秦之弊政。秦以耕戰立國,全民皆兵,在戰國時代是無可避 免的。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仍沒有減少對人民的勞役,不偃兵掩甲,與民休息,反繼肆無疆之欲, 則民不得不怨耳。據《漢書.食貨志》謂:秦之「力役三十倍於古」,足以證明當時人民的苦況。另外在統 一之後,國家元氣未恢復,即遣蒙恬發兵 30 萬北代匈奴,又在五嶺戍兵 50 萬,長城戍兵 30 萬,又多 次發動對外戰爭,兵士皆死傷無數。還有始皇大興土木,其築長城、修宮室、闢馳道、營運河等,無不動 輒徵用民伕數十萬計。秦始皇的役民措施,令人民苦不堪命,最後逼使人民反抗,把秦推至滅亡的境 地。他不恤民力,大規模徵詔民伕服役,動搖國本,秦代自當滅亡。相反漢初推行無爲而治,與民休養 生息,月勞役明顯地有所減少。成年男子每年服役期爲一個月,生産時間有所增加。不過文帝將男子每 年服役一個月改爲三年而一事,削減三分之二。文帝時的徭役,與農民起義高潮中的秦代徭役相比, 只是新王朝對農民的一種讓步政策。不過糾正了秦朝的繁苛賦役制度,其實是一大進步。謂秦漢施政革 除秦弊,實無不可。 秦之賦稅亦極之繁重。始皇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大事興築,無不需用大量資財,而財政支出,便 轉嫁至百姓。在《漢書.食貨志》有云:秦「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結果導致「男子耕不足食, 女子力織不足衣」之民窮財竭的境地。秦代苛徵賦稅經濟凋弊,黎庶平民對秦政治皆感到怨憤。一俟皇 綱淩夷,國力消褪自必相率反叛。中國以農立國,農業爲經濟基礎,農民的收入大致穩定。但是始皇大 興土木,入不敷之,向人民徵收重稅,不單加重人民負擔,違誤農時,而且令整個平民階層充斥著對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9

秦統治的不滿。秦之滅亡,其實與民心思變有極大的關係。後來漢初經濟蕭條,入不敷支。因此漢初, 提倡節儉亦是吸收了秦代過賦役繁重的教訓。統治者如文景二帝,皆能減輕百姓負擔,與民休息,從 而恢復國家經濟。文帝躬行節儉,以身作則,不濫用錦繡,又不大興土木,遂爲國家儲下資本。在文帝 時,曾下詔「賜天下民今田租之半」,到了景帝時,又有三十稅一的政策。因此在文景時,國家未曾取 賦於民。文帝亦有減輕人頭稅,當時漢代的人民凡從十五至十六歲,每人出一百二十錢,稱作一算, 到文帝時減民賦四十。爲了調動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在文帝即位前,朝廷已將秦時的「泰半之賦,減為 十五稅一」農民的負擔相對地減輕。糾正了秦朝濫收賦稅的弊病。 鑑於秦代廢封建行郡縣,導致秦末發生民變的時候,中央政府孤立無援,未能及時解決問題,屏 藩盡失而速亡。故爲了維護統治,漢高祖廣封同姓宗室,培植親信。此舉在於避免重蹈秦滅亡的老路, 因子孫不得封王,使秦朝孤立無助。因此,劉邦即位後,以同姓宗室代替異姓諸王,分封至各地,作 爲鞏固中央的屏藩。另外,爲有利維護西漢皇權的專制與集中,及防止春秋戰國時諸侯割據重演,因 此與郡縣制同時並行,合稱郡國雙軌制度,既有屏藩之利,又能集權中央。尤其漢初開國以後,繼續 維持秦朝時所形成的格局各地所設關卡一仍其舊,發揮故有作用,對制衡諸侯,甚至有制助。 觀乎以上史實,可知漢初施政多以改革秦弊或吸收秦亡教訓。秦的滅亡在於始皇濫用民力、嚴刑峻 法等,皆導致官逼民反,民心思變,使秦的統治不能夠長治久安,僅十五年而亡。相反,漢的統治階 層多以平民出身,深知民間疾苦。劉邦在入關時盡除秦代苛法,與人民約法三章,因而深得民心。得國 後以秦亡爲鑑,訂立各種措施,如黃老無爲而治、輕徭薄賦、提倡節儉等,皆能與民休息,令國家日漸 恢復元氣。秦亡漢興,雖是一次改朝換代、政權轉移,但是漢能夠成功地代秦,其實與漢初統治者得以 革除秦弊有關。由於漢初能施政能夠順應時勢,革秦弊政,令人心歸附政府,固能夠長治久安。 參考 中央政府 漢初至景帝時的地方政制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郡(國)縣

吳楚七國之亂後的地方政制

10

文景治績簡表 範 治 疇 績 經濟 獎勵  方面 生產 

輕徭 薄賦 提倡 節儉 減輕 刑罰

以德 化民

行政 方面

          

重點

備註

文帝崇尚耕織,下詔百官勸課農桑,獎勵生產。 文景重農抑商,不許商人子弟為官,但抑商成份不大 (自由政 策) 文景興修水利,有助農業發展。 文帝三十稅一,徭役由每年服役一個月,改為三年服役一個月。 算賦方面,文帝由漢初 l5 至 56 歲每人年繳 120 錢,減至 40 錢。 文帝以身作則,不濫用錦繡,也不大興土木。 景帝「不受獻,減太官,常有蓄積,以備災害」 。 景帝下令考核官員,裁汰不稱職者。 文帝「約法省禁」,廢「妻拏相坐之律」、誹謗妖言罪及肉刑 。 景帝減輕笞刑,犯罪者亦可緩刑。 文景二帝對臣下亦甚寬厚。 文、景崇尚無為,卻使禮樂未能大修。 沿用秦三公九卿制,以察舉制選拔人才

中央 政制 壓抑  文帝實行「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逐步削藩。 宗藩  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  景帝規定列侯不許就國,削弱宗室,確立中央政府的權能。  景帝痛誅游俠,嚴待強宗豪右,使地方豪強收斂。 對外 外交  文帝曾致書尉問趙陀,使其自撤帝號,重投漢室。 武功 方面  文帝對匈奴入侵,僅令邊備守,助長了匈奴氣焰。 西漢之初,施政皆以秦亡為鑒。此說當否?試析論之。

自由政策導致經 濟問題 武帝時 仍未解決 恢復民生,家給 人足 為武帝盛世打好 基礎 增加人民對政府 的信心

武帝時因時制宜, 將之改變 武帝時積極削藩, 解決諸侯問題

武帝時痛擊匈奴, 一雪前恥

漢初的回應 [漢初即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 ] 漢初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盡量不讓人民有太大的勞動。鼓勵人民生產,推動經濟發 展,減稅、使經濟恢復 政策欠彈性 棄用法家,採用道家無為而治,酌情施政 刑罰極苛 減重刑,修法律,且君臣守法 皇室花費奢侈 減去不必要的花費,以皇帝為榜樣,提倡節儉 行政制度 不像秦代只行郡縣制,也加上封建制 對外痛擊匈奴 勞民傷財,所以以和親政策為主,減少戰爭 君主昏庸 以秦亡為鑑,注意勤政,不敢怠惰 漢初施政不單以秦亡為鑑,更以穩定局勢為主:如先分封有功勞的異性王、重新發展經濟,對工商業不 加干涉等。而有的措施沒有以秦亡為鑑,因為其影響有利,如三公九卿、沿用秦之官制、用秦律等。 秦亡的原因 過度勞役人民

有言文景之治,上承秦末暴政,下啟武帝盛世,此說當否?試析論之。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DBQ2000 半條 ) 11

政 治

經 濟 軍 事

上承秦末 暴政 嚴苛法家思想治國 君主昏庸

征重稅,徭役繁重,基建多 重農抑商 打擊商人 工商 業停頓 窮兵黷武,四開戰端

文景之治 黃老無為而治 以秦亡為鑑,勤政有為 (但有延續三公九卿制、郡縣 [封建] 制) 放任自由,輕徭薄賦,減少基建 沿襲重農抑商,但抑商成份較少 部分基建有利漢經濟發展 和親政策,以和為主,盡量配合與 民休息

下啟武帝 盛世 黃老思想弊端叢生,改行儒家,積 極勤政,秉承文景勤政之風

社會富庶 經濟基礎推動改革 沿襲重農抑商,但抑商成份較重 發展國內社會經濟基礎 擴張領土

痛擊匈奴,

論者認為,漢初無為而治,過於消極。然而,卻忽略了無為而治的真正精神,老子說:「無為而無 不為」,漢初百廢待舉,不得不與民休息,實行無為放任政策絕對正確。況且,「無為」只是管制較寬, 讓其自由發展,目的卻是「無不為」 、 「我無為而民自化」,即不加制肘下,做到無所不為,實際是高明 而 巧妙的治國方略。誠然,無為而治確產生了不少弊端,但認為無為而治是全不做事,則非實情。 秦亡主因在於刑政過「繁」;漢初雖沿用部分秦代措施,但又以「簡」馭「繁」,使兩代的施政效果迥 異,西漢亦可因沿秦政而不亡。至於文景之治,充實了西漢國力,更為日後漢武帝大展雄才提供了條件。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2

漢武帝的盛世/ Keagungan Han Wu Di 漢初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漢朝已經掌握了雄厚的經濟力量。 《史記.平準書》云: 「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 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不可食。 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漢武帝憑借優越的物資條件,實行加強中央集權,尊崇儒術。對外討伐 匈奴,通西域,擴戰漢朝的經濟及文化遠至中亞,是兩漢史上的一段重要時期。 研習指引 —如何可以更全面、有效地理解漢武帝的施政得失? 黃仁宇《赫遜河談中國歷史》 在中國歷史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而且一提到漢武帝,又離不開好大喜功的評價。今天我們看他的 紀錄,不能否定他是一個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業,仍要在長期的歷史上評判。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所 開創的局面,後人無法繼續。所以我們讀他的傳紀,一定要上與文景之治相聯袂,而下面從霍光到王莽, 更與他一生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研習漢武帝的方法,應該要先了解文景之治遺留的影響。為顧及歷史的 完整性,應該了解漢武施政如何影響漢代的國運。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漢代的政府,我們只能叫它做讀書人的政府,或稱士人政府。漢代從昭宣以下的歷任宰相,幾乎全是讀 書人,他們的出身,也都是經由地方選舉而來,並不是由其血緣上和皇帝以及前任大官有甚麼的關係, 或者是大軍人大富人,才爬上政治舞台。完全是因其是一讀書知識份子而獲入仕途。這一情形,直從漢 代起。我們可以說中國歷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貴族政府,也非軍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個崇 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只許這些人跑上政治舞台,政府即由他們組織,一切政權也都分配在他們 手裡。  黃仁宇提出的了解漢武帝的方法,有甚麼好處?  錢穆提到漢武帝時代的政治特色是士人政府。對此你有何見解?

漢武帝繼位背景/ 漢武帝改變政治氣候的原因/ 漢武帝建立士人政府的原因 漸具成熟的文治政府的良機和條件 其實,武帝之所以得以建立士人政府,是經過長時間發展的。秦始皇雖廢封建,行郡縣,但仍以法 治國,而秦之焚書坑儒,更表現出始皇輕視文學,無文治意識。幸當時史官博士官仍未被廢,著述無中 輟,令漢之學統未致中斷。漢初,舉國苦於秦之暴政,反而懷戀著戰國時代的歲月,封建的理論又大盛。 當時高祖採封建與郡縣並置的辦法。其後,漢高祖又大滅異姓諸侯,如韓信,並立下「非劉氏而王者, 天下共擊之」之誓 (白馬之誓)。至高祖死,異姓王除長沙王外,其餘全為同姓取代。 後惠帝立,由呂氏主政,黃老之治起。在長期大規模的戰亂後,這種政治原則是救時良藥,為農民 社會政治思想 (樸素社會)之反映。因此恭儉無為、與民休息成為漢初政府的兩大信念,但無為之治則為 因循,故漢初法律制度一切沿襲舊秦,仍以法為治。至於游士食客,仍不被接納及重視。他們散見於封 建諸王間,以辭賦導獎奢侈,以縱橫稗闔是非,成為統一政府之反動。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3

如此背景,可知漢之文治政府有其脫變之過程。西漢初年,官員來自四途:1 宗室、2 武人 (以軍功 封侯,漢制非封侯不拜相,亦有以外戚恩澤侯者)、3 富人 (家貲五百萬,得為常侍郎)、4 雜途 (特殊功能, 為皇帝一時心頭之好,文學儒術亦屬之)。至於漢初最先招致游士者,可數吳王濞,其門下有鄒陽、嚴忌、 枚乘;又有淮南王安,他招致方術士數千人,著有【淮南王書】。此時,文治思想已經開始,但最早發 於 文帝時之賈誼,實踐者卻在武帝時。 時勢必要 漢初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但行之日久,問題叢生。(詳見文景時代有關資料) 對內 對外  商人豪強兼併成風,貧富懸殊情況嚴重  匈奴坐大,屢次寇邊,南有南越擾邊  諸侯勢盛跋扈,曾有吳楚七國之亂  游俠食客易為諸侯招攬,對漢不利 中央集權政府的出現製造很多人手管理空間 漢初自高祖分封諸侯,令政治形態一直處於分權制。隨著文景二帝對諸侯採收權政策,至景帝末年 七國之亂後,諸侯王「惟得衣食租稅,不與政事。」中央集權政府漸形成,地方行政則由郡太守管理,需 大量人才支援,遂任用士人以其學識提高管理效能。此外,隨漢帝國的規模確立,官僚架構也擴大,必 須以大量士人應付,遂成立士人政府,亦令士人地位提高,促使士人政府不斷擴大。加之漢初中央政府 是由一群功臣組成,史家許倬雲說:「自高祖至景帝時,丞相十三人,大多數是漢初淮泗集團或其功臣 子嗣。」至漢武之世,漢初功臣大多死去,功勳子嗣的勢力亦大為削弱。武帝雄才大略,不欲為淮泗集團 所制,銳意集權中央,遂起用一批新人,以防軍人終有叛變之危,乃以士人組織政府。 具規模的政治理論 文景二帝和武帝之世,隨著時代演進和政治的發展,很多政治理論亦衍生。其中兩個重要人物,他 們的政見均深深影響著漢武帝時代的施政,他們就是賈誼和董仲舒。

深遠影響西漢發展的兩大重要人物 —賈誼和董仲舒 賈誼傳世名作:〈治安策〉,又叫〈陳政事疏〉(原文可在《漢書.賈誼傳》中看到,它被班固保留下來), 另外還有著名的〈過秦論〉 〈陳政事疏〉內容重心思想:  對封建的看法—裁抑王國 (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 對匈奴的看法—贊成痛擊匈奴 (事實上自漢初至文景之時一直都有人提出痛擊匈奴比和親政策更為 有效,無奈當時國力薄弱,國家政府採用黃老無為而治的治術,因而一直不被採用)  當急之務—應該教育太子,因為漢內部統治階層生活腐化,缺漢初農民政府本性,不利漢室統治  尊禮大臣—認為君臣之間應該守禮 (農民政府之好處在於質樸,壞處在無禮貌;皇帝待宰相時有如 奴僕)  提倡文教—黃老無為而治僅足一時,施行既久,漸漸走上申、韓法家之路。要革秦弊,需另開文教 之路,要重文官、文學等  轉移風俗—朝廷只許法令,社會只講金錢,需要轉移風俗;另外漢初學風尚未興盛,於是遊俠、文 學、食客等均有志無所寄,相率周遊各地,易為地方諸侯所招納成為謀士,終亦可能再導致另一次 七國之亂,是漢的危險所在,不利統一之局,故有需要招納以為己用 他的第二部名作—《過秦論》主要檢討和評論秦代滅亡的原因。賈誼生在漢初,其時過秦風氣正盛,人 民剛經歷秦末暴政,自然對秦有負面的批評和印象。賈誼檢討秦代施政得失,認為秦之所以速亡,主 因在秦不施仁義,此言論反映當時社會已漸具文治政府之風氣。惜賈誼因過度自責傷及梁王而英年早 逝,未能把自己的政見親手運用。(詳見 AL1996DBQ) 另一面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董仲舒。傳世名作:〈天人三策〉(原文可在《漢書.董仲舒傳》中見到,它被班 固保留下來)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4

1) 政治方面

2) 經濟方面 3) 社會方面

• • • • • • • •

天人感應:人民須從君命,而君亦須注意天意 三綱五常:君臣、父子、夫婦和仁義禮智信。 三統循環:歷史是由黑白赤三種顏色循環的 統一思想:除儒家外,其餘一律定為異端 倡減貧富懸殊,提出限田法,禁止土地兼併,行新經濟政策—即重農抑商 修文德以來遠人,用恩威來籠絡外族人 德刑合一:帶有性惡論的意味,認為人須靠外面上的措施便會向善,即用刑法 重視教化:即禮樂教化人民,希望神聖的君主能教化劣民

武帝的個人因素 漢武為人好大喜功,常欲奪功立威,這與道家無為思想極為不合;其祖母竇太后生於漢初,受到 漢初社會影響,故不愛儒學,自漢武帝年幼便不許武帝學習儒學,這更激發武帝之反叛心理,令他更 崇儒學。加上,武帝受其師王臧(太子少傅)及舅父田 影響很深(王、田二人皆為儒者),為儒家思想所薰 陶。武帝 16 歲即位,尚未親政,即以王臧為郎中令,竇嬰為相,田蚡為太尉,趙琯為御史大夫,使三 公皆為儒生。竇太后因感儒生勢力漸大,遂藉口撤王、趙二人官,這實因學術思想不同而引起的政爭。可 見黃老一派於政治上仍具很大影響力。儒術雖暫時受挫,卻加強武帝用儒的決心。後來竇太后一死,武 帝再無人制肘,即開始其大計。 另外,武帝表面崇儒,實則欲行法家。武帝之所以「諱法」,實有其時代背景。經過秦代以法治國,人 民對法家早存憤懼,這是武帝逼於「陰法」的原因;而且儒家與中國人的性格較為相近。武帝因而推行 「陽儒」。然而,學者蕭公權認為,漢代以後,法家思想並無絕跡。相反,法律更成為國家行政的工具 。

政治方面 甲) 中央方面 建年號,改正朔,訂曆法,泰山封禪: 中央集權國家由秦始皇開創,武帝時則進一步發展"皇權至上"的觀念。武帝即位後即建立年號, 稱"建元"。此制一直爲後世沿用,有學者曾言:「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武帝並依據董仲舒的 「五德終此說」,以漢屬土德秦爲水德,而土克水,實行改制易服。「色尚黃,數用五」(其實漢應該屬火 德的)又命司馬遷等二十餘人修訂曆法,成"太陰曆",以正月爲歲首。 漢武帝又為鞏固自己的政權,登泰山封禪。古有五岳之說,而泰岳居首。相傅有德之王,功成治就, 必登泰山,封土為壇,祭告上帝;後再至梁父山,亦築土為壇,祭告后土,合稱為封禪。始皇時曾行封 禪之禮,自此至武帝即位30年間未曾封禪。武帝元封元年,方士公孫卿說:「封禪能僊,孑外登天矣」, 於是舉行封禪之禮,宣稱自己是上天派來的統治者,以示政權合法性和神聖地位。 評價:除了建年號有較正面的影響,令後世可以容易追查年代之外。漢武帝這政策雖然這些措施加強 了皇權,達至"皇權至上"的效能,但"五德終此說"卻滲入儒學,由是儒家漸漸變質,不同於春秋時代 的儒家,這班儒生喜以自然現象附會人事禍福,常以天變災異爲籍口攻擊當時當政的人,讖緯盛行, 成爲野心家篡位的理論根據。如昭帝以後,即有人指出漢運以衰,應該更換朝代,王莽把握此種與論 製造許多對他有利的符端纖語,暗示了自己就是天子,可說當時儒生替他奠下篡漢基礎。 削弱相權 武帝爲了加強皇權,選用一批低級官員隨待左右,使其出入禁省,策問應對。他又允許原爲武帝掌書禮 的尚書,可出納章奏、操持權柄,並用宦官爲中書以行尚書之職。於是皇帝身邊就形成一個宮內的決策 機構,稱"內朝"或"中朝","內朝"與以丞相爲首的"外朝"相對,權力更淩駕於外朝。除了制度上改變三公 九卿制外,他還對宰相屢加貶逐。宰相位極人臣,總理天下大事,本應受到優待。唯自公孫弘去位,任 宰相的共有16人,而獲罪自殺的有4人,下獄處死的3人。 評價:皇帝可通過內朝親信,丞相的權力被削弱,行獨裁政治。西漢皇權的高漲,由武帝始確立。雖然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5

皇權由是鞏固,但制度上也因此令皇帝輔弼無人,給予外戚有機可乘,兩漢出現外戚和宦官弄權,甚 至後來王莽代漢,與武帝改變相制有很大的關係。

乙) 地方方面 解決削藩問題: 鑑於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武帝繼續執行景帝的削藩政策,以強化皇權。他把景帝時的削藩原則更進 一步擴大推行,他主要從土地、經濟、用人和懲罰四方面解決諸侯的問題。 土地

經濟 用人

懲罰 藉口

一是依照主父偃的主張,用推恩的方法,迫使諸侯將自己的領地,分封給自己的子弟。這令一 下,諸侯王相率分封其子弟爲侯,封土便越分越少,漢室也正式承認新諸侯的地位,使其後封 土漸變爲漢之郡縣。「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折。」這 種做法,既可解決諸侯權力對中央的威脅性,又不損中央與諸侯間的關係,更正好配合他崇儒 政策的思想。 二是在地理分佈上控制諸侯間的關係。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載:「大國不過數十城, 小國不過百餘裏,漢郡贏錯諸侯間……強本弱枝之勢也。」武帝不僅矯正了吳、越連兵之弊,更 不讓諸侯國相連,控制險要地帶,使諸侯王失去地利及不易互通消息。 在經濟上又控制了他們的財政,吳、齊、趙、梁諸郡--一切山澤之利皆納入漢朝中央。 「諸侯唯得衣 食租稅,不與政事。」 武帝亦削奪諸侯官屬。漢初諸侯可自任官屬(除丞相外),形成較多賓客,此乃諸侯王坐大的 主因。景帝於七國之亂後,把王國之"丞相"改爲"相",並省去御史大夫、廷尉、中正、博士等官, 諸侯王只可選派四百石以下的官,這抑制了諸侯王的治國權力。武帝更積極推行此政策,並訂 「附益之法」及「左官之律」 。 「附益之法」是禁止奉承諸侯;「左官之律」即一旦為諸侯之官便不 可 再事於皇帝,令諸侯之屬官受岐視,杜絕人才向地方外流,亦令諸侯之策士減少。 武帝藉口列侯貢獻祭祀宗廟的"薪金"份量和成色不足,對皇帝不敬,實行奪爵,嘗一次剝奪了 106個侯王的爵位。據統計,至太初年間,侯王只剩五人。

評價:推行的結果,是成功令諸侯王只成一虛名,徒得食邑而無權。諸侯勢位更弱,無力與中央抗衡。 地方管理 i)刺史和司隸的設立-削藩既將地方王侯勢力革除淨盡,武帝乃重行郡縣制,取替漢初之郡國雙軌並行 制。元封五年(西元前 106 年),武帝把全國除京師附近七郡外,另加設多十三郡,稱為州郡。這十三個 監察區分別是豫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趾、朔方和兗州。其長官稱刺 史,委派刺史代表中央監察地方,職責是「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六條問事, 非條所問,即不省。」漢武帝又以稍後又以戾太子「巫蠱之禍」,於京師附近七郡設司隸校尉,性質略同 於剌吏。當時的州仍不算正式的行政區域,但刺吏可代表中央督察州內各部。 評價:漢武帝重新整理七國之亂後的地方政制,至此確立郡縣制的運作。因郡縣制土地大小適中,故 中央沒有強藩之弊。另地方官亦要兼負教化人民的職責,配合中央崇儒的精神,定期舉行察舉征辟人 才,又其地位之升降全取決其政績優劣與否,故保証了漢世吏治優良。惟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在地方 加設刺史及司隸校尉,就開了東漢軍閥、州牧割據的先河,使東漢滅亡。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6

ii)打擊豪強-徙豪強有兩個標準,一為財產,二為政治地位。漢武帝分別從這兩個標準加強打擊地方上 的豪強。因此當時的刺史除監督一地的刑罰、選材、治安和社會風氣外,又監察豪強的勢力,「強宗豪右, 田宅踰制,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一旦發現有魚肉百姓的情況,即加嚴管。對一般的豪強,漢武帝「元 朔二年夏,徙郡國豪傑及貲三百萬以上者於茂陵。」 《漢書.武帝紀》 ( )對於怙惡不悛的豪強,則施行殘酷 的鎮壓。(注:其實早在文景之時已經開始有這個作風)漢武帝任用一班酷吏,「義縱為長安令,直法行治,不避 貴戚。遷為河內都尉,至則族滅其豪穰氏之屬,河內道不拾遺。」(《史記.酷吏.義縱傳》)。「王溫舒為 廣平都尉,齊、趙之郊盜賊不敢近廣平。廣平道不拾遺。遷為河內太守。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連坐千 餘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流血十餘裏」。(《史記.酷吏.王溫舒傳》)。而張湯更是武帝 時 數一數二著名的酷吏。不過漢武帝一方面任用酷吏嚴治豪強禍民,的確曾收到懲治豪強的效果;另一方 面又懲罰酷吏用刑過度。其實這正是漢武帝「陽儒陰法」的最好例證。 丙) 治術方面 漢武帝的統治方針,二千年來一直成為熱門話題,其影響可謂深遠至極。漢武帝棄用黃老而改用儒家 治國,與漢以來黃老無為而治所帶來的問題有很大的關係。黃老治術,無疑對於恢復社會經濟確有幫助, 然而它亦因政治息事寧人、經濟放任自由、外交軟弱無力,以致爆發七國之亂,甚而經常為匈奴所侵擾。 於是儒學便得以抬頭。 儒家思想,始創人東周魯國孔子,於戰國時為孟子所發揚,其說倡仁義,主張行仁政、禮治。然當時 政局混亂,儒家未受到各國諸侯的注意。至秦時,不幸遭秦火所礙,秦始皇下令除法家思想外,其餘一 律禁止。幸秦時得一部分人冒險把儒典保存下來。至漢時,武帝少受舅父田蚡和王臧所影響。即位後,董 仲舒向武帝提出「君權神授」 、 「忠君」 、 「大一統」 、 「三綱五常」等思想,對加強中央集權極為有利。因而 有 所謂的「獨尊儒術,罷 百家」之舉。 獨尊儒術的內容 首先當以朝廷對外明確公佈新治術於天下。這是至為重要的。董仲舒對武帝提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 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 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傳》武帝從。由此可見,武帝欲把儒家思想定於一尊的決心相 當之大。 其次就是具體措施的執行。漢武帝分別從政制推行、教育提倡體現他的治術。 i) 就教育推廣方面,漢武帝設五經博士,此為獨尊儒術之最重要者。關於博士的起源,早在戰國時代已 經存在。齊威王時稷下先生就是博士之類的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初亦曾一度按孔子弟子數目置博士七 十二人,掌通古今,只是後來受到焚書坑儒這一極端的思想政策所影響而一度中止而已。漢初建國後承 襲此制。博士本無政治上實際任務,只代表古代貴族政府、軍人政府下,一輩隨從的知識份子。因此性質 極卒,博士的定義亦很廣泛,占夢卜巫的人得成爲博士。武帝於公元前 136 年,依董仲舒之議,罷黜百 家,只立五經博士,其他的博士都被罷免。從此博士一職,漸漸從方技、旁門雜流中解放出來,純化爲 專門研治歷史和政治的學者。他們常常得預聞朝政會議,對朝政產生極大的影響。 ii) 與五經博士有關的,自當是教材學習的制定。這五經是《詩》 、 《書》 、 《禮》 、 《易》 、 《春秋》。 《樂經》 ( 因失傳, 故缺)。為了提供優良的習儒環境,漢武帝又在京師設立太學,在郡縣設立學校。 iii) 另外,武帝又採納公孫弘的建議,爲五經博士置弟子員,額定從各地選拔 50 名青年隨博士學習一年, 「學而優則仕」,通一經者就可補文學掌故的缺職,成績優異者就可以提拔為郎中。又命丞相、列侯等推 與才幹之士,親加策問,以選拔人才。 iii) 漢武帝把文景以來的察舉制進一步推行和擴大。武帝以前選用官吏的途徑是很狹窄的,如任命二千 石以上的官吏子弟為官,納貲可以為官,但未必是賢能。《漢書‧董仲舒傳》對策 (對策是職位名,非人 名) 載其制之內容大要:「夫長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選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賢也。臣愚 以為使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擇其吏民之賢者,歲貢各二人,以給宿衛,且以觀大臣之能。所貢賢者 有賞,所貢不肖者有罰。夫如是,諸侯郡守二千石皆盡心於求賢,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公元前134 年,武帝規定地方郡國長官須歲舉孝子廉吏一人,或「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遣送京師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7

錄用。在公元前128年他下詔嚴格規定:「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舉,不勝任也,當免。」 《漢 書.武帝紀》察舉的對象很多,包括著名的賢良方正、直言極諫、文學等。故班固曰:「州郡舉才孝廉,皆 自仲舒發之。」 iv) 就朝廷用人及官員出身成份方面,武帝作一大變。蓋自戰國以來,政權已逐漸開放,漢祖崛起草莽, 政府陣容可謂徹底平民化,此實曠古未有之新局面。然彼輩既純樸農工,於政治設施茫然不解,更無新 理想可言。故一切法制悉承秦舊,「蔭子」 「貲選」蓋其類耳 。漢初宰相及朝廷大臣例必由封侯階級 (即軍 人),如高祖時的蕭何,惠帝呂后時的曹參、王陵、陳平、審食其,文帝時的周勃、灌嬰、張蒼、申屠嘉等皆 功臣也。景帝時的陶青、周亞夫、劉舍則以功臣子嗣侯,其先皆軍人也。其實漢武帝早就注意到這一點。若 然官員出身背景顯赫,將對中央集權極為不利。反之,若選用平民出身的官員,背後沒有後台可持,則 對君主極為有利。功臣封侯食采,子弟平流湧進,而不知隨時向民間吸取新因素,致政府與民間日漸懸 隔。 「在上人才日稀,在下民情隔膜。」如前所述,漢初君臣尚能慮民間疾苦。時既日久,則「生而為皇子 」。 上下不能脈貫,有新貴族化政治之危。漢武帝為吸引更多人才,扭轉漢初以來功臣及權貴子弟恩蔭之局 面,打破「非封侯不拜相」之先例,任布衣出身的公孫弘為相,把軍人政治轉向文治精神,宰相遂不獨 為一特定階級所佔,讀書人及其子弟之門徑由此比過去廣闊了不少。 獨尊儒術的影響 優點: 士人政府的確立:由於崇儒的關係,官吏多由太學出身的讀書人出任,自此漸有文學入仕一正途代替 以前之任蔭與貲選,打破漢初朝廷大臣多為宗室、軍人、功臣、商人組成的局面,形成以士人爲主導 的"士人政府"。而且漢初丞相均爲貴族或軍人階級所獨佔。自武帝從公孫弘爲相後,始以布衣儒術所進, 遂打破先封侯,後封相的慣例。這政策的確曾為西漢提拔過不少平民出身的賢能儒士,如昭帝時的楊敞、 蔡義;宣帝時的韋賢、魏相、丙吉;元帝時的薛廣德、匡衡;成帝時的孔光、薛宣、王商;哀帝時的朱博、 王嘉等。士人在政府的漸佔地位。他們的表現,比貴族和軍人來得要強。從此漢代政治實權由軍人轉入儒 生之手,也可說漢代政治轉向文治精神的表現。 察舉制的設立與漢代興衰的關係 漢初,入仕之重要途徑有二,一為蔭任,二為貲選,這樣長久下去,便會僵化為新貴族政治。逮「孝廉」、 「茂材」 、 「射策」 、 「公府」之制行,遂使民間優秀分子有進身之階,漢室人才輩出;而政府亦可隨時與 民 間接觸,吸收新空氣,增加新生命,促進社會的流動性 (Social Mobility)而政府之社會基礎,亦因之而 鞏固。且「孝廉」 「茂材」來自四方,雖邊遠荒,皆可自達,觀光京師,向心朝化。全國百餘郡國無論其 在 中原或邊疆、居民之為華夏民族或邊裔少數民族、以及其經濟文化發展之高低,一律視同仁,皆以戶口 多少為比例推薦人才到中央為郎官。在首都觀摩數年,然後分派在中央或地方(不到本籍)任職。這樣不但 增加了地方四裔對中央的向心力,也顯見其闊大的胸襟,不分夷夏,一視同仁。漢世始自列國歸于一統, 又復開拓疆土,倍擴於舊壤,皆賴此制。政府有縱的社會基礎,有橫的地理基礎,漢世所以能統一控制 四百年,此為一重要因素。著名的中外交通史上第一位打通中國與西域之間的交流使者—張騫通過察舉 征辟制而得官位。後來通西域所立之功可謂大矣,亦見此制之功。後來隋唐進士科舉亦沿此方向發展, 使中國社會不能產生固定的貴族階級,此與印度、日本、歐洲社會大有不同。中國二千年之統一政府,亦 于焉植基。自後政治上縱然時或有離心的叛亂出現,但終歸統一,得此制之影響甚大。 學術發展方面 i) 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正統,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從此儒學成為中國歷代的正統思 想,支配中國此後二千年的社會思想。後來科舉制,也是奠基於漢代獨尊儒術之結果,成為不可更易之 學習教材。 ii) 就經學發展方面,經學空前發達,更為進身之階。由於置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員,因而不得不尊五經 使天下士子盡趨之,以經為學入士選才的標準,利祿之途既開,天下士皆專注於研習經學。影響所及,使 中國經學造成空前的發達的現象,社會重經學,視經學為取得功名宙貴的工具。 《漢書.儒林傳贊》云: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迄自 (平帝)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寖盛,支 葉蕃滋,一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利祿之路然也。」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8

缺點: 陽儒陰法 漢武帝雖然崇儒,可是他始終是僅限於形式上,其實他輔以陰法。不少學者認為,武帝是「儒表法裏」, 表面以儒學治國,暗藏法家思想。明顯,武帝雖然增加儒生入仕名額,但儒臣是很少肩負實際政治任務 的。如宰相雖只限儒生出任,實權卻掌於御史大夫(職責是監察丞相),此職又多以趙禹、張湯、杜周及 桑弘羊等法家人物充任,可見武帝是以法家制衡儒家。至於打破傳統,先拜相後封侯的公孫弘,實際是 「緣飾以儒術」的文法吏。此外,引導武帝尊儒的董仲舒,也未得到重用,官位不過「膠西相」 、 「江都相」 。 至於儒家的箴言,卻成為「教條式」的支配工具,這明顯是武帝「陽儒陰法」帶來的後果。可說武帝是利用 儒家思想,加強統治,對儒生實際是「尊而不用」的。至於真正以儒生當政的政府,應在漢元帝時才正式 出現,王莽能以儒生形像篡漢,便是儒學抬頭的證據。

學術發展陷於狹途 武帝表彰儒術,罷黜百家,立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員等措施,儒學由是定於一尊,亦有利大一統王朝 對思想的控制,但影響後世學術發展,雖使經學空前發達及儒家學說成為中國的正統思想外,卻扼殺 了其他學說和科學發展的機會,堵塞了人民的智亦妨礙各家思想和一切技藝的發展,使學術不能分途 競進。中國文化從此走上偏狹之路,科學陷於停滯不前。且武帝的立五經博士,而博士皆治經今文,治 經古文的皆不得立博士,結果到後來,便產生激烈的經今古文之爭。 儒家思想的變質: 漢代的儒家思想,與春秋時代的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再是原來的儒家。漢代的儒家思想,已因應時 代背景的影響下,混合了五德終始說,滲有神秘的色彩,且漸有變質之趨向。始作俑者,乃董仲舒以陰 陽五行滲入儒學及武帝為申明皇權神授之說,行封禪,改正朔等,全附會陰陽學說。後來之儒生們喜以 自然現附會人事禍福,常以天變災異藉口攻擊當政的人事,讖緯盛行,成為野心定篡位的理論根據。昭 帝以後,即有人指出漢運已衰,應該更換朝代。王莽把握此種輿論,製造許多對他有利的符命讖語,暗 示自己就是天子,最終成功篡漢自立。爾後歷代篡位自立者亦為數不少,也都是受到王莽這種篡位方式 影響。這些發展,是當時意想不到的。

經濟方面 (HKAL 2000DBQ) 經過西漢前期社會生產的恢復,至漢武帝朝,經濟相當繁榮,然不利統一帝國的經濟因素也日益 增長,如地方豪強、富商巨賈勢力迅速發展,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匈奴對邊境的騷擾等;西漢帝皇面臨 著新危機。可見西漢初期的無為經濟政策雖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但不利於中央集權國家的鞏固,有遠 見的經濟思想家提倡有為經濟的改革,例如武帝之前的賈誼、晁錯等早已提出經濟改革的逼切,漸而蘊 釀成漢武帝的經濟改革。 漢武帝推行經濟改革原因 無為經濟到有為經濟的轉變 漢初百廢待舉,採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為政「政在寬厚」,對經濟採取放任態度,如開放鹽、鐵等,允 許私人經營,並准許私人鑄錢等,令富商大賈勢力迅速膨脹,引起富商大賈兼併農民,農民背本趨末 的嚴重後果。賈誼、晁錯察覺這種危機,大聲疾呼改變無為放任政策,賈誼曾謂:「背本趨末,食奢者眾, 是天下之大殘也」。晁錯亦於《貴粟疏》中,痛斥商賈剝削兼併造成農民之流亡。文帝雖採納二人意見, 亦 只是重農,並無抑商,因而造成「商賈大者積貯信息,小者坐列販賣……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 勢,以利相傾。」兼併日益嚴重,貧富不均。漢武帝推行經濟改革就是沿自賈誼、晁錯的抑商政策新思路 發展而來,是無為經濟發展至有為經濟的轉變。 削弱諸侯王的經濟勢力 文景時期,無為政策下的諸侯王國擁有許多經濟特權,可以在封國內征收田租、算賦、貲賦、市稅、山澤 稅等,多不勝數的財源令他們有豐厚的經濟基礎。另外,他們亦能夠自行開發山澤資源,還可以在王國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19

內征發徭役、兵役,隨意支配本國所有收入,漸次形成一股足以和中央政府對抗的政治經濟勢力。如文 帝三年,濟北王興居作亂;景帝朝爆發吳楚七國之亂。諸侯王國是西漢帝國推行政治經濟集權的主要障 礙,削弱諸侯經濟實力成為漢武帝即位後較重要的任務,以解除中央統治的危機。 用兵匈奴,財政困乏 漢武帝即位毅然廢止黃老無為政,以儒家積進取的態度全面加強中央集權國家政治形態。他即位十多年 間,「處事四夷,內興功利」,發動與匈奴的大規模戰爭,征伐兩越,通西南夷、穿東夷、經營西域,耗 費不少財力人力。同時多次救災、移民實邊、塞河、穿渠、築城等,動輒「費數巨萬」。如此龐大的軍政費 用, 不但把西漢前期七十年累積巨額國庫,消耗殆盡,更造成西漢政權嚴重的財政危機。所謂「大農陳藏錢 經耗,賦稅既竭,猶不足以奉戰士。」 漢武帝的私心 雖然經濟政策的改革是出於解決漢初以來的社會經濟危機和應付匈奴問題而來,但也包括漢武帝本人 生活享樂的費用。漢武帝與其父祖文景二帝不同之處,是他較文景二帝揮霍。這無可厚非,因武帝已是 「生而為皇子」的時代,難免會脫離漢初平民政府的本性,反而漸走向貴族化的生活。因此可以說漢武帝 是借解決匈奴和國家社會經濟問題掩飾自己的缺點。 為了擺脫國家的財政困境,確保對外征伐的順利進行;同時打擊富商大賈勢力,漢武帝決定由國 家控制社會經濟領域,進一步鞏固中央集權,開展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 漢武帝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抑商甚於重農」 抑商方面 統一幣制—五銖錢 西漢初年,聽任郡國地方自由鑄錢,文帝寵臣鄧通曾以鑄錢「富埒天子」。景帝時,曾嚴禁私鑄。惟直 到 武帝以前,私鑄仍然盛行。賈誼曾建議回收鑄錢權,終沒有實行。「農事棄捐,而采銅者日蕃,釋其耒耨, 冶鎔炊炭,姦錢日多。」 《漢書.食貨志》武帝即位初,即著手改變自高祖以來錢幣「文重不符」之弊,並 發行白鹿皮幣及白金幣。元狩四年,銷毀半兩錢,重新鑄造文如其重的三銖錢,以彌補白金幣之不足。 惟三銖錢輕,盜鑄嚴重,即便漢武帝曾下令「盜鑄金錢,罪皆死」如此嚴苛之法令,仍未能杜絕私鑄金 錢之風氣。因鑄錢權分散於各郡國,難以保證禁私鑄錢同步化之運作。「商賈以幣之變,多積貨逐利」元 鼎五年,採桑弘羊之言,下令「悉禁郡國無鑄錢,專令上林三官鑄。錢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 諸郡國所前鑄錢,皆廢之,輸其銅三官。」 《史記.平準書》從此,全國幣制統一,正式結束幣制混亂的 情況。 鹽鐵酒專賣—壟斷經營 漢初,鹽鐵酒之經營權乃聽由民間發展。至武帝時,國家出現財政問題。武帝初則要求富豪之家佐國家 財困,然所得回應甚少,武帝大怒。於是齊地鹽商東郭咸陽和南陽鐵商孔瑾在元狩四年上疏建議武帝行 鹽鐵專賣,以增加國家的收入,武帝從之。 《史記.平準書》載:「官辦以後,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釱左 趾,沒入其器物。」制既定,則需有專門人員督之。故漢武帝在各地任命大鹽商、大鐵商為鐵官、鹽官,專 責鹽鐵之專賣。這些鹽官、鐵官散見於各郡縣之中。即使該地沒有產鐵,也會設小鐵官。換言之,鹽官、鐵 官受地理和天然資源所限制的成份較少,反而是受君主任命較大。武帝又任命桑弘羊為大粟都尉,總理 天下的鹽鐵專賣事宜,多數會管理其製造過程、生產器材、買賣事宜、民間私自經營所帶來的司法運作等。 據統計,當時全國有鹽官 37,鐵官 49。至公元前 98 年,漢武帝實施酒榷酤,鹽鐵酒專賣,既能增加國 庫收入,又可抑制商人。 《鹽鐵論.輕重》文學曰:「大夫君 (桑弘羊)以心計策國用,構諸侯,參以酒榷。」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0

地圖題 細閱上圖,回答以下的題目。 1 就圖中所見,描述漢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在地理分佈上的特徵及簡述原因。  大多數集中在______________一帶地區,這與歷史文化發展、人口分佈多寡有關。  __________地區、尚未開發的小鄉村也開始有鹽鐵專賣分支,例如粵南一帶的番禺、湘水附近的 桂陽等,這與漢武帝在_____方面積極__________有關。  鹽鐵多數是_____________地出現的,因為有人的地方自然就對鹽、鐵有需求,此乃日常生活之 重要資源。人口越多,需求越大,兩者就越是密切。  政府尤關注___________一帶的鹽鐵專賣,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請統計鹽官、鐵官、工官和專業工官的數量。 種類 鹽官 鐵官 工官 專業工官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數目

21

推行均輸、平準法 鑑於當時大商賈經常利用控制價格牟取暴利,致令人民苦不堪言。於是漢武帝在實行壟斷經營鹽鐵酒國 營的基礎上,進一步控制商品市場,推行均輸平準政策,以排擠富商大賈勢力,講求更多商業利潤。初 則試辦性質,《史記.平準書》載:「弘羊為大農丞,管諸會計事,稍稍置均輸,以通貨物矣。」元封元年, 桑弘羊為大司農,正式在全國推行均輸、平準。關於平準、均輸的定義,桑弘羊曾作以下的解釋: 「往者郡國諸侯,各以其物貢輸,往來煩難,物多苦惡或不償其費。故郡置輸官以相給連,而便 遠方之貢,故曰均輸。」 平準 「開委府於京,以籠貨物,賤則買,貴則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貿利,故曰平準。」 簡單來說,所謂「均輸」,就是由國家統一征購、轉銷、調運貨物。由大司農令各郡國設置均輸官,以 地方所收賦稅為本,根據市場需要征購當地物產,然後轉運到各地出售牟利。同時亦將上貢物品運往貨 物較少、價格較高之地販賣,再在價賤而近調節物價,增加國家收益。所謂「平準」,就是由國家平抑市 場物價,由大農令(大司農)在京師設立平準官,接收均輸貨物,按照市場物價,貴賣賤買,調節市場供 求,維持物價穩定。此制除利民之外,還為政府增加收入。 均輸

實行算緡、告緡 除了經營專賣、市場價格運作外,漢武帝又從生活上進一步限制商人,特別是收入方面。「初算商、車」 《漢書.武帝紀》,後則政府因財困日益嚴重,遂連工商業資產也計算在裡,即算緡。根據《漢書.食貨 志》載公卿,當時漢武帝之算緡、告緡內容如下: 原文  諸賈人末作貰貸賣買,居邑貯積諸物,及商以取利者,雖無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錢二 千而算一 (一算等於 120 錢,即 120/ 2000,用今日的說話,就是抽 6% )  諸作有租及鑄,率緡錢四千算一 (120/ 4000,即抽 3%的 )  非吏比者、三老、北邊騎士、軺車一算 (即 120 錢)。商賈人軺車二算。(即 240 錢)  船五丈以上一算 簡要之,從事工商業者須按產值向政府繳稅,商人買賣,儲積貨物以取利者,計其資本,商品價 值每二千錢,徵一算,工業品減半,每四千錢,徵一算。至於儲錢者,則每一貫錢(1000 錢)出錢二十。當 時稱為「算緡錢」。凡擁有車船者,亦須繳納,百姓擁有車一輛,年納稅一算,商人加倍。此外,政府 更 鼓勵告緡,藉以沒收虛報產值商人之財產,並罰戌邊一年,而告緡者則可分被告者財產一半。凡此可見, 政府對商人生活上是極盡限制之能事。結果「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千頃,小縣數 百頃,宅亦如是。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 《史記.平準書》、 「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 衣,不事畜藏之產業」《漢書.食貨志 》。中上階層傾家蕩產的人數也不少。 鬻爵制度 鬻爵,早在秦代就已經出現了,有人曾利用糧食去買一個官職。至漢時制度化。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用 官爵為誘餌,使商人主動地把其商業資本輸入國庫。其實,充實國庫、解決經濟問題才是鬻爵最主要的 目的。國家用此種方法,從商人那裏獲取了大量的粟和錢。例如漢武帝時期,僅出賣武功爵,就獲得「三 十餘萬金。」(《史記.平準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由其“外事四夷”、“內興功利”所造成的財政 困 難。儘管早在《韓非子·五蠹》篇中已有“官爵可買”的記載,但由於賣官這種使商人出錢參政乃赤裸裸 的錢權「交易」比鬻爵更易招人反對,且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也有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故國家大規模 地向商人開放政權的賣官比鬻爵較晚。直至漢武帝時,為解決財政困難,方把官職向商人開放,即所謂 “入羊為郎”、“入穀補官”。另外,獻奴婢的亦可免役。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雖然在生活上限制商人, 但他又以鬻爵制招徠富有商人,目的是維持政府和商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行抑商政策後籠絡商人的 一個手段。以致「吏道雜而多端,則官職耗廢。」(《漢書.食貨志》)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2

漢武帝推行經濟改革的結果 均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 武帝經濟改革,可謂成功。 《鹽鐵.復古篇》載其原意:「今意統一鹽鐵,非獨為利入也,將以建本抑末, 離明黨,禁傜侈,絕兼併之路也。」它不僅使征伐匈奴軍費充裕,而且各地災荒,俱獲救濟 (例如漢武帝 晚年山東一帶便發生災荒,就是全賴政府積極開源所致,順利解決);皇室宮廷之奉、政府建設之費,亦 能有所贍備。加上,其制亦因進一步擴大政府管理經濟活動的領域,同時收抑制諸侯財力之效 (那曾經 一度靠私鑄鐵器、煮鹽獲利而威脅中央的諸侯)。至於統一幣制更極具歷史和時代意義,它大致上解決以 往因私鑄金錢導致物價飛漲所帶來的問題,經濟得以健全、統一、有系統地發展下去。故《史記.平準書》 云:「於是,天子北至朔方,東封泰山,巡海上,旁北邊以歸。所過賞賜,用帛百餘萬匹,錢金以巨萬 計,皆取足大用。...漕益歲六百萬石。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偏餘穀。諸均輸帛五百萬匹,民不益賦, 而天下用饒。」武帝朝經濟改革,增加國庫,雖支出浩大仍能貫徹景帝朝定制田賦「三十稅一」,使民田 賦維持低水平,不能不說漢武帝頗有理財智慧。漢武帝改革頗能以權制兼併,均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 唯新經濟政策亦有其缺點: I )防不勝防-漢武帝意欲借政令執行以達到打擊商人豪強在地方上的勢力,解決他們對人民造成的禍 害。初則頗見成效,然行之既久,商人、豪強們就知道對應的方法。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府最 大問題是沒有一套完善而嚴密的監督系統,以致未能深入解決商人地主所造成的土地兼併、貧富懸殊等 問題。這問題一直到後來元成哀平時仍存在,甚至更加嚴重。最後成為王莽代漢的天時優勢。 ii) 專賣制度亦出現質素性的問題—政府官辦的鹽、鐵器質量低劣,價格又高,但又強制人民購買,未能 滿足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一般中上階層的人倒還可以應付到,但對於貧窮的農民來說,本來已 經生活捉襟見肘,鹽鐵等又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農民把錢花在這些專賣後,便無以為生, 更嚴重的甚至變賣唯一維生工具—農器。依附於大地主的農民,又經常受到地主的剝削,生活日見困苦。 於是反過來又加劇了土地兼併、貧富懸殊的問題。 iii) 漢武帝推行鬻爵制度,雖是解決財困,卻因為競投官位者賢愚與否成疑,影響西漢吏治出現問題, 是西漢中衰的其中一個因素。 引致鹽鐵論議 漢武帝以桑弘羊訂制商業政策,推行鹽鐵酒專賣,桑弘羊政策太偏重財政的目的,而忽略民生的需要, 行政上亦流弊叢叢,引致儒家思想的士大夫大肆攻擊桑弘羊,主張廢除鹽鐵枕酤之論,昭帝始元六年 (81BC),二派經濟思想迴異的士大夫論辯,就為「抵禦外侮、工商可以富國、工商可以富民及重農主義者 認定平準均輸」等法害農病民作出辯論。最後,桑弘羊的工商財政政策成功的,惟他個人在武帝駕崩後, 地位動搖。 《鹽鐵論》(DBQ2003) 鹽鐵論是漢武帝死後,漢昭帝與群臣所召開的會議,主要是討論漢武帝的功過,以及群臣為應否繼續 執行漢武帝時的政策而喋喋不休。 為什麼會開鹽鐵論會議呢? 這有其歷史因素。終漢武之世,雖乃漢之全盛時期,唯他晚年窮兵黷武,生活奢侈,土地兼併又未解 決,貧富懸殊問題仍存。武帝崩後,情況越趨嚴重,各地相繼有民變,如益州西南夷、蜀郡,西南夷更 到了追殺太守的地步。又對外方面,漢武一死,匈奴即見機不可乘,復又進犯漢帝國邊境。一連串的問 題引起昭帝的注意,感覺到統治出現危機,遂有鹽鐵論之議。 鹽鐵論會議主要分成兩大派別,一派是以桑弘羊、丞相史、御史等為首的 (下以桑弘羊派簡稱),另一派 是以賢良、文學、杜延年、霍光等 (下以文學派簡稱)為首的。雙方各就當時所關心的社會議題作一激辯。 因會議上的內容被後世編修成書曰鹽鐵論,此乃得名之由來。 惟應注意的是,雖名為鹽鐵論,但其內容並不如表面上純討論鹽鐵之專賣,它還涉及其他問題,故應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3

清楚此誤區。

會議時間:漢昭帝 會議主題:西漢發展去向 桑弘 羊派 出發點 鹽鐵問 題

原文舉 隅

對匈奴 問題

原文舉 隅

治國方 針 原文舉 隅

德Vs刑 原文舉 隅

文學派

為漢武帝辯護 桑弘羊肯定鹽鐵酒專賣之成效,所持論點為,解決 了漢武一朝的財政問題和階級矛盾問題,及瓦解了 吳王劉濞財雄勢大對中央所構成的威脅。

為民生著想 猛烈批評桑弘羊派盲目以政府收入為先,不顧民間生死, 且鹽鐵酒專賣跡近與民爭利,嚴重打擊當時的大商賈、 地主,於社會和諧極為不利;而鹽鐵酒之專賣亦令價格 上漲,人民把錢花在鹽鐵等日用品之開支後,無以為生, 貧者越貧。主張應先發展農業,讓人民不用為生計而擔 憂。 御史大夫曰:「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術,總一 「國家衰耗,城郭空虛」《鹽鐵論.輕重 》 鹽鐵,通山川之利而萬物殖。是以縣官用饒足,民 「安民富國之道,在於反本,本立而道生。順天之理,因 不困乏,本末並利,上下俱足」「大夫各運籌策,建 地之利,即不勞而功丞。夫不修源而事其流,無本以統 國用,籠天下鹽鐵諸利,以排富商大賈;買官贖罪, 之,雖竭精神,盡思慮,無益於治」《鹽鐵論.憂邊 》 損有餘,補不足,以齊黎民。是以兵革東西征伐, 「方今之務,在除饑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 賦斂不增而用足」《鹽鐵論.輕重 》 趨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鹽鐵論.水旱 》 i)肯定漢武帝以積極、痛擊的態度對待匈奴,認為不 i)痛斥桑弘羊的主戰主張,認為會花費甚大,妻離子散。 主動出擊的話,匈奴就會再犯。積極的政策保證了 又肯定漢初和親政策的成效 邊境安寧一段時間。和親政策的結果證明問題不但 ii) 「以德服人」,不費一兵一卒即可換取邊地和平。 沒有解決,反造成漢朝政府的財政負累,匈奴又常 以財威脅漢政府,也有損國體,因此對文學派主和 大加斥責。 ii) 又主張應積極修備、守邊。 「所聘遣單于者甚厚」「廣將帥,招奮擊,以誅厥罪」 「用軍於外,政敗於內」《鹽鐵論.備胡 》 「功勛燦然,著於海內,藏于記府」 《鹽鐵論.結和 》 「長子不還,父母愁憂,妻子永嘆。憤懣之恨發動於心, 「兵革者國之用,城壘者國之固…(匈奴) 輕舉潛進, 慕思之積痛於骨髓。」《鹽鐵論.徭役 》 以襲空虛…禍必不振」《鹽鐵論.和親 》 「方為縣官計者,莫若偃兵休士,厚幣結和,親修文德 「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鹽鐵論.險固 》 而已。」《鹽鐵論.擊之 》 「匈奴反復無信,百約百叛」《鹽鐵論.和親 》 「地利不如人和,武力不如文德」 《鹽鐵論.論勇》, 「在 德不在固」 《鹽鐵論.險固》, 「文猶可長用,武難久行」 《鹽鐵論.徭役》,「去武行文,廢力尚德,罷關梁,除 障塞,以仁義導之。」《鹽鐵論.世務 》 肯定陽儒陰法的成效,認為只有變法治國才可收治 主張應以儒家倡導以禮樂教化人民,提倡行仁政,用禮 民之效,又力斥儒家滿口仁義,不知變通,不利國 治。又力斥桑弘羊派陰法之舉,認為道理不可能改變, 家 只有依循道理辦事。 「道迂而難遵,稱往古而 當世」「處其位而非其朝 「百世不易之道」 「聖王之治世,不離仁義,故有改制 之 生乎世而訕其上」 《鹽鐵論.論誹》 「孟軻守舊術,不 名,無變道之實。上自黃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 知世務,故困於梁宋;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饑於丘」 謹庠序,崇仁義,立教化。 」 「修其昌,變法而亡」 《鹽 鐵 《鹽鐵論.論儒》 論.遵道》 「李斯之學,學以致王,文學認為,李斯之學,學以殺 身」《鹽鐵論.毀學 》 應嚴法治民,饑文學派不知變通,一成不變 應簡刑寬民 「法者止奸之禁也。無法勢,雖賢人不能以為治。」 「法令眾,民不知所辟」《鹽鐵論.刑德 》 《鹽鐵論.申韓》 「嚴刑峻法,不可久也」《鹽鐵論.詔聖 》 「繩之以法,斷之以刑,然後寇止奸禁」《鹽鐵論 . 大論》 「令嚴而民慎」 「法疏則罪漏」《鹽鐵論.刑德 》

鹽鐵論的歷史意義:  它揭示了西漢中葉所面臨的社會經濟危機  它為我們提供了評價漢武帝施政得失的看法 應當注意的是,雖然兩派政見爭持不下,但其實出發點都是一致,就是為國家解決社會經濟問題,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4

只不過雙方所持的方式有異而已。換言之,其實兩派各有道理,並沒有所謂的對錯。

軍事方 面 終漢武帝之世,其軍事方面可謂取得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對抗匈奴和平南越方面,對當時和後世 的影響至為深遠。 《左傳》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言道出漢民族和異族間的衝突。異于誰?邊疆問 題如何產生?邊疆民族為何經常南侵?外族是必異嗎? 就地理環境而言,漢民族多居重要河流平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財富增加,成為 一富裕之民族。相反,邊區地帶只有高原、山地,氣候極端,天氣乾燥,從民族遷徙立場而言,異民族 必會向優良的環境進發。就人口而言,游牧民族的人口膨脹,增加了他們對飲食的需求,在中國的亂世 則多是搶掠的,但在中國盛世時則多是表現在是貿易。就文化方面,有時這些游牧民族也會為學習中國 文化而南移的。就作戰技巧而言,由於游牧民族生活在嚴峻的環境,為求生存,最需要強壯而勇戰的能 力,以保護同族人命和財產。他們流動性極強,善馬戰,秋高則馬壯,風勁亦功燥。這閃電般迅速戰術, 是漢民族所不能適應的。 面對這個情況,異民族必會入侵,羅香林就曾提出:「實力抗拒,擇地開發」,錢穆亦支持此點, 但羅香林認為這會損害民族間的感情。另一政策是錢穆所說的「築城防禦」,錢氏否定此點,認為攻者一 點,守則千里。第三種方法是招至內徙或聽從內徙,羅香林認為這是好方法,他認為通過文化交流,漢 胡通婚,宰官互調是件好事,但他亦承認,如果這方法處理不得其法,會極為危險。以上三種方法,前 兩者屬消極,最後一種雖屬高調,但實行起來卻十分困難。最好者仍是第一種,乃先發制人,漢武帝對 匈奴的征伐就是第一種政策。錢穆說:「中國史上對外之勝負強弱,幾乎完全視國內政治為轉移。」即是 說當中國國內政治安定,任何外患也不足為禍。當然,我們不是說國外形勢不重要。事實上,外患之擾 亂,足擾亂國內和平。 匈奴是西漢所面臨最強的外患,歐洲史稱之為 Huni,匈奴力量北面至西伯利亞,西面至哈麥,東 面到遼寧西部,南面至陰山,與漢交錯。早在戰國末期已經開始。秦始皇對付匈奴,採驅逐政策,派蒙 恬北逐匈奴,收河南地。至秦未天下大亂,匈奴復起,雄踞北方常爲邊患。楚漢相爭時,匈奴冒頓單于 統一匈奴各部,東敗東胡,西破大月氏,領士遼闊,兵騎衆多,對漢成半包圍狀態。冒頓單于曾將漢高 祖圍困於白登七日,漢高祖於此情勢下不得不改用婁敬和親政策以緩敵。文景行「黃老無為,休養生息」 政策,對匈奴採和親,但不代表匈奴不入侵,事實上匈奴「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總之年年秋天 也 來掠奪。到漢武帝時,用馬邑之謀,欲埋伏匈奴,惜敗。匈奴乃絕和親,一連串的戰爭由是開始。 漢對匈奴的策略 漢代對匈奴的策略,隨著國力的發展演變。此乃漢代對外之重大特色,又一例證說明邊地和平與否 與中國內政成正比關係。內政盛,則對外靖;內政衰,則對外束手無策矣。對匈奴政策的變化,大致可 以武帝即位前和即位後作分水嶺。漢初的策略,主要是強化國力和首都建設兩方面。 就強化國力方面,高祖至文帝十年,漢雖處於和親屈辱景況,但暗地裡卻有一連串的措施,強化 政權、國力,如推行有效的中央、地方政制,一連串休養生息的措施。文景之時,稅低至三十稅一,所以 國力儲蓄增加。兵制方面,漢採用南北軍制,基本精神是能「寓兵於農,全民皆兵」在這條件下,景帝期 間,大將周亞夫平七國之亂,解決威脅漢內部的諸侯王,所以文景朝沒有直接征伐匈奴,但實際對日 後漢武帝的征伐,下過不少功夫。 就首都建設方面,漢建都長安,乃進取之形勢,是協調、主動的。漢為加強長安的力量,實行大規 模移民,高祖把六國遺民徙至關中 (長安附近)。文帝時,接納晁錯的建議,移民實邊,把人民移向邊疆 以加強力量。武帝時,由關東徙貧民七十多萬於隴西、北地,西河、上郡,這些都是邊郡。加上漢代陵寢 徙民制度,陵是皇帝墳墓,即是要人民照顧皇帝的墳墓。凡此種種,都為武帝日後痛擊匈奴奠下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晁錯此策,乃長治久安之上策。因為移民實邊既可開發邊地,又收監視匈奴 舉動之效,更可促進中西之間的經濟、交通和文化交流,一舉數得。爾後歷代君主都有跟從他這個做法 惜東漢君主復興漢室後早已把晁錯此一重要方案忘記得一乾二淨,因而間接釀成西晉的五胡亂華,可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5

見晁錯的影響力相當之大。 武帝是一個不甘屈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對漢初的屈辱耿耿於懷,要雪恥辱。其實文景之時已經有 學者如賈誼、晁錯等都向文景二帝提出要積極解決匈奴問題,二帝亦同意。惟當時國力未強,但也證明 痛擊匈奴思潮已慢慢蔓延開來。當時漢社會民風較勇,樂於從軍,如張騫即出使西域,而當時有所謂良 家子從軍。漢代名將李廣、李敢、李陵三代為將,豪傑依附,也可反映出社會風氣。此乃痛擊匈奴之重要 因素。 漢武帝時西北一帶的地理概況

在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的資料: 河西走廊位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漢武帝充分利用秦始皇遺留下來的巨大建築—即____________。另外,他又沿著____________附近一帶 置郡縣,是靠著天險之阻。換言之,漢帝國的版圖形狀,與____________的分佈成____________關係。 對匈奴的策略 誘敵之謀 元光三年,王恢於馬邑地埋伏 30 萬,透過商人聶翁臺到匈奴進入漢地,意圖包圍消滅之,但匈奴發覺 後逃走,故失敗。 東西包圍,絕其經濟援助 元朔元年,漢攻朝鮮,建蒼海郡,攻匈奴之左部。另一方面,於元狩元年,派張騫出使西域,打探西域 的政治概況,以及欲聯同大月氏和其他少數民族共夾擊匈奴,這包圍法,使匈奴勢力局限起來。 打擊主力,屯田築城 元朔二年,衛青奪河南地 (河套,極具戰略價值重地),建朔方郡。後 6 年,漢匈奴琿邪王投降。這一勝仗, 代表漢政府保證了西北邊地安寧。他大量移民七十餘萬,在東起朔方西至今居,設立田官,督戍卒屯兵, 官供給農具穀種,以前的草原牧場,變成農産區,經濟文化遂大有發展。為確保西北地區的安全,武帝 築新長城,自敦煌郡起接連秦長城,此新築邊城每隔五里十里地方,築有烽火臺,設戍卒瞭望。另築有 許多小城堡,有烽火設備,駐有較多士卒。他又沿河南地伸展,建河西四郡,掌握了漢帝國西北一帶地 區,同時也是體現晁錯生前的建議,而結果也如他所料。 絕漠遠征 漢為要征匈奴,自當要招兵買馬了,這是痛擊匈奴最重要的一環。他準備騎兵,養馬四十匹。元狩四年, 大舉出擊,衛青由定襄至闐顏山;霍去病由代郡攻至狼居胥山瀚海 (沙漠),兩次均取得重大的勝利, 兩人合共殺了匈奴八、九萬人,匈奴人損失三分之一。除衛青、霍去病外,漢朝又派李廣、李廣利、李陵、 趙破奴、公孫敖分別出擊,結果成功。於是「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 總之,武帝時代三度對匈奴的大戰,即元光元年(紀元前 133 年起),開始了對匈奴長達 39 年的戰爭。 其中規模較大的,約有三次,依次是元朔二年(紀元前 127 年)的漠南之戰;元狩二年(紀元前 121 年)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6

的河田之戰,與元狩四年(紀元前 119 年)的漠北之戰。 錢穆認為,武帝對匈奴用兵所花費的是用得其所。至於他在位期間之所以出現凋敝的情況,並不能 因為他對匈奴開支龐大而怪罪於他,反而是因為他內政方面其他的浪費而造成,如巡幸、封禪等。因此 他的痛擊匈奴應予以肯定。 漢武帝時西南一帶概況

漢代,中國西南地區被稱為西南夷,即包括今貴州西部之夜郎、且蘭,雲南之滇、巂、昆明,以及四 川的邛都、筰都、冉駹等。武帝時,對滇、夜郎等或出兵、或遣使征撫之,在西南建立犍為、牂柯、益州等郡。 另外,又在西羌 (今甘肅、青海一帶)征服當地的游牧民族,並設立護羌校尉統領。 漢武帝用兵朝鮮 中國人移居朝鮮,早在商周時已經開始,較著名的例子,是商末貴族箕子因逃避紂王的追捕、不齒其 暴政而東逃朝鮮。至戰國時,尤以齊、燕地逃往朝鮮的人數較多,因避中原戰亂,且地理上又較接近。漢 時,封立燕國,以今鴨綠江一帶與朝鮮為界,漢高祖建立後,燕人衛滿率領二千餘人過河,投依朝鮮 王箕準。後來衛滿驅逐了箕準,自為朝鮮王。到衛滿的孫子衛右渠為王時,才復漢的管制統治。衛右渠一 面招燕齊之民徙入朝鮮,一面阻止半島上其他小國和漢來往。於是漢武帝於元封元年,派使臣百涉河到 朝鮮告諭遵守前約,衛右渠不聽。 於是漢武帝派兵五萬人,分兩路進朝鮮,一路由樓船將軍楊僕率領,從山東渡渤海到達朝鮮,一路 由左將軍荀彘率領,從遼東南下。元封 3 年,朝鮮大臣殺了衛右渠投降。自是漢武帝在朝鮮置四郡,即真 蕃、樂浪、臨屯、玄菟。 武帝用兵南越 南越本為秦朝廣東南海、桂林、象三郡之地。秦亡後,南海都尉趙佗自稱為南越王。劉邦統一中國後, 於 11 年封趙佗為南越王。呂后時,禁止把鐵器賣給南越,趙佗遂與漢朝斷絕關係,自稱南武帝。後傳至 趙興,權臣呂嘉取代南越政權。漢武帝元鼎 6 年,派路博德、楊僕攻番禺,在其地置九郡,即南海、蒼悟、 鬱林、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 武帝經營西域 為確保西北地區安全,漢武帝又下詔征求通往西域絕地人才,張騫受征,出使西域。最後間接使中 國和東羅馬帝國得到交通,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中西文化和文物交流。 漢武帝的軍事評價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7

漢武帝一生東征西討,北平匈奴、南征百越、西通西域及西南夷、東平朝鮮,初步奠定漢初版圖,較 元秦時更爲廣闊。隨著漢代版圖擴張,匈奴、百越、西南夷都受到漢文化的薰陶而開化。如匈奴單于降漢, 使人奉地圖來附一事觀之,是匈奴亦一如華夏有文字與圖藉足見受華夏文化所薰陶、百越、西南夷與漢 族人習居,漢文化助各族脫離落後狀態,向高級文化發展,漢在各族的統治比原來豪奠統治文明、各族 生産力亦得以提高。當然,連年征戰的必然結果,自是勞民傷財。李華《弔古戰場文》 「漢擊匈奴,雖得 陰山,枕骸遍野,功不補患」 。 ※總評漢武帝一生的功過 漢武帝雖然施行了很多措施、政策、建設,令西漢步入黃金時期,但亦令西漢走進衰亡之路。 政治方面,武帝確立中央集權制建立察舉制,造成士人政府的出現,擴大監察制度,削弱封國及 建年號,加強了中央集僅的組織,但重用治法之吏,律令嚴苛,刑獄甚濫,而且武帝容許人民納粟贖 罪,以錢買爵,造成貪污成風,仕途太濫,迷信巫蟲,造成冤陷。此外武帝獨攬大權,九卿可不通過丞 相而直接向他奏事,使丞相權力大爲減弱,促成王莽篡漢。又武帝表面崇儒,內實重法,故用法吏,對 臣民嚴苛。 經濟方面,採納桑弘羊的鹽鐵酒專賣政策,設平準均輸法,統一貨幣造權,重農抑商,興修水利 務把財政大權集於中央。但推行經濟政策,擢用了桑弘羊、孔僅等搜刮大臣,處處與民爭利。加上對外連 年用兵,又大興土木,鑿渠開河遊幸封禪,並開通西南夷邊郡,幾歲出龐大對外方面抗擊匈奴,保衛 邊疆的安全,派張騫通西域,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並開拓西域孔道,間接開發交廣道。但武帝在位期間 先後多次派兵出擊匈奴,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更使國家財政陷入窘境。 文教方面,武帝又設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員,今經學空前發達,又廣設學校,重用大學出身的讀 書人,構成士人政府及布衣卿相之局。武帝尊行術,罷百家,諸子思想受到壓抑,而科技亦無發展機會, 使中國文化走上偏僻之路,科學從此停滯不前。 雖然武帝做了這麽多事,但幸好武帝好賢不倦,納董仲舒之建議,又以公孫弘爲相等等。晚年慘逢 家變,誤信佞臣,以為太子據詛咒之,下令興師問罪,太子據與太子夫人自殺,後知悉真相後,族殺 江充,史稱巫蠱之禍。晚年悔悟之餘,肯知過而改,下"輪台之詔"停止對外戰爭 (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 賦,力本農。修馬政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是以有「雖有亡秦之失而得免亡秦之禍」之言。 漢武帝一朝制度與提議者簡表 / 漢武帝施政主要解決漢初以來的問題 由來 漢初諸侯割據問題 黃老無為而治不合 時宜 漢初以來商人嚴重 影響社會經濟

漢朝政府財政問題 匈奴問題

制度 削藩 罷絕百家,獨尊儒術 博士弟子員之設立 察舉官吏 抑商政策 鹽鐵酒專賣 平準均輸 算緡、告緡 統一鑄造五銖錢 鬻爵 新經濟政策、察舉制、改變軍事策略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提議人物 主父偃 董仲舒 公孫弘 董仲舒 桑弘羊、董仲舒 東郭咸陽、孔瑾 桑弘羊 公卿 桑弘羊 桑弘羊 歷代名相皆有言

是否達標?

28

試分述漢武帝之施政得失。 政 治

社 會 經 濟

軍 事

(HKAL2007)

內容 • 泰山封禪、改年號 • 獨專儒術,以儒治國:設五經 博士,設博士弟子員、設太學、 起用儒生、察舉征辟制、廣開言 路 • 加強中央集權:推恩法以削藩、 藉詞削封國,表儒裡法、拜泰 山、分全國 13 道監察區、削相權 〔宰相地位不及秦〕、增設州 郡

得 • 形成士人政府,打破非封侯 不得拜相 • 選士制度 國家選賢治國, 人才濟濟 • 國家統治達到地方,有穩定 社會的保證 • 第一個有年號的皇帝 • 宰相受控制,不致一人專政 • 施政比秦代合理靈活,而且 策略得宜 • 西漢學術風氣盛行 抑商: 政府: • 鹽鐵酒專賣 • 財政充裕,抵禦外族 • 平準、均輸 • 「民不益賦而天下饒」 人民: • 造五銖錢 • 有利農業發展 • 鬻爵 • 禁商人當官、征重稅、算緡告緡 • 人民生活穩定,低稅有利發 展經濟 (短期) 重農: • 有效的控制商人,使商人無 • 鼓勵士子讀書 從剝削人民 (短期) • 發明並改良耕種方法 • 以身作則倡農 北征匈奴,南征南越,西拓千里, • 開地千里,定中國版圖 東擊高麗 • 中國聲威遠播 • 解決匈奴問題 • 有利文化交流 • 奠定漢民族的形成

• • •



• •



失 五行陰陽學說影響漢代,種 下王莽代漢遠因 中央政制更易為西漢晚年外 戚有機可乘 只重儒家,使中國學術受到 限制,其他學派得不到發展, 陷於學術狹窄地步,甚至科 學亦因儒崇本抑末而不發達

土地兼併仍存,貧富懸殊甚 大,人民生活貧窮 鬻爵 影響吏治 商人大受打擊,但僅是短期, 漸漸下有對策,造成王莽代 漢遠因

軍事花費極大,勞民傷財, 以致晚年國庫枯竭,下輪台 之詔

分析漢武帝與以下人物的關係。 儒生

諸侯

商人

漢武帝 匈奴、百越等外族

食客

游俠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29

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異同。 古人常以秦皇漢武並稱。然而,我們到底應如何作一比較呢。僅具參考大綱,而非強記!

出身 性格 治術 政治

同 異

經濟



異 社會

同 異

秦始皇 漢武帝 剛經歷統一天下的政府 文景之治盛世基礎 雄心壯志,惟獨斷獨行,晚年殘暴 雄才大略,知錯能改 法家(主要重法和威勢) (治術不靈活,故缺術) 陽儒陰法  大家都著力於塑造至高無上的君主權威—名份、威嚴、權力、封禪  大家只崇一個學說作為治國方針之本 i 政制上 武帝稍削相權,更易三公九卿之權力變化 中央行三公九卿制 武帝漸重郡縣,對諸侯分封僅有名無實,後更取 地方上廢封建置郡縣 消 ii 法家政府的建立 (不過派刺史監察地方官吏和豪強) 禁習儒家和其他派別的學說 ii 士人政府的建立 焚書坑儒,禁語詩書,違者棄市 獨尊儒術,罷絕百家 令以吏為師 裁汰非儒家之學派 行察舉制,習一儒經可為官,設太學、五經博士和 利用嚴刑強調君主的高尚地位 (較殘酷) 博士弟子員 利用教育強調忠君愛國的思想 (較秦明智) 打破非封侯不拜相  大家都奉行重農抑商,但程度各有不同  認識到統一國家經濟的重要性,如秦始皇統一全國貨幣和度量衡制度,而漢武帝則統一鑄造 五銖錢和加強中央對地方經濟活動的監控 (經濟活動國有化) 嚴厲打擊商人,遣商戍邊,遷徙富商高度監 抑商為主,但也有重農的政策,不過是以大力抑 視他們,倡農 商來重農 揮霍無度,大興土木,連年征戰,有違農時 役民繁重,用刑嚴峻,民無所休 大興土木,用刑嚴而不及秦,晚年悔過,故民得 緩

歷史資料題—題目所附書名的重要性 《漢書.武帝紀》:「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 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畤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 , 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示但,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 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 本引文作者是誰?他生於何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會寫這本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怎樣?這與他對漢武帝評價有何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辨哪句是史實,哪句是觀點? 原句 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 猶多闕焉。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類型 +理由

30

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 遂畤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 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示但,禮 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焉可述。 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 、 《書》所稱 , 何有加焉! 就認識「漢武帝一朝施政得失」這主題而言,班固這段引文在哪方面上幫助我們進行理解?

西漢昭宣之治 昭宣之世,漢雖仍有武帝遺下之盛世,惟此時情況有所不同。統治危機漸漸顯現。即使漢武帝晚年下輪 台之詔,仍未能成功扭轉西漢中衰之命運。昭宣二帝,僅不過把武帝遺留的問題更正過來而已。即便有 昭宣之治的美名,也只不過是武帝盛世的基礎而已。實際上,昭宣以後,君主多平庸之輩,彼輩既無武 帝之雄才大略,西漢自當必走上中衰。 昭帝劉 BC86-BC74 武帝之子。幼年即位,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輔政,平燕王旦及上官桀、 弗陵 桑弘羊之叛。昭帝天資聰慧、卓識超人,能舉薦賢良、悉心委任。 共 12 年 宣帝劉 BC73-BC49 武帝曾孫,霍光迎立,平昌邑王之變。後霍氏謀反伏誅。宣帝高材好學,通經術, 詢(病已) 慈仁愛人,操行節儉。因為生長民間,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即位以後慎選良 共 24 年 吏,可謂中興,但好觀申韓、刑名繩下,德教不純。 昭宣之治的內容  輕徭薄賦  賬濟貧農,借給糧種,置常平倉  重視吏治,宣帝借察舉問民間疾苦,昭帝親孝察新任剌史、郡守  罷榷酤和關內鐵官,降鹽價  穀價每石五錢,邊遠的金城(今蘭州)每石也不過八錢  趙充國平西羌、降日遂王,置西域都護、呼韓邪單于歸降  「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槳,其治過於太宗(文帝)之時」 (《風俗通.正失篇》) 昭宣之治的減賦概況 昭帝 始元二年(-85) 因收成差,免是年田租 始元六年(-81) 減少漕運糧穀三百萬石 減運糧徭役 元鳳二年(-79) 令郡國免是年馬口錢 元鳳三年(-77) 停災區漕運 4 年 元鳳四年(-77) 免是及次年之口賦 元平元年(-74) 減口賦十分之三 宣帝 本始元年(-73) 免收租稅 省減漕運徭役 本始三年(-71) 免受旱郡國租賦 本始四年(-70) 免地震郡國租賦 地節四年(-66) 免有喪者徭役 元康二年(-64) 免受嚴重疾疫郡國租稅 五鳳三年(-55) 減收口賦 甘露二年(-52) 減收賦三十錢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1

王莽 篡漢 / Wang Mang merampas kuasa 元帝至王莽間的政治、社會、經濟的演變 / 王莽 篡漢的背景 自元成哀平及孺子嬰近五十年間,漢朝在政治、社會、經濟三方面的變化,相當之大。同時也是王莽 代漢的客觀環境和有利條件。 就政治方面,儒家政治權位抬頭,使五德終始、災異、變法禪讓之說盛行,加上君主的荒淫和外戚 的干政,使王莽有機可乘。 武帝、宣帝為政,雖是儒法並用的雜霸,但當時儒家已取得相當的勢力。元帝為人仁柔學儒。 《漢書. 元帝紀》贊:「少而好儒,及即位,徵用儒生委之以政,貢 (禹)、薛 (廣德)、韋 (賢)、匡 (衡),迭為宰相。」 由於儒生在政治上得勢,他們的政治思想也發揮影響力。時儒學理論已滲入戰國時代的五行陰陽學說和 法家學說。最早出現陰陽儒學受政府重用者乃武帝時的董仲舒。他曾注《公羊春秋》,儒者爲宗,始推陰 陽,而陰陽學說多解悉怪異之象。漢中葉後,另外兩種的觀念亦隨之盛行,乃授命說和五德終始說。 「授命說」即皇帝做事要先得天命,天命不只賜於一家,而是常變更的,「古無不滅之國」乃是「授命 說」的要旨。五德終始說則相生相剋,中國自古受陰陽家思想勳陶,認爲「君權天授」,故有見災累既代 表上天告譴天子失德,應留意政事。元帝時,「漢氣數已盡,應改朝換代」的論調,大行其道。成帝時, 翼奉以成帝獨親信異姓大臣,陰氣大重,必有火災,後長安自鶴失火。這事再配合當時流行的五德終始、 授命之學說,繁衍出禪讓之說。大多數人認為漢乃堯舜之後,應效法堯舜的禪讓美德。谷永更道出「天下 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勸帝與民女成婚,使天子出自民間,以符合讓德之說。君主亦篤信此 道,如哀帝欲讓位予董賢,更易號「陳聖劉太平皇帝」,可見的禪讓說影響之深。 據錢穆在《國史大綱》分析, 「漢儒論政……太抵主張天人相應,政治教化亦須隨時變革,並不認為有萬世一統之王朝。亦不認為 有歷古不變之政制。他們根據歷史觀念,主張如下一套之進程: 1、 聖人受命。二、天降符瑞。三、推德定制。四、封禪告成功。五、王朝德衰,天降災異。六、禪國讓賢。 七、新聖人受命。(此下循環不息)……武帝以後,漢儒漸漸鼓吹讓國,始終是循著上述的理 論。」 漢儒「天命轉移」的理論是聖人授命,天降符端、封禪告兩。天子失德,上天便譴責,災異興起,遜 位讓賢,此乃禪讓步驟。當時已有天災等異象,如蝗災、火災等,另外有很多異象不斷發生,如有人見 大石自立、數千大鳥圍繞,昌色枯樹重生等。凡此種種都被視爲漢統緒已近終,王莽就利用當時的風氣 偽造符端,加速篡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士族漸出現宗族化的現象。自武帝確立察舉孝廉及博士弟子員兩種士人 進身階梯的制度後,在昭宣時代發展成熟。自是以後,地方上的智能之士,可以期待正式的機構、確立 的思想和定期的選拔方法進入政府結構之中,遂使士人的數量激增。當時鄒魯即流行「遺子黃金滿籯, 不如教子一經」。社會上讀書氣氛瀰漫;又因士人得到官位後,轉而擴張家族財勢,由是使士人的宗 族 逐漸發展。上述兩者,形成互為因果的社會循環,敗壞了社會風氣,亦破壞了吏治,加上政治的腐敗, 社會動盪不安,民變遂生。如成帝時,終南山出現民變,穎川鐵官申屠聖率民眾捕殺地方官吏,轉戰九 郡等,民變一次又一次的發生,直接威脅漢的統治。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2

元成哀平,或昏庸無能、或荒淫腐化。如元帝徒好儒術而優柔寡斷。即位後,宦官弘恭、石顯、勾結外 戚史高,與輔政大臣蕭望之為敵。望之被弘恭所讒,憤而自殺。重臣劉向等也遭廢黜,石顯擅權十餘年, 使儒家朝臣缺乏剛介耿亮之士,而聽命於外戚、宦官以保祿位。另外元帝也做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迎娶 王政君為皇后。戚宦也好引用儒生以博取好的名聲。成帝時石顯雖失權免官,但成帝沉迷酒色,由是開 啟了外戚王氏專政的局面。王鳳專政,廣收人才,儒法兩家合流,奠定王家不可動搖的勢力,王音、王 商、王根、王鳳、王談在成帝河平二年被封侯,史稱「一日五侯」。後來王莽先後輔政,許多重要官吏、刺 史、 郡守大都出於王氏門下。哀帝縱慾,體弱多病,政事漸廢,外戚丁氏、傅氏用事,他又寵信佞臣董賢, 政治日壞。他賞賜田二千頃,家奴也得十萬錢,至把董賢抄家時,發現共得四十三萬緡。雖王氏於哀帝 時一度沉寂,但至平帝時又復專權,王莽復被起用,故在西漢晚期,外戚輔政未嘗間斷,終而王莽成 功代漢。 西漢亦面對一嚴重問題,即社會經濟上的貧富懸殊日益嚴重。漢自文帝以來,由於工商業大幅發展, 致商賈、小販等從作之苦,而大商賈卻享阡陌之得。武帝時,土地兼併日趨嚴重,董仲舒曾提出一套改 革建議,惜不成功。宣帝嘗提議減稅,但大量土地乃集中於商賈之手,商賈得益,而農民未受其利。西 漢晚年,成哀二帝,師丹等人曾提出限制田地、奴隸的意見。據《漢書.哀帝紀》載,當時限田法具體意 見如下: 「諸王、列侯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及公主名田縣、道,關內侯吏,皆無得過三十頃; 諸侯王奴婢三百人、列侯公主百人; 關內侯吏、民三十人,年六十以上,十歲以下不在數中,賈人皆不得名田為吏,犯者以律論。」 可惜商賈、富豪的勢力加深,反對聲音甚多。當時丁、傅兩家用事,董賢顯貴,有損他們的利益,極 力阻止限田法的詔書,結果限田法終未能實行,土地任其自由兼併。其中成帝時張禹據田四百頃,哀帝 更賜田二千頃予董賢,有損限田法之精神。在上者自破其例,在下者就更不必說了。土地兼併,蓄奴成 風、貧富縣殊不但未得解決,反之更加劇惡化情況,《漢書.王莽傳》曰:「富者田連阡陌,貧者地無立 錐之地」農民卻生活困苦,耕者不能自給自足,致人以相食。鮑宣曾言「民有七亡、而無一得」 、 「民有七死, 而無一生」等,反映哀平之世乃土地兼併最集中和最白熱化之時代。這些是導致農民窮困的必然結果。社 會經濟惡劣,政治亦黑暗,君主治國失策,天災發生而國家無力解決,使人民遂思轉變,渴求一新政 權出現。而王莽因有這種有利的天時,成就王莽日後以此天時而有賑災濟民之舉。其他如供給農民田宅、 農具、供人治病、給錢予死者安葬等措施,皆是王莽針對此天時而制的。 最主要是,王莽自身乃漢室外戚,給他很優良的條件。武帝時更易中央政制,權歸內朝,大司馬一 職例必由外戚擔任。昭宣兩代,政治尚算清明,不過其政治最大轉變爲外戚專政,但為數不多,任職不 久,未能爲患。至成帝時,情況轉變,王政君乃元帝的皇后,元帝早死,繼位的成帝年幼,由母后等外 戚掌政,分別用王鳳、音、商、根、曼、譚等人掌政,音、商、根甚至爲大司馬。哀帝時改擢用丁氏、博氏及寵 臣董賢,雖王氏的大權旁落,但哀帝死後,王莽等人僞矯立孺子嬰爲帝。掌據朝政。然而王莽乃能以外 戚身份鑽營主要憑藉叔伯餘蔭,而王政君獨掌大權六十多年,曆元成哀平四帝,母儀天下。 王莽便在此情況下,加上外戚身份,經過多番籠絡人心,積極於救世救民。誠然,班固《漢書.王 莽傳》曰:「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 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 邪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權(四父謂王鳳、王音、王商、王根相繼秉政,皆莽諸父也。)遭漢中微,國統三絕, (成、哀、平皆絕嗣。)而太后壽考,為之宗主,故得肆其姦慝以成篡盜之禍。推是言之,亦天時,非人力之 致矣!」王莽利用此有利時機,擅於鑽營各階層人士,上至權貴,下至士人、人民乃是他所利用而提高 個人聲望的。加上,莽和其他王氏子弟截然不同,他一反輕挑、奢侈之風氣,甚得人民支持,此乃「爲王 莽不費一兵一卒,天下歸心而篡漢作註腳也」 。 *雖然王莽憑藉當時天賜的良機而成功篡漢,但亦不容忽視其個人之力量。王莽雖爲權貴,然其父 早逝,故自幼生活儉恭,與其母相依為命,王皇后對他特別憐惜。他一反王氏子弟般的奢侈之風,令他 得攀引援進,可知他爲人心謀遠慮才智有過人之處,亦憑藉勢力增加自己的政治本錢,如將女兒嫁給 平帝爲後;又收買人心,各階層人士皆爲他所拉攏。 皇太后

他極力討好太后,塑造良好的形象,一反王氏子弟奢風,深得太后鍾愛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3

儒生

擴充太學宿舍、增加五經博士及樂經、學額增至萬人、地方廣招生徒、徵集天文、兵法、古今文 經等,使士人投其懷抱 大封宗室功臣 171 人,官員退休也有養老金,得到他們的支持 即使其子王獲曾錯殺奴婢,也要逼他兒子自殺償命,以示大公無私的一面,贏得平民的支 持 在長安建房屋安置貧民,使貧民懷感激之心 獻田三十頃、出錢一百萬賑災濟民,主要安撫貧民,亦使人民歸心於他

官員 平民 貧民 災民

廣施德政的結果,威力驚人,曾嘗有近 487572 萬吏民上書歌頌他。(反王莽者惟劉崇、翟義)王莽靜待成 熟時機,一邊塑造他的良好形象,一邊又授意他人暗中製造祥瑞。 時間 符瑞的例子 進爵的例子 平帝元始元年春 有益州塞外蠻夷,自稱越裳氏,入朝貢獻雉一,黑雉二,群臣 尊王莽為安漢公 上書稱頌,「德致成周白雉之瑞,千載同符,聖王之法,臣有大 功則生有美號。」 平帝元始二年春 南海黃支國獻犀牛,越雋郡奏稱黃龍遊江 平帝元始四年 拜王莽為宰衡 平帝元始五年 加「九錫」隆禮 孺子嬰繼位年 前輝光太守謝囂奏稱長孟於井中得丹書曰「告安漢公為帝」,惟 自稱攝皇帝 莽不敢違天命亦不敢篡漢,故代帝攝政 攝政三年 廣饒侯劉京上書稱曰「齊臨淄昌興亭長當,一夜連得數夢,夢見 自稱假皇帝 天官使者云,攝皇帝當為真皇帝。 」 始初元年 一名出自蜀地叫哀章的人穿著黃衣﹐奉銅櫃於高廟,內盛二天 廢孺子嬰自立, 書,一署名「天帝金匱圖」,一署名「赤帝劉邦傅予皇帝金策書」 成功篡漢 (有一代表天命,一代表高祖之命之意)。書中極言漢德衰,莽當 為真天子,莽於是親赴高廟受匱為王。 王莽以天時爲基礎,再輔以人力,使漢政權輕爲莽所奪。據《漢書·王莽傳》載,王莽代漢之時,群臣 向他朝拜,沒有任何反對聲音,更無反對勢力,不廢一兵一卒可以將天下得手。王莽利用符瑞為自己篡 漢合法化,使後世野心家爭相仿傚,影響深遠。 王莽如何針對性地解決當時的問題,以博得美名? 儒生

官吏

商人

皇太后

王莽

劉氏宗室

匈奴、百越等外族

災民

貧民

王莽篡漢流程表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4

王莽新 政、改 革失敗 原因與 新朝速 亡的關 係 王莽雖然成功篡漢,建立新朝,但王莽卻未有把握良機解決當時的社會經濟問題,相反僅建立 16 年而亡 (A.D9—25 年)。關於王莽新政,歷來有兩大主要問題探討:即新政失敗原因 與新政的性質 。 現以王莽施政以追求實踐復古為出發點 ,析論王莽新政的內容。 就政治方面而言,王莽大致從分封制度、禮樂制度、官制名號、地方政區名號、對外關係等作出復古 的改革。 1. 在分封制度上,他依照周代的封建制度,把天下析分為九州萬國,郡縣分內郡、外郡、邊郡三等, 全國有一百二十五郡,區分六服,每服一千八百諸侯,總六服為萬國。另外他又分封 796 位諸侯, 即 14 個公、93 個侯、21 個伯、71 個子、497 個男。 2. 在禮制上,王莽恢復古代巡狩之制,並依時舉行郊祀、養老及大射等古禮。 3. 於官制名號上,王莽把中央到地方官吏名稱全數改變。中央方面,他改大司農為羲和、太常為秩宗、 才府為共工、大鴻臚為典客。在地方官制上,他又改太守為大尹、都尉曰太尉、縣令為縣宰、禦史曰執 法,公車司馬曰王路四門等等。律令則從漢制。 4. 至於地名,也是從中央改到地方,如改長安曰常安,洛陽為雒邑,臨晉為監晉。長樂宮曰常樂宮, 未央宮曰壽成宮,前殿曰王路堂。有些地方郡縣名稱改變更多,幾乎是年年都有改作,以致「一郡 至五易名,而還複其故。吏民不能紀,每下詔書,輒系其故名,曰制詔陳留大尹、太尉:其以益歲 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陽;以雍丘以東付陳定。陳定,故梁郡……其號令變改皆此類也」 《漢書. 王莽傳》。 問題所在: 1. 首先王莽把天下地方政制重新組合,又復古代天子之禮,毫無任何意義,僅為配合周禮而已。 2. 其次,復行封建不但不認清現實,而且有違歷史的潮流。封建早已被証明不可行,東周春秋戰國混 戰和漢初七國之亂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王莽卻強行封建制度。他既封了 793 個諸侯,換言之,他 需要有三百多萬戶食邑和八萬多里封地來滿足這些新封的諸侯,佔當時全國戶數約 25%。但當時土 地本已不足,土地兼併的情況相當嚴重,農民連基本維生的土地也成問題,又何來有足夠的土地 分封和民戶租稅可食?王莽只好藉口圖簿未定,暫時住在京師領取俸祿,每月數千錢,部分諸侯 是貧窮的,且僅是有名無實,有的諸侯甚至更淪落為傭工。 3. 再者,他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地名都很全面地作出改變,但這只會增加記憶上的麻煩,令社會 不穩定。 在對外問題上,王莽的外交政策,也是以復古為基本原則。他認為漢代諸侯與四夷君長稱王,有違 古制和大一統之道,下令凡從前受漢封為王的四夷君長,廢除名號,降格為侯,改璽為章。他把「匈奴 單于」改為「降奴服于」,把句町王貶為侯,改漢印文「匈奴單于璽」曰「新匈奴單于章」,地位與臣下無別。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5

(張壽仁《篡國新政─王莽》) 問題所在: 王莽的想法是,極希望對外有所表現,能把外交帶到一個新的境地,以便滿足自己的精神的需要,即 是他的虛榮心,藉以彰顯其皇權,企圖把外族變為新朝臣子。這些舉動令外族領袖不能接受。尤其是匈 奴,楊雄曾云匈奴乃「真中國之堅敵」,而王莽卻將之易名,在當時而言可謂民族侮辱。因此,在始建國 二年匈奴作叛,王莽於是派兵數十萬予以討伐,連兵數年。人民苦於徵發,相聚為盜,盜患以新帝國的 北邊最為嚴重。四年,王莽徵發高句驪兵以伐匈奴,高句驪叛,屢患東北邊。同年西南夷的句町,也因 貶號而叛,王莽屢次派兵討伐,戰事一直拖延了十來年,弄得西南為之虛耗,卻始終不能獲勝。可見, 王莽這種不切實際的政策帶來不良的後果,原以為以對外戰爭會轉移國內人民對他的不滿,卻反而令 其王朝更形不穩。 在經濟方面,王莽亦犯了很多的錯誤。 「王田制」就是其中之一。王莽的土地政策與其崇古的精神亦 有莫大的關係。從其於建始國元年下詔改田制足以見之: 「古者,沒盧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 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罷民力以極其欲,壞聖制,廢井田,是以兼拼起,貪鄙生,強者規田以 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為『私屬』,皆不得買賣。」 王莽把「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的井田制當作解救時弊的唯一良方;至於「更名天下田曰王田」, 「不得買賣」,則源於周天子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原則;而其分配土地的方法,「分餘田,授新田」 也符合孟子關於土地問題的思想,可見王莽改革田制之動機,是以復古作大前提,但他推行之前沒有 深入地分析其可行性。 簡要之,王田制規定: 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 (一井等於九百畝)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  所有土地不得買賣,屬國有的  對沒有田地或田地不足者,則由政府授之或補給  政府依農田之收獲,什一而稅 (上古時代的稅價)  一夫一婦田百畝 問題所在:  王田制的運作條件,首乃地廣人稀,要有足夠的土地分給農民,但當時田地本身已經出現兼併嚴 重的問題,更何況是分配土地  王莽要面對的敵人便是各方的大地主。誠如張壽仁所說:「一個豪強可能同時兼具三種身份。權貴階 級可利用權勢經商營利,而成為富賈;既成富賈,則購置田地,而成為地主」因而可知,王莽限制 土地面積的土地政策必定面臨擁有大量土地的官僚、地主大力反對,以致行政上及財政上都造成不 便,具體例子是關東 (函谷關、太行山) 等地大地主的支持,該處為當時農業中心,即現在淮河以北 的大平原。  田地不可買賣,令到農民遇到災禍時無法轉買田地周轉,令社會產生很多不便。  據戰國時李悝為魏文侯計算,當時百畝之田,實不足以養五口之家;《漢書.地理志》載:平帝時 平均每家有耕地 4.8 畝,則可知百畝之田難維持一家生計。  在一夫一婦田百畝的硬性規定下,若被分到上田 (質素較好的田地),固無可言;若被分到中田或 下田,則感不滿,由是對新莽政權漸生不忿 新朝中郎區博對王莽的勸諫可總括王莽土地政策的失敗,他說:「井田雖聖王法,其廢久矣。周道 既衰,而民不從。秦知順民之心,可以獲大利也,故滅盧井而置阡陌,遂王諸夏,訖今海內未壓其敝。 今欲違民心,追復千載絕跡,雖堯舜復起,而無百年之漸,弗能行也。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施 行。」這一語道破了王莽這套不切實際的土地改革計劃的問題。這種理想化的公式生硬地套入當日的社會 環境,必定導致社會問題更形嚴重,人民未見其利反受其害。最後,王莽被迫在始建國四年放棄王田制 的法令。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6

幣制改革。王莽藉改革幣制以表現其新王朝,這與王莽更改官名、地名的性質沒有多大分別,也是 希望達到他復古的目的。周桂鈿的《王莽評傳─復古改革家》一書中析論,王莽從攝政到篡權的十八年間, 他進行了多次的貨幣改革。 五銖錢、錯刀(五千錢)、契刀(五百錢)、大錢(重 12 銖,值 50 錢) 由於以「劉」字上面有卯,下面有金,旁又有刀,故廢錯刀、契刀、五銖錢,改用「寶 貨」二十八品,包括金、銀、龜、貝、錢、布之品。 小錢(重 1 銖,換 1 五銖錢),五十個五銖錢(共重二百五十銖)換一大錢 始建國二年(10 年) 寶貨五物(金、銀、龜、貝、銅)六名(錢貨、金貨、銀貨、龜貨、貝貨、銅貨)二十八品 (黃金 1、銀貸 2、龜寶 4、貝貨 5、錢貨 6、布貨 10) 天鳳元年(14 年) 廢大小錢,改用貨布(25 銖)、貨泉(5 銖),25 貨泉=1 貨布 居攝二年(7 年) 始建國元年(9 年)

問題所在:  幣制貴乎簡單、便於交易,須知貨幣乃一重要交易,關係民生至大。漢武帝鑄五銖錢,大受民間歡迎, 本無改革之必要。然而王莽卻為復古而作出太大、太多、太密、反常的改變,令人無所適從。  違反歷史潮流,也是其致命傷之一。歷史是向前演進,而他竟荒唐到連上古時代的貨幣,例如烏龜 殼、貝殼等也用上了。  在改革幣制的技術上亦犯上錯誤。如以小錢直一與大錢五十為例,小錢重一錢值一,大錢重十二錢 值五十,錢重與面額相差懸殊,盜鑄者熔十二枚小錢,即可鑄一大錢,故防不勝防;又例如貨布與 貨泉的重量、面額不成比例,盜鑄者紛紛將五枚貨泉鎔鑄成一枚貨布。  若人民不嚴格遵守幣制規例,則嚴刑治罪、或強制執行。  王莽的幣制改革,令社會濔漫著不安的情緒。「每壹易錢,民用破業,而大陷刑。 」 「輒因破產,百 姓 潰亂,其貨不行。 」 「農商失業,食貨俱廢」 。《 ( 漢書‧食貨志》)王莽規定「私鑄錢死及非議寶貨投四裔, 犯法多者不可勝數」,「敢盜鑄錢及遍行布貨,伍人知不發舉,皆沒入為官奴婢」,造成「民犯鑄錢, 伍人相坐,沒入為官奴婢。其男子檻車,兒女子步,以鐵鎖琅當其頸,傳入鍾官,以十萬數。」破產 者愈多,因此私鑄錢的人便愈多,涉及的層面便愈廣,導致大量的人被牽入獄。 混亂的幣制必定會造成金融上巨大的紊亂,令社會經濟受阻,使人民得不到一個平隱的生活,激 化人民不安的情緒。 其五均六筦賒貸政策也帶來問題。根據王莽成立新朝之初所頒布的詔書,初設六筦之令,「夫周禮 有賒貸,樂語有五均,傳記各有幹焉。今開賒貸,張五均,設諸幹者,所以濟眾庶,抑兼併也。」所謂五 均,即是指市場上各地來的貨物由管理市場的官員來規定價格,早晚價格劃一。六筦在王莽詔書中解釋 了把這兩項國營化的原因:「夫鹽,食肴之將;酒,百葯之長,嘉會之好;鐵,田農之本;名山大澤, 饒衍之藏,五均賒貸,百姓所取平,卬以給澹;鐵布銅冶,通行有無,備民用也。」即是包括了鹽、酒、 鐵、名山大澤、五均賒貸以及鐵布銅冶六種均由政府專門管理。 六筦項 王莽的規定 目 鹽鐵專賣 王莽把西漢時間歇性地推行的鹽鐵專賣恢復 錢布銅冶 包括錢幣由國家專鑄及銅冶由國家專利 五均賒貸 這是六筦中唯一完全由王莽時所新設的,他採用劉歆的建議,推行如下-  定市平:各司市於每年四季的中月,應訂定其所轄地區內有關上中下三等之五穀、布帛、 絲綿等主要民生日用品的標準價格,並公佈之。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7

 收滯貨:五穀、布帛、絲綿等主要民生日用品,如供過於求而滯銷,或售價低於成本而 不願出售時,均官經考察屬實,即依其成本價收購,使生產者不致虧蝕。 (控制價格)  平市價:以上主要民生日用品,其市價低於各司所規定的標準價格時,將任由民眾自 由買賣;如其市價高於標準價格時,均官即以標準價格將上述物資拋售,使商賈無法 囤積居奇而獲暴利。(定市平、收滯貨、平市價均是控制日用品的價格和買賣情況)  賒祭喪費:人民如須祭祀或辦理喪葬而無錢可用者,由錢府以所收入的工商之貢,無 息賒給他們,但所借之祭祀費應於十日內歸還、喪葬費則於三個月內歸還。這種濟人民 一時之急的賒貸,不但能維持民間禮俗,還可防止商賈乘機牟利。 (理論上符合儒家生養死 葬)

 貸放成本:人民經濟出現窘絀而欲貸款從事生產者,將一律貸與。每年依其生產所得之 純利取息,但最高不得超過十分之一。這是用以解決人民生計,並杜絕富者獲利。  王莽在頒佈詔令後,遂於長安東西市、洛陽、邯鄲、宛、成都、臨淄等五都置五均市長,皆 為五均司市師,東市稱京、西市稱畿,洛陽稱中、其餘四都各用東南西北為稱,皆置交 易丞五人,錢府丞一人。 另外,對各項事業的管理,亦制定了條例及處罰的辦法,最高可判死刑。 名山大澤 王莽地皇三年 (22 年),因各地相繼出現乾旱、霜災、蝗災為患,致民無可食,生活困乏,叛 亂四起,遂作有限度的解禁 酒之專賣 王莽於建國二年執行

問題所在:  這些措施表面上對百姓有利,其設立原意甚佳,旨在解決和針對當時商賈豪強魚肉百姓的情況, 可見王莽並非不為民設想。但事實上卻相反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王莽任命地方上的投機商人為 五均司市,因此出現了「乘傳求利,交錯天下,因與郡縣通奸,多張空薄,府藏不實,百姓愈 病」。新朝的官僚體系出現問題,貪污成風,造成官商勾結,百姓受苦。雖王莽的新政用意是好 的, 但其執行上卻是依靠朝中的官僚,成敗得失皆取決於他們合作與否,並不是王莽一人能成其事。  另一方面,由於推行六筦制度,要徵收山湖沼稅,但這只會損害和剝奪了民眾的利益,如大司 馬司允費興為荊州牧時曾向王莽說道:「荊、揚之率依阻山澤,以漁采為業。間者,國張六筦,稅 山澤,妨奪民之利,連年久旱,百姓飢窮,故為盜賊。」此亦反映出這些經濟措施對於當時的百 姓幫助不大,有時反過來會損害其利益。  王莽盲目地推行五均六筦,不認清現實來推行,又沒有周詳的計劃,出現問題又不加檢討,反 而「每一幹為設科條防禁,犯者罪至死」。結果 「姦吏滑民,兼侵眾庶,各不安生。」 王莽征重稅,除欲解決當時社會貧富懸殊的情況、鼓勵人民生產、振興國家的經濟發展外,最主要也 是想達到「濟眾庶、抑兼併」的目的而已。因此,他規定凡荒蕪之地,出三夫之稅,不耕的田,出三夫之 布,凡無業人士,每丁每年須納布帛一匹,不納者由政府供給衣食,強逼勞役。 所得稅的開始:一切工商業 (其中包括婦女桑蠶、紡織、補縫)均要納稅,稱為工商之賈。計其純利十分之 一,而以其一為貢。 問題所在: 但由於此制沒有起征點和累進率,所以征收的結果,對於富商鉅賈,並不能發生太大的抑制作用,而 對於小本經營,特別還需要貸款生產的貧民,無疑是百上加斤。 評論「過度崇古對王莽新政失敗」的重要性  雖然王莽的政府存在很多問題,但他仍是堅持進行改革,藉以改善社會問題。王莽即位後,一面根 據經籍,一面迎合儒家思想,積極從事改制,一切施政力求革新,以符合新朝、新氣象。不過,這套 復古改革計劃卻給其皇朝帶來極大的破壞,深化了西漢末年間的社會問題。趙翼《廿二史劄記》:「更 始、赤眉、光武因得以劉氏召天下。人但知莽之敗於人心思漢,不知人心之所以思漢,實莽之激而成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8

之也。」可見,王莽所以失敗乃是其過度復古激化而成。  不過,這裡就有一個提問,復古改革就是等於失敗嗎?其實內裏並不簡單,兩者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關鍵在於,統治者是用怎樣的態度和立場看待復古改制計劃。在復古改革的過程中,對一些既得利 益者帶來損害,王莽的朝廷遭到他們的杯葛。因此,王莽在一個孤立的政治環境下,失敗乃是必然 的。從始建國元年四月至二年十二月,僅僅是一年多的時間,王莽頒行了王田制、私屬制、五均六管 和兩次幣制的改革,而這些改革又推行過急,結果令到各方人仕感到不滿,使官民心理承受不了, 上至世家地主、士族大姓、高資大賈和顯赫的外戚貴族,有著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尾大之勢影響著 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力量的消長;下至黎民百姓,莫不對其新政抱怨。據統計,西漢末年縣邑 有 1314 個,郡國則有 371 個,許多封域「制同京師,皆如朝廷」。雖然地位低於漢郡,但它實力雄 厚, 形成宗法性、等級性、地域性相結合的少數家族龔斷的政權,處於與中央獨立的狀態。(長遠而言,對中 國社會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可以說,後來世家大族漸顯其重要性地位,與王莽新政有微妙的關係)因此,在這個環境 下,王莽可說是陷於孤立的狀態,雖有大志,也難發展。

對王莽 新政的 其他解 釋 政策的不合理 奴婢私屬制亦令地方豪強感到不滿。買賣奴婢在西漢時已經很普遍,當時的奴婢可分為私奴和官奴,私 奴是私有,官奴是公有的。西漢時的奴婢是一宗重要的商品,具有交換價值;而且,他們的生產能力又 十分高,這些生產力令豪強地主能夠累積財富。王莽面對奴婢的「牛馬其生」,與主人的「專斷其命」,深 值同情與不平,乃令奴婢為「私屬」,不得買賣,亦不得專殺;又寓禁於徵,下令有奴婢的人,一律一 口出錢三千六百,相當於普通人的三十倍。其用意在保障人權,希望以限制買賣的方法,來限制奴婢的 範圍和數目的擴大,本意甚佳。 問題所在:  西漢奴隸制行之日久,畜奴之風甚盛,當王莽制定奴婢政策後,除招致豪強地主或擁有大量奴婢 的富賈所不滿,嚴重打擊其經濟活動外,當時一般人民對奴婢制觀念上亦覺制度不妥,大加反對  王莽僅不得買賣奴婢,但沒有真正保障奴婢地位,且只限私奴,官奴不在此限;把奴婢改為“私 屬”等於承認了奴婢存在的合法性,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  禁止奴婢買賣從表面上控制了新奴婢產生的來源,可奴婢的後代依然不能擺脫奴婢的身份  言行不一致,王莽之子王獲嘗錯殺奴婢,王莽為博取名聲加之申斥,逼其自殺;但當有人犯罪時, 卻沒藉罪犯為奴婢,單是以私鑄錢幣獲罪沒入官府為奴婢者就達十數萬人 因此,他們對王莽群起而攻之,一些豪強地主甚至將「民田奴婢不得買賣」的法令,列為王莽的重 罪,大聲討伐,可見王莽缺乏他們牢固的支持。 (以下請詳見改革復古為主導有關內容) 改革幣制 行王田制 強逼行五均六筦制 強逼無業無田者交稅 對中央、地方名稱、外族名號隨意更改 王莽篡漢的負面形象 王莽篡漢這種行為經常被認為是激起各方不滿的原因,但是細加研究,便會發現這與事實不符。他能夠 篡漢是因為他得到西漢官僚體系的支持,正如周桂鈿所說:「當他(王莽)在攝政,即真的過程中,只有 極個別的劉氏宗親出來反對,而絕大多數人,包括漢室各級官員如大多數劉氏宗親還是支持、擁護的。」 漢書也載王莽篡漢自立時是沒有遭到朝臣的反對,遙相引證周桂鈿之觀點。因此,王莽的失敗與其篡奪 行為並無多大的關係。 險惡的政治環境 王莽雖然能順利登上王位,但他所面對的是一個極惡劣的政治環境。官僚分化及貪污是等待王莽解決的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39

問題,但王莽卻未能有效地除去這些問題,反之令到其統治出現危險,導致其失敗。 王莽朝內的官員包括了朝廷中的儒士、文吏、外戚、劉漢舊族等多個集團,他們出現了分化的局面,這不 利新莽政權的維持。葛承雍在《王莽新傳》裏說:「這裏面有真誠儒士的擔心、猶豫,也有士大夫的嫉妒、 恐懼、猜忌,還有奸猾小人的反感、阻攔和專湊熱鬧的挑撥離間,尤其是爬到參政決策高位後的 "儒士" 們開始傾覆同伴,將心思用到了內部互耗的爭鬥上,名利地位的惰性磨掉了革新變法的銳氣。」 這點明 了在王莽朝廷內並不是一片和諧的氣氛,加上王莽在接受了孫建的建議,將為官的劉氏宗親罷免,給 劉漢後代被人利用的感覺,把大部份擁護新朝的劉漢後代,推向了其對立面。因此,王莽欲求改革時弊, 首先面對的便是這些集團的阻力,不但其新政失敗,而且其統治也面臨考驗。 此外,朝廷貪污腐化問題亦十分嚴重。王莽即位後,西漢的問題便放到他的頭上,貪污問題便是其 中之一。在葛承雍的《王莽新傳》中曾提及有「西漢以來官吏猥濫,不思澄汰」的局面,加上王莽登位後, 依古設爵,因人授官,這便激化了朝中腐敗貪賄之風。從元始五年選調士人到元風元年更改地方官制的 十年間,王莽濫封官爵不但沒有得到收受者的支持,反過來加速了大批官員的腐敗。隨著王莽提出「王 田制」等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的執行、變化,如葛承雍所說「撈一把」的現象已經遮蓋了整個官僚體系, 成為一種政治文化,連入仕的知識分子也恣肆貪賄。在這種環境下,王莽苦盡心力地創造的改革計劃將 會被各官僚用作終飽私囊的工具。面對這個惡劣環境,王莽曾於天風三年下達了新的俸祿制度以提高官 吏俸給數目,但他仍不能力挽狂瀾,貪污風氣更盛,令到王莽的政權不穩。 王莽個人性格  王莽為人剛愎自用,施政所用非人。王莽代漢前,其聲名已十分顯赫,連皇帝、太后都對他恩寵有加, 百姓、士大夫上書稱讚王莽的更是絡繹不絕。由於備受歌頌,使王莽在改制中過於自信,過於迷信儒 家經典條文,以至於達到固執己見、剛愎自用、拒諫飾非的地步。王莽經常自以為他的法令條文都是 完美無缺的,因此對忠言直諫者,常不能正確處理。  如大司馬嚴尤上書,陳述對匈奴作戰的困難及不利條件,建議停止對匈奴的戰爭,集中力量鎮壓農 民起義,結果被王莽貶去大司馬之職。當有使者如實報告農民起義的緣由是法令苛酷、剝削沉重時, 王莽根本不信,認為是造謠,立即罷免了使者的官職。他叫大司馬司允費興去做荊州牧,問他到任 上如何治理,費興對曰:「荊揚之民率依阻山澤,以漁采為業。間者,國張六管,稅山澤,妨奪民利, 連年久旱,百姓饑窮,故為盜賊。興到郡,欲令明曉告盜賊歸田裏,假貸犁牛種食,闊其稅賦,幾 可以解釋安集。」王莽聽了大怒,又免去了他的荊州牧。去除苛政以蘇民困,這本是解民倒懸之舉, 能幹的官吏才可以做到的,王莽竟然因此而免其官,反映他惡聞失敗,不喜逆耳之言,使本來可以 改正的錯誤,拖至無可救藥的地步。  為政者不知用人才,難怪王莽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群下愈恐莫敢言賊情者」。王莽後期所用 之 人大多是拍馬奉承、刻薄寡恩的小人。地皇三年,進入關中的流民有幾十萬人,王莽乃「置養膳官稟 食之」,而辦事的官吏乘機將賑濟的糧米據為己有,致使「饑死者十七八」。王莽聽說城中饑饉,問 負 責此事的王業,業“乃市所買粱飯、肉羹持入視莽,曰:「居民食,咸如此。」王莽居然就信了他。  王莽遇到政策不能順利通過的時候,動輒以嚴刑治之,如幣制改革之一再不行,竟仍不思追本溯源, 惟知加重其刑以資強制。結果犯罪者眾多,怨氣亦重,改制難以實行。另外,因為他惡聞失敗,所以 後期滿朝阿諛奉承之徒。 改革必須高度重視用人之道。事在人為,各項改革措施,最終都要通過人去貫徹實施才能收到效果, 而效果好壞,又與用人是否得當直接相關。王莽的剛愎自用與所託非人造成改制的徹底失敗,教訓是深 刻的。 漢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錯誤 有些前人例如桓譚、王光、班固以及趙翼等認為王莽之敗在於其復古改革計劃,這是可信的,而這套 理想化的計劃又與他個人意識型態與時代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西漢自立國以來,因反秦而主張復古, 其後漢武帝因欲致太平而使復古之風更甚。自西漢武帝採「罷絕百家,獨專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的地位 日益重要。昭宣以後,魯派儒生 (主張復古)為求矯飾武帝以來的浮誇弊政,進一步復古更化。末後再到 劉歆等古文家的推波助瀾,於是惟古是尚,故王莽慕古實乃時代趨勢所致。王莽以儒家知識份子登上皇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0

位,使儒家思想攀上歷史頂峰,再加上在篡漢的過程中,他得到儒家群體的支持,這造成王莽對儒家 思想有著一份很強烈的感情。此外,他原來是經師,兼習今、古文,授《禮經》於陳參,從陳欽受《左傳》, 從徐宣受《易》,可見他對儒家經典是頗為熟悉的,導致王莽立心進行復古改革。 王莽的各種改制,幾乎全部基於西漢儒家的政論及王制和周禮的記述。因不切實際引起的紛擾或失 敗之處,實應由當時儒家政治思想之過份渴望復古,而不知時移勢易,三代的制度已經無法應用於西 漢的基本錯誤觀念,負大部分的責任。王莽之失敗,應由王莽本人、當時之社會及儒家的政治思想共同 負責。 總觀王莽新政及其失敗情況,大致有以下原因:  復古意味甚濃  政策不合理  王莽本人性格  險惡的政治社會環境  得不到支持 (民心向背-劉氏宗室、朝廷官僚、地方豪強、儒生、貧困百姓、四夷君長)

另一個主題-王莽新政的性質近似國家社會主義 (胡適),書生式政治 (錢穆) 王莽新政評 近似節約政策 ? 書生式政治? 價 √ 復行封建 √ 貶抑外族 √ √ 改革幣制 √ √ 行王田制 √ √ 行五均六筦 √ √ 征重稅 √ 禁販奴婢 (注:此表包括了 5 條論述題) 歷來史家對王莽評價總表 趙翼 錢穆

復古 ? √ √ √ √ √ √

政策不合理?

違反歷史潮流 ?

√ √ √ √ √ √ √

√ √ √ √ √

意見 《廿二史劄記》:「貪帝王之尊,無骨肉之愛,託大義滅親之說以立名也。」 《國史大綱》:「王莽受禪一面循漢儒政治理論之自然趨勢,一面自有其外戚之地位及個人之 名譽為憑籍。王莽內有元后為其宗主,又乘四父歷世之權,其地位、聲望已尊,加以王莽又不 失書生本色,治禮,務恭儉,迂執信古而負大志,恰合時代潮流。漢儒群主讓賢,而苦無一 明白的選賢制度。王莽在政治上學術上均足膺此選格,遂為一時群情所歸向。 王莽居攝及受禪後之政治,舉其尤要者,如王田、廢奴,用意在解決當時社會兼併,消弭貧 富不均,此為漢儒自賈誼、董仲舒以來之共同理想。 其六莞、五均,有似武帝時之鹽鐵酒榷算緡均輸,實亦一種如近代所謂之國家社會主義,仍 為裁兼併著想。 王莽的貨幣改革,使民間經濟根本發生動搖,然究其用意,仍為求達裁抑兼併,平均財富之 目標而起。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1

翦伯贊

王莽新政之所以失敗,約有數端: 1. 失之太驟,無次第推行之計劃 2. 奉行不得其人,無如近世之政治集團擁護推行其理想 3. 多迂執不通情實處,復古傾向太濃厚。 莽之得國多本齊學,有涉荒誕者。莽之新政多本魯學,有太過迂闊者。王莽之失敗後,變法禪 賢的政治理論,從此消失,漸變為帝王萬世一統的思想 (至少希望能如此)。政治上只求保王室之 安全,亦絕少注意到一般的平民生活。這不是王莽個人的失敗,而是中國史演進過程中的一 個大失敗。」 《中國史綱—秦漢之部》批評王莽是一個善於製造假輿論,打擊真輿論,混淆黑白的人。 他的復古是執行改良主義的一種手段。 王莽對經濟制度的改革,主要在打擊商人地主之土地兼併,物價壟斷和高利盤剝,以期由此 而緩和農民的叛亂,使土地所有者的政權轉危為安。 王莽的王田政策乃為穩定社會秩序,使農著於土,人安其命,天下才能安寧。 六筦政策由國家專賣,以打擊商人的專利,五均的平價辦法,則為打擊商人之囤積居奇,賒 貸顯然亦可打擊商人地主的高利貸。 貨幣改革則是想用一些龜具之屬去吸收商人地主的金錢。 王莽是中國史上最有魄力的一位政治家。

總觀王莽的新朝,均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朝廷內部官僚系統出現分裂,削弱其行政效率,貪污成風,使 政策倒行逆施,加重人民的負擔。然而王莽本身亦須負上一定責任,他盲目地崇古慕古,將上古時代的 周制定為政治方針,忽略了客觀環境的需要。桓譚評語為:「王翁嘉慕前聖之治,而簡薄漢家法令,故 多所變更,欲事事效古,美先聖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釋近趨遠,所尚非務。故以高義退致廢 亂,此不知大體者也。」這裏點明了王莽這套復古改革本身存在了很多問題,而這些政策直接地侵害了 朝中顯貴,在這雙重壓力下,王莽必然是失敗的。 參考資料 1. 葛承雍:《王莽新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 年。 2. 周桂鈿:《王莽評傳─復古改革家》,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8 月版。 3. 張壽仁:《篡國新聖─王莽》,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989 年 10 月。 4. 傳樂成:《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2001 年 8 月。 5. 李孔懷:《漢書紀傳選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 葛志毅(1993):〈王莽改制的經學文化基礎〉,《求是學報》,頁 92-97。 7. 周鼎初(1993):〈王莽與西漢的奴隸制殘餘〉,《社會科學戰線》,頁 142-147。 8. 冷鵬飛(1993):〈論西漢後期流民問題的社會原因〉,《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頁 74-76。 關於王莽施政得失,清代史學家趙翼曾有系統地分析,現引其文如下 《廿二史劄記.王莽之敗》   漢祚中衰,元后長壽。王莽藉其勢以輔政,援立幼弱,手握大權。詭託周公輔成王,由安漢公而宰衡,而居 攝,而即真。權勢所劫,始則頌功德者八千餘人,繼則諸王公侯議加九錫者九百二人,又吏民上書者,前後四 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雖宗室有安眾侯劉崇、徐鄉侯劉快等,臣僚有東郡太守翟義、期門郎張充等,先後起 兵匡復,皆旋即敗滅。其威力所劫,亦已遍天下,靡然從風。使能逆取順守,沛大澤以結人心,則天下雖未忘前 朝,而亦且安於新政,未必更有發大難之端,起而相抗者。 (分析王莽篡漢之前的情況,並帶出他順利篡漢的過程。) 內政   其敗也,一由收天下田,名曰「王田」,禁之不得買賣。一夫田過一井者,分與里族。敢有非議者,投四裔。 (王田制)   又禁積五銖錢,犯者亦投四裔。於是農商皆失業。以賣田積錢坐罪者,不可勝數。 (改幣制)   繼又設六筦之令,令州縣酤酒賣鹽、鑄造鐵器、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此召怨於中國也。(五均六筦) 外交   莽自以為北化匈奴,東致海外,南懷黃支(黃支在日南之南,日南在今越南中部),惟西方未廓。乃遣人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2

誘西羌獻地,置西海郡,而西羌以失地遂叛。   又改蠻夷諸王皆為侯。使人授單于新印,收故漢印,改璽為章。單于欲得故印,使者椎破之。單于大怒,遂 寇邊。句町王亦以改王為侯而叛。此召怨於外夷也。 (王莽輕啟邊釁) 戰爭   又以匈奴之叛,遣十二將出討之,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兵三十萬。又擿(挑出)鑄錢鄰伍坐罪者,男子檻 車,兒女步行,鐵鎖琅當其頸,詣軍前以十萬數。到者,易其夫婦。州縣饋運糧餉,自江海至北邊。兵先到者屯 駐,候到畢同出。於是將吏在邊者,縱恣為害,五原代郡,尤被其毒。(《漢書.匈奴傳》:「北邊自宣帝以來, 不見烽火,人民繁盛,牛馬蔽野。及莽撓亂匈奴,與之搆難,邊民亡死相繼。又十二部屯兵久不出,肆行侵暴。 於是野多暴骨。」 )   其討句町者,士卒死什之五六。   此又因用兵而病民,使外夷與中國胥怨(相怨)者也。   於是四海沸騰,寇盜蜂起。更始、赤眉、光武因得以劉宗號召天下。人但知莽之敗,由於人心思漢,而不知人 心之所以思漢,實莽之激而成之也。當其始也,詭激立名以濟其闇干之計,似亦姦雄之所為。及僭逆已成,不知 所以撫御,方謂天下盡可欺而肆其毒痡(疲病)。結怨中外,土崩瓦解,猶不以為虞。但 意於稽古之事,以為 制定則天下自平。乃日夜講求制禮作樂,附會六經之說,不復省政事,制作未畢而身已為戮矣。此其識真三尺童 子之不若。語云「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若莽者,其詐也,愚而已矣 。 論點整理 趙翼認為,王莽之所以失敗,主因在於他-  盲目復古改制,不知檢討弊政  輕啟邊釁 你同意他的說法嗎?趙翼對王莽失政的態度是____________

王莽的影響 使光武帝重視君臣間的道義,推崇表彰氣節的風氣,深遠影響魏晉南北朝政局 光武帝建立東漢後,鑒於王莽一朝,因君臣間的多疑而與臣下互相猜忌,同時漢室之所以能一姓再興, 主要源於君臣舊義,儘管他不使武臣興政,可是對於君臣間的感情,他還是誠摯的維繫,不過份拘泥 於禮節,甚少避忌。總之他對於功臣的處置及君臣間情義的維持,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個人。 對於當時心存漢室的人,他也大加表揚,例如王莽時託病告辭的卓茂、備受榮寵;不事公孫述的李業和 譙玄,特加追褒恤封。經過他這一番的重視和表揚,一般知識份子競以忠孝名節是尚,大大的改變了王 莽時代的社會風氣,奠定東漢後期所推擁的士風。不過,如錢穆在《國史大綱》所言,東漢的久喪、讓爵、 避聘、報仇、推恩等士風所重視的道德與名節,卻偏重於個人、家庭、朋友,而忽略了社會和國家。於是在 政治上就慢慢形成一種漠視中央政權的離心力,在社會上產生了一種重家族和門第多於重國家的觀念, 終於促成了魏晉南北朝的門閥政治,並使國家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 對豪強的抑制採取妥協的態度 光武統一天下後,有鑑於當年王莽改制之極力對豪族的壓逼而引起他們激烈的反抗,終而起兵傾覆新 室,所以他放棄王莽沒收豪強土地的政策,祇實行檢覆田畝,以謀賦稅的均平。 政府既然對豪族採取讓步的態度,豪族的勢力漸漸膨脹,他們透過察舉制和藉著故舊報恩的風尚,逐 漸壟斷仕途,在政治上成為與天子共天下的權貴,在社會上成為高出於庶族的世族,也導致了後來魏 晉南北朝門閥政治的一個重要因素。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3

東漢/ Dinasti Han Timur/‫هن تيمور‬ 光武復興漢室後的問題、解決方案及評價 光武帝即位的背景 光武帝即位後,面臨的是一個殘破到極點的社會。時有言:「禍拏未解,兵連不息;刑法彌深……父 子流亡,夫婦離散,廬落丘墟,田疇蕪秽」,以致「匹夫憧婦,咸懷怨怒」,盡訴社會矛盾。 漢光武帝劉秀,是西漢皇室之後,但傳至劉秀時,已經沒落了。史載「初光武長於民間,頗達情偽, 見稼穡艱難,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務用安靜,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之輕法。」 《漢書.循吏傳序》光武 兩字,是「光復漢室、克定禍亂,安定天下」的意思。 漢光武帝面對三大重要矛盾階層。這三大是平民、統治層和外族。首乃平民方面,由於王莽連年對外用 兵,加上嚴刑峻法,賦稅極重,使各階層的人民都無法生活下去。農民飢饉而得了瘟疫、死亡者不可勝 數,被逼在官府勞動的工匠也大批餓死,致長安城到處都是死屍的腐味。《後漢書 .隗囂公孫述傳》 次則是統治階層的人。由於王莽是以詐取的手段得漢之天下,因此他即位後,對劉氏宗室產生很大 的矛盾。王莽即位後,屢興大獄,僅公元10年底,一次就借故殺掉公卿黨、親、列侯以下數百人《資治通 鑑.卷37漢紀》。王莽逼害知識份子,手段殘酷,使士大夫與王莽政權的矛盾日漸緊張。他們採取對王 莽 不合作的態度,有的「去官歸家」、有的「嘔血托病,杜門自絕」、有的「變名姓,抱經書,隱逸林藪」 《後 漢 書.卓魯魏劉列傳》使統治階層內部分崩離析。 另外,在對外方面,自西漢以來,匈奴就一直在邊地為患,漢武帝行積極的痛擊政策後,在一定 的程度上打擊了匈奴的勢力。一時間匈奴不太頻密的寇邊。但自西漢中衰後,再加上漢室改用和親政策 後,匈奴見機不可失,又復寇邊。至王莽時,因為他肆意侮辱少數民族,貶低四夷君長的名號,觸怒了 他們,矛盾日漸尖銳。西域各國乃與中國斷交,轉投匈奴名下。連年戰爭不息。經濟上,幣制混亂,物價 飛漲,人口流散,田疇荒蕪。據《後漢書.郡國五》載:「海內人口可得而數,裁十二三。」 光武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政策 光武施政精神,可以柔道治天下概括;在他強化權力鞏固中,尤以收拾人心和總攬權綱為柱。 政治方面 在中央權力上,他加強中央集權。劉秀提高尚書的權力,仿漢武帝把重用內朝官員之例,把原來地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4

位較低的事務性官員變為政務官,設置尚書台,尚書台下設六曹,即三公、吏、民、客、二千石、中都官), 分掌軍政、吏治、司法等權,直接對皇帝負責,達至「總領綱紀,無所不統」 《通典.尚書台 》。他限制三司 (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讓他們各有職掌,各負其責,不可逾越,並逐漸削弱他們的權力,有時 甚至只是“備員”(充數)而已。他在宮廷內設置中常侍、黃門侍郎、小黃門、中黃門等宦官職務,由他 們掌管傳達皇帝的號令和詔書,閱覽尚書進呈的文書。這大大加強了君主的權力,削弱了相權的作用。   在地方權力上,他精簡地方機構。建武六年(30 年)劉秀就下詔要精簡機構、裁減吏員,詔令頒佈 的當年,就「並省四百餘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這不僅節省了國家財政開支,而且加強了中央對 地 方的控制。另外他又恢復了漢武帝時期開始實行的“刺史”制度。除首都和京畿地區外,其他十二州, 每州設一刺史,遵照皇帝的命令,代表中央,巡行郡國。從而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監督與控制。 在軍事權力上,他廢除內郡地方兵權,取消了三種地方軍隊——輕車(步兵)、騎士(騎兵)、樓 船(水兵),撤銷了地方軍長官郡都尉,讓地方士兵一律退伍還鄉,從事農業生產。中央軍隊稱南北軍, 由中央直接控制,重大的軍事行動由京都兵擔任。這樣,既有利於把軍權集中在中央,又能防止地方上 的叛亂。 在處理功臣問題上,光武帝維持著和他們的關係,但有限度地授與政治權力。鑑於西漢初君臣間曾 一度出現共患難,不能共富貴,以致韓信發出「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的感慨。於是他「退功臣,進文吏」。大封功臣為侯,皆占美縣,賜予優厚的爵祿,「長為漢藩」,時有 云 光武有「雲台二十八將」。就任用功臣準則上,劉秀對這些功臣中有較高政治才能的仍加重用,讓他們 參 議國事。如鄧禹善於謀略,器量恢宏,劉秀經常委以重任。劉秀即位,任命鄧禹為大司徒,封豐臣侯, 食邑萬戶。建武四年(28 年)春,鄧禹奉命率軍南攻,收降劉嘉,擊敗延岑。建武十三年(37 年),天下平定 鄧禹被封為「高密侯」。另一方面劉秀對那些雖屢建軍功卻缺少治國才幹的功臣,不授以實權,只讓他 們 享受榮華富貴,優遊享樂以盡天年。 在外戚權力問題上,光武鑑於西漢二百多年間,外戚曾多次專權,對漢朝統治威脅最大的有兩次: 即呂后和王氏。光武年少誦史書,對此尤加熟悉。建國之初,他考慮到外戚是他進行統一戰爭和鞏固政 權的依靠力量,因而對外戚也多加任用和封賞,如陰皇后異母弟陰識被封為陰鄉侯。但統治穩定之後, 劉秀便開始抑制外戚勢力,防止他們結黨營私,一旦發現有外戚交接賓客的情況,即加治重罪。例如陰 后外戚所重之馮衍即因與外戚結交,罪至貶官。在臨終前四個月,他甚至派司空告禮高廟,降太后呂雉 尊號,宣佈她不宜配食高廟。外戚的參政權力被限制、削弱,威脅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皇權便得到了 有效的加強。 光武又整頓吏治,早在起兵時,他已經在河北地區釋放被冤刑徒,廢除苛政,嚴格考察官吏治績, 罷免貪官,盡任良吏。光武還鼓勵不畏強權的清官,例如董宣。 光武帝還以身作則,注意節儉。 《後漢書循吏傳》載光武身不穿豪華衣服,不追求享樂,認為這些是 勞民傷財的事。他把貢獻的名馬送去駕鼓車,把寶劍送給騎兵,不大興土木。他下令全國薄葬,他自己 死的時候,遺囑要求不要厚葬,「葬皆以瓦器」 。 經濟方面 在解決農民問題上,注意減輕他們的負擔。 《後漢書.光武帝紀》 :「建武六年十二月癸己詔曰:頃 者師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稅。今軍士屯田,儲差積,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如舊 制。」同等於文景時代。另外,是他們的地位問題。鑑於王莽時代很多人被掠為奴隸。為了解放這些人的生 產力。他下九道詔令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 《後漢書.光武帝紀》載: 「(十四年之令) 詔益、涼二州奴 婢自八月以來,自訟在所官,一切免為庶民,賣者無還直。 」建武十一年二月,「詔曰天地之性,人為貴, 其殺奴婢,不得減罪。」山林大澤的假稅,不再征稅,人民可隨意樵採。至於鐵礦的開採和冶鑄,除官營 外,亦許私家經營。對於西漢以來的土地兼併問題,光武帝用移民屯墾的辦法緩和問題。他在邊郡「建立 三營,屯田殖谷」,釋放刑徒充實邊地,提高人民的生產力和安定生活,又恢復五銖錢便民。他深知戰 爭必誤農時,對農業發展有害,故不輕啟戰事,史載光武時代「未嘗復言軍旅」。 對於豪族方面,光武帝沒有沒收豪強的土地,對於他們的土地,光武僅是覆檢而已。《後漢書.光武 帝紀》:「建武十五年六月詔下州郡,檢覈墾田頃畝及戶口年紀。」 教育方面 光武帝對於提倡文教,亦不遺餘力。由於光武帝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故即位後的教育政策,也是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5

力倡儒家學術。光武帝是個儒者皇帝,王莽天鳳年間,他曾到長安跟隨中大夫廬江人許子威專門攻讀 《尚書》。但他絕不固守一經,而是力求通覽博學。在天下未平、戰事頻起的時代,他也力爭做到一有空 閒 便學習和研討儒經文藝。因此,他給人的印象便是「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 做皇帝後,即以儒家方略治理天下。劉秀深知,奪取天下需要勇猛和魄力,靠的是武將;而治理天 下更需要遠見和卓識,靠的是文吏。因東漢建立之初,他在用武力平定天下,並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政 權的同時,致力於復興儒學,注重從意識形態領域來統一和穩定人心,造就和選拔治國之才。他下令廣 泛搜集、整理古代典籍,「采求闕文,補綴漏逸」,他遷都洛陽時,「其經牒秘書載之二千餘兩(輛)。自 此以後,三倍於此」。這就為他復興儒學、推行教化準備了條件 。 他又興辦學校。他在即位後五年(29 年)就在洛陽城門外興建起太學,傳授經學。飽學之士,接踵 而至。設立五經博士,恢復西漢時期的十四博士之學。他還親自巡視太學,賞賜儒生。在他的宣導下,不 僅中央立太學,建武年間,許多郡、縣也都興辦學校,“興庠序之教”,而民間創辦的私學也如雨後春 筍般興起。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無論是博士還是經生,都為儒學的傳播、教化進行了人才準備。   他選儒生為官吏。劉秀在建國之初便注意“退功臣而進文吏”,這些“文吏”主要是儒生,史稱 「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他廣泛搜求儒生,擔任國家重要官職。如《易》學者 劉 昆、 《尚書》學者歐陽歙、 《春秋》學者丁恭、 《詩》 《論語》學者包咸,都先後被任命都尉、大司徒、侍中等重 要 官職。這些儒生進入政治,不僅輔助朝廷更好地制定和落實政策,而且對經學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 遷都洛陽 關於東漢建都問題,由於長安城殘破不堪,難以繼續作為國家的首都。為漢室長遠發展及希望遷都 後有一番新景象,可以提高治國士氣和環境,於是棄長安都洛陽,乃有今日所謂的東、西漢之區分。

光武帝施政的影響 ( 光武既創東漢盛世,何以亦有 「為後繼嗣君種下禍根」之說?試析論之。 ) 後世對光武帝的評價,較為正面。縱使他是中興君主,但歷史上真的很少中興君主可以好像光武帝有 這麼大的成就。 東漢張純

「興於匹庶,蕩滌天下,誅鋤暴亂,興祖繼宗。」南宋詩人陳亮曰:「自古中興之盛, 無過於光武。」《龍川文集.酌古論一》 明末思想家王夫 讚許「允冠百主」、 「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讀通鑑論》。 之 司馬光《資治通 「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 鑑》 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同時參考光武帝施政內容) 證據顯示,在光武帝復興漢室,重振國家經濟發展後,東漢的經濟較王莽時代,稍有好轉。到明章 之世,國家出現基本的安定局面。 《漢書.刑法志》載:「兵革之禍」 、 「樂生之念」。人心安定,生產力得 到 恢復。至和帝時,人口從2107820人增加至53296229人,接近1倍左右。光武以後,「五谷登衍」 、 「蠶麥 善 收」、「吏稱其官」、「民安其業」。如此,則為後來明章之治打好基礎 。 不過,光武帝部分施政,雖締造盛世,然亦種下東漢滅亡之遠因。 光武帝盡收三公權力,不惜加以摧折,仲長統《昌言法誡篇》:「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盆強臣之竊 命,矯枉過直,政不命下,雖置三公,事歸台閣 (尚書省)。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實而已。」光武帝對 尚書態度,具有家臣色彩,地位不尊而無能領導群臣。這種專制政體,使天下官吏都只對天子負責,遂 使一代盛衰成敗,全繫於君主一人。東漢光武之後,除明章盛世外,章帝以後的君主,皆年幼繼位,自 易產生外戚、宦官弄權局面。可以說,光武帝君權加強工作,予戚宦有機可乘。東漢後期政治禍於外戚, 極衰於宦官,使政治不振,桓靈之黨禍,摧折人才;董卓之入京,把持政局,雖各有因由,然推溯其 源,由光武之貽禍也。 光武併全國縣四百處,「吏職減損,十置其一」,遂使地方政治機能衰退,終而造成胥吏政治;光武 省併各縣,多在北方及西方,單位減少,組織鬆懈,民生困苦,戶口日少,遂使邊疆空虛,自然招致 外族入侵,故西北諸州凋敝虛耗,再加上胥吏壓逼邊疆民族。東漢末年,引起羌禍,邊地烽火四起,帶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6

來無窮的禍患。 光武賦予刺史固定治所和逐漸龐大的幕僚組織。同時,郡國守相兼有過去都尉職務,權力亦較前代大。 這種守、相合併軍政、民政現象,與刺史職權發展的趨勢,同時並進,使東漢中葉後,邊遠州郡有事, 大多以刺史、太守主兵。其後更由於社會經濟的動搖,民變迭起,刺史、太守的主兵權,遂由邊地州郡延 至內郡。到東漢末年,刺史、太守既掌握軍民政大權,中央權力又不足以駕馭,遂由刺史守相的專兵擅 權釀成州牧割據之局。 另外,光武對豪強採取妥協讓步的態度,雖能息對新莽一時之不滿,但長遠而言,這班功臣豪強 地主利用其強而有力的經濟力量,乃至武裝力量,來爭奪本階層最大程度的利益,終成東漢末年中央 集權離析、社會分裂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光武帝著重復興儒術,以文治國,在朝則博士弟子員日增,民間則儒業普遍發展,入 仕人才,走歸儒家一路。其後辟舉日尊,但又選舉不實,豪門壟斷仕途。一般士人競事浮華,務求虛聲, 法家徹底衰微,其末流盡都儒化,喪失了西漢法治的精神,以致東漢政治趨於迂緩腐化,無力應付禍 亂,更間接導致魏晉南北朝門閥政治的形成,影響至為深遠。 在軍事方面之變革,光武帝亦為後世子孫種下遠禍。光武罷地方武備後,兵力大為削弱。及後一旦需 兵士作戰,則以招募和弛刑以成軍,但彼輩皆拉雜成軍,缺乏常備訓練和準備,質素良莠不齊,是以 每戰必負,成疲弱之師。至於主將方面,也是戰前臨時調派,致令將帥和士兵不能互相配合作戰策略和 行動,未能上下一心,發揮強大戰力,以致兵制薄弱。其產生之影響,如應劭漢官儀載:「自郡國罷材 官、騎士之後,官無警備,實啟寇心,......是以每戰常負,主旅不振......不教民戰,是謂禍敗。」 另一方面,自漢武以後,各種降胡聚集近塞以內,漢廷招募胡人為兵。光武移之於西河美稷,又置諸 部於北地、朔方、五原、代郡等地,命其捍衛邊疆,兼抗北部匈奴及鮮卑。終東漢之世,尚有大批投降鮮 卑、烏桓、羌人,為政府招募為兵,採以夷制夷的方法。則知光武帝為防民變而廢棄社會武裝勢力,但當 民變加劇時,遂不得不以異族鎮壓民變,漢家兵制之壞,自光武始,亦因漢人防備力量薄弱,諸胡以 武力內徙中原,演變成五胡亂華之局面。 就定都問題而言,有論者認為,其建都選址,對東漢及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對西北外族 問題上。自古以來,無論是來自北方的匈奴,或是來自西北的羌族,都對中國構成威脅。這些外族對中 國是和是戰,除取決於中國內部興衰外,建都選址也是重要因素。觀中國歷史之發展,自可得出這個現 象。若然都長安,則其王朝必能締造較長的盛世,如西周、西漢、唐等;若然定都洛陽,則必是短暫中興 而後衰落的王朝,如東周、東漢、西晉、北魏等王朝。觀乎兩漢歷史發展便可力證此說。 若定都長安,一則歷史文化發展久遠,是中華文明起源地所在,二則君主可以監察西北地區少數 民族的情況。就算有變,中央政府也可以及時避免了少數民族進犯中原的機會。君主又可以因著地理上 的接近,移民實邊,也就是當初晁錯向景帝建議的治理匈奴對策—在西北地區不斷開發和行屯田制。既 能開發落後的西北地區,又可以令漢族居民監視邊地情況。相反,定都洛陽就大有問題了。雖然它也和 長安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很多人才也出身於洛陽,但因為它地理上距離西北地區比長安遠。無 形中,中央能監控西北地區的靈活性降低,積極性不大。 結果,當外族進犯中原的時候,定都長安的政府,採取積極痛擊的政策;而定都洛陽的政策,則 寧願採取和平的方法,甚至是放棄對該地的統治。後來班超出西域,洛陽政府多次要求班超撤退,就是 一個很好的例子。加之,東漢政府還犯上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完全忘記了晁錯當初向漢政府提出的移 民實邊,忽視了它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案。不但對東漢、甚至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有 很大的影響。就對東漢影響而言,它在東漢後期成為嚴重外患問題,尤以羌禍為重了。雖未至於到了取 代東漢政府、統治中原的地步,但也削弱了東漢政府的統治根基,間接導致東漢政府滅亡。就長遠影響 而言,由於東漢政府對邊地少數民族的政策不甚妥當。因此到了魏晉之世,邊地多胡人雜居,產生很多 民族間的衝突問題,終於西晉末年爆發永嘉之亂和五胡亂華。這些影響,是光武帝當初定都時所意料不 到的結果。 徐復觀在周秦政治社會結構一書指出此乃光武為求一人專利所致,確論也。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7

東漢的 衰亡原 因 光武施政的負面影響/ 光武施政遺產 (第一個東漢衰亡原因,詳細內容見光武施政部分) 東漢戚宦相爭 (第二個東漢衰亡原因:外戚+宦官相繼弄權) 宦官弄權原因 宦官之制,始自西周,至漢武帝時,詔敕多出宦官之手,是為宦官參政之始。元帝優柔寡斷,仍用 弘、石殺大臣蕭望之等,風氣日壞,而禍亂潛作矣。東漢自和帝始,迄至安、順二帝,帝主多年幼繼位, 又多不永其年,所以都是太后臨朝稱制,外戚當權輔政。由於外戚想把持政權,便故意挑選年幼王子為 帝,《後漢書、后妃傳》序:「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簾,委 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折明賢以事其戚。」 況自光武以後,恐丞相奪權篡位,故不信任三公,將政權收歸尚書台。東漢外戚專權,多是憑藉著 充任內侍中,以致大將軍錄尚書等內朝官職而得逞的,而侍中有權審察尚書奏事,也可秉持朝政,造 成權歸外戚的局面。在外戚專權的情況下,外戚與皇權和宦官發生尖銳的矛盾。當皇帝長大後,逼於外 戚的壓力,覺得只有和他朝夕相對的宦官最為可靠,於是就依靠宦官,以打擊外戚,宦官也藉此奪取 政權。 宦官一般是以充當中常侍、中黃門、黃門令、小黃門等內廷官職而能專權。此等官職,大致是承擔顧 問,溝通宮內職務,但中常侍與侍中一樣,有「省尚書事」的權力;黃門侍郎則「傳發書奏」,小黃門又 是掌「受尚書事」,都可在不同程度上操縱或干預尚書政務。朝臣若有規劃攻擊宦官奏事,他們可以事前 窺知,先發制人,故能長保權柄。宦官日夜均在君主駕前,容易窺伺君主喜怒而進行毀譽,上下其手, 顛倒是非。相形之下,尚書似乎處於較疏遠的外層地位,因此宦官能左右帝王,操縱政權。 另一方面,由於女主臨朝稱制,不便面接公卿,朝中大臣既不能面議國政,則參與帷幄者,除外 戚外,只有朝中宦官,而一切詔令又須宦官傳達,這樣宦官自然得到干政的機會。再者,宦官彼此凝聚 力很強,常能形成一個集團,互相扶持,共同對抗外來勢力,故其權位較外戚穩固,而終能壟斷東漢 晚期政權。 外戚弄權原因 據何茲全在〈東漢宦官和外戚的鬥爭〉一文中,外戚除因君主多年幼繼位外,另外最重要的因素,也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8

同時是戚宦相爭的性質—是東漢皇權和世家豪族間的政治鬥爭。 秦始皇滅六國,但六國貴族勢力和地方豪強勢力還是存在。為防他們反抗,秦始皇徙天下富豪十二萬 戶於咸陽。劉邦登位後續行此策,曾徙齊諸田氏、楚屈景昭、燕趙韓魏後及豪傑名家十餘萬人口到關中。 終西漢一代,諸君都採用此策。武帝時,主父偃曰:「天下豪傑兼併之家,亂眾民,皆可徙茂陵,內實 京師,外銷奸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 《漢書.主父偃傳》景、武二帝出了幾個有名的酷吏,他們專打殺 地方豪強,這說明皇家和世家豪強的矛盾。不過皇權對他們的打擊,並沒有使他們勢力衰弱。反之,由 於漢代的社會制度,土地兼併,使農民流亡,並依附豪強之家;奴隸制度的發展,成世家豪族勢力滋 長的溫床,使這種社會勢力得到充份的發展。 光武就是在世家豪族的支持下登上皇位,重建漢朝。即位後,對豪族一方面豪族在政治上的地位,給 他們官位厚祿,請他們作三公大臣,另一方面又緊緊地把皇權握在手中。皇帝左右的小官尚書權力大起 來,成為實際上總理國政的機關。東漢根本上從一開始就已經是皇權和豪族並存的。兩種力量結合起來, 根本不可能不發生矛盾。宦官、外戚之爭,就是反映皇權和世家豪族兩者間的鬥爭。 事實上,東漢外戚多半出身於世家豪強集團,他們不是尚漢公主就是。以下茲舉數例一證之。  馬家:明帝馬皇后及外戚馬防出自功臣馬援之子女,馬防「兄弟貴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資產巨億, 結皆買京師豪腴美田,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刺史、守、令,多出其家。」  竇家:章帝后竇氏出自河西竇氏,竇后更是竇融曾孫女。更始時,竇融割據河西之金城、武威、張掖、 酒泉、敦煌五郡,自任河西五郡大將軍。後來天下大勢已定,始歸附劉秀,任大司空。明帝時,竇氏 一家「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數。」順帝時,仍「梁竇並貴,各 有賓客」。《後漢書.竇融傳 》  鄧家:和帝時,皇后鄧氏和外戚鄧騭出自光武時開國元勛鄧禹,官大司徒。「鄧氏自中興後,累世寵 貴,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 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東京莫與比。」 《後漢書.鄧禹傳》  梁家:順帝時,皇后梁氏和外戚梁冀出自河西世家豪族梁統。梁統與竇融同時歸順光武。「梁冀一門, 前後七侯、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夫人、女食邑稱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餘卿、將、尹、校 五十七人。」 以上例子均可證明,外戚和宦官,背後是世家豪族和皇權的衝突。 戚宦相爭的經過 竇氏掌政期:和帝十歲即位,由竇太后臨朝聽政,竇憲以侍中內管機密,出宣詔令,總攬朝政。又率 兵大破北匈奴,拜大將軍,聲威顯赫,宗族親黨,體列朝廷,構成一個竇氏集團。帝長至十四歲,自覺 為人君不能親政而感到不快。可是深居宮闈,難與外界大臣接觸,能共心腹的祇有左右宦官。於是便和 宦官鄭眾密謀,乘竇憲自涼州入京,密發聖旨,調兵屯守南北宮,關閉城門,先將竇氏親黨收捕下獄, 隨即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逼令與其弟篤景等就國,後一齊自殺。於是和帝親政,鄭眾受封為大長秋 (宦官之長),乃宦官弄權之始。宦官應是無後之人,但東漢自鄭眾封剿卿侯,開啟宦官封侯先聲。鄭眾死 後,其養子閎和孫安嗣侯位,從此宦官取得了政治上詔封世襲的合法資格,順帝陽嘉四年正式確定。 鄧氏掌政期:和帝崩,其子僅出生百餘日,鄧后臨朝,不得不用宦官,其權漸重。八個月後,殤帝崩。 改立十三歲的安帝。鄧太后臨朝十五年,她的兄弟鄧騭等都居要職,把持朝政。安帝漸年長,不能親政, 更是積怨在心,宮殿又構成很深的矛盾。及至建光元年,鄧太后去世,安帝親政,宮中的乳母宦官與朝 廷上反鄧之黨群起攻擊鄧家。於是安帝罷鄧騭大將軍一職,逼他與其子弟姪兒等皆自殺。安帝寵幸宦官 江京、李閏,拜江京為大長秋,李閏為中常侍,皆封侯。他又寵幸閻皇后,拜閻氏兄顯為執金吾,后弟 閻景、閻耀並為卿侯,典管禁軍,形成外戚與宦官共同把持朝政的局面。 閻氏掌政期:安帝在生時,閻后廢太子保為濟陰王。後安帝死,閻后和閻顯立少帝,惜少帝即位數月 死亡,乃另立北鄉侯劉懿為帝 (章帝孫,濟北王之子),引起宦官孫程、王康、王國等人的不滿。孫程等人 迎立廢太子濟陰王劉保11歲的順帝,並發旨調遣羽林軍,捕殺閻顯、閻景等人,遷廢太后離宮,次年亦 死。孫程、王康、王國等共十九人因功封為列侯。於是宦官把外戚的勢力推倒,獨攬政權。 梁氏掌政期:順帝即位後七年,立皇后梁氏,梁后兄梁冀為大將軍,跋扈專橫。沖帝立不到半年亦崩, 又立質帝。質帝年幼聰敏,梁冀朝見,質帝目送之,曰:「此跋扈將軍也!」梁冀恐懼,遂用毒藥投放食 物。質帝見中毒,哀求淨水,惜梁冀誘騙不能用水去毒,質帝因而崩。梁冀後迎立桓帝。沖帝、質帝以至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49

桓帝三朝皆梁冀專政,可說是東漢外戚專政之極點。 梁太后梁冀妻孫壽受封為襄城君,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擴建林苑,侵佔民田,取良人為奴婢, 至數千口,殺害當時極有名望的大臣李固、杜喬等人。梁冀不僅和皇帝對立,還和世家豪族對立起來。桓 帝即位後第四年,梁太后死。桓帝始親政,事事受梁冀掣肘。桓帝永壽二年,宦官取得「三年喪服」之權 利。世襲制度是豪門世族所確立的政治保證,三年喪服制則是豪門世家社會地位的禮法標誌。宦官集團 因至擠入豪門之林,更加深兩大壁壘的仇恨。 延熹二年,桓帝對梁冀專政忍無可忍,便聯合宦官中常侍單超、具瑗、左管、唐衡、徐橫五人發動一 個突然的政變,殺死梁冀及其家屬,沒收梁冀家產三億。梁氏親黨被罪免者三百餘人,朝廷為之一空。 桓帝為酬謝功勞,一日間封此五位宦官為侯,時稱一日五侯。其後單超病卒,五侯中剩下四侯,這四侯 的驕寵橫暴也不減梁氏。 《後漢書.宦者列傳.單超傳》云: 「自是權歸宦官,朝廷日亂矣。」趙翼在廿二 史劄記載,當時首都洛陽流行著幾句歌謠道:「左回天,具獨坐,徐臥虎,唐兩墜。」侯覽更「貪侈奢縱, 前後請奪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頃。」(《後漢書.宦者列傳.侯覽傳》)凡與宦官作對的都得 下獄或被殺。桓靈之際,宦官更取得宦官子弟任地方典制。靈帝中平五年,宦官又取得主管禁兵權力, 練置西圍八校尉,作為私屬武力。此後二十多年均由宦官專政,更兩興大獄逼害知識份子。(詳見黨錮之禍 部分) 何氏掌政期:靈帝死,他的十四歲兒子劉辯被立為皇帝。何太后 (靈帝皇后)的哥哥外戚何進要誅殺 宦官,與何太后商議。何太后猶豫不決,何進招進董卓帶兵進京作內應。宦官知道何進計劃,在董卓未 到之前,假太后詔把何進誑進宮去殺了。後司隸校尉袁紹和何進曾共誅宦官。何進死,袁紹就和他的從 弟袁術領兵包圍宮禁,逮捕宦官,「無少長,皆殺之」《三國志.袁紹傳》死者二千餘人 。 和過去的情況一樣,外戚何進欲除宦官是和官僚世家豪族合作的。袁紹、袁術兄弟就是四世居三公 的汝南世家豪族。不同的是,豪族此時漸凌駕於衰落的皇權。此後下啟門閥政治的魏晉南北朝了。 *外戚和宦官手中所持的王牌,如何牽制著權力的傳承,使東漢亂而未亡?(CE07第2條之評論題再進 一步深析 )「《後漢書》: 「漢世亂而不亡,百餘年間,數公之力也」 東漢之所以出現戚宦相爭無代無之而又亂而未亡,主要和外戚、宦官雙方所持的立場有關。 宦官代表皇帝,外戚代表豪族。宦官可以亂政,卻因自身生理情況而不會謀朝篡位,而外戚亂政卻 可以威脅皇位。在雙方各為其主的時候,就會出現互相牽制的王牌。 《後漢書.宦者列傳》曰:「和帝初, 竇太后秉政,后兄大將軍憲等並竊威權,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 (宦官鄭) 眾獨一心王室,不事豪黨, 帝親信焉。」朝臣上下與外戚竇家結成一體,組織世家豪族集團,宦官只一心王室不事豪黨,其實宦官 要奪權,必先依附皇帝,有了皇帝才有宦官的。於此可見宦官、外戚分野明確。世家豪族政治經濟權力的 發展,要求削弱皇權及對他們的干涉和限制。宦官則要求皇權對世家豪族特權的限制。 淺言之,若外戚當政,則宦官礙於家奴身份而不敢放肆,因為外戚想利用與皇帝有親人關係、以及 君臣間的名份來保持自己權力長久擁有。若宦官當政,則宦官可利用與皇帝朝夕相對,培養親密的感情, 皇帝意旨又多必經宦官對外發放,假借保護皇帝權力為由,令外戚亦不敢代漢稱帝。另外,外戚的權位, 變數很大,常因皇帝的更易、或母后的死亡而發生動搖;但宦官則不受上述情形的影響。宦官縱有貪贓 往法,專橫起來易被人冠以名不正,言不順,但他們有一個絕對保證—一事皇帝。只要取悅皇帝,與皇 帝關係密切,基本上已把自己越軌合法化了。 戚宦相爭對漢亡的重要性/宦官弄權的影響 1. 影響士風:宦官既已專政,自然就有人望風迎附。於是州郡之察孝廉,舉茂才,及徵辟賢良,皆承順 風旨,以貴阿附,遂影響日後士風。 2 導致黨錮之禍:宦官深居宮闈,多半是不學無術,氣度狹小,兼而有病態心理的人物,而且半結交士 類,缺少氣節風骨。一旦當政,遂只知貪惡橫肆,其所造成的影響往往比外戚還要惡劣。他們在朝廷中 專力於排斥異己,屢興大獄,如桓帝時白馬令李云諫封五侯下獄,同死有杜眾、破羌有功的皇甫規因拒 賂宦官而下獄、大儒趙岐譏宦官唐氏兄弟,遭殘殺滿門的慘禍、開國勳伯寇榮因權官嫉視而滅門、名士襄 楷詣闕上書,請輕宦官權位被論罪。這些事例說明宦官與名士之間的嚴重矛盾以致各走極端,遂爆發震 撼天下的黨錮之禍。 3 人才凋敝:經過 2 次的黨錮之禍,李膺、杜密等百餘人,皆死獄中,而地方上稍有聲望的都被宦官歸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0

入同黨,也有因個人私仇被陷害濫入黨籍。總計牽連罹罪而死徒廢禁的有六、七百人之多。直到後來中平 元年,黃巾賊起時,才大赦黨人。前後約 20 年黨禍,使人才橫破摧殘。於是人才凋零,政治更形黑暗腐 敗,以致讒邪高張,正氣消沉,是國家精神上一大打擊。 4 清談成風:士人從此視政界為畏途,為明哲保身,放任無為,研究虛玄之術,漸演成隱逸清談之風尚, 影響日後之政教文藝殊大,造成一代清談之風。 5 影響民生:宦官在地方上的暴行,更是不一而足,有強占田宅者,有掠人妻女者,有掘人墳墓者,有 競造高門華屋,窮極壯麗。宦官集團因這樣強占土地財富良田美業,聚積了巨量財富,而其黨羽爪牙與 子弟賓客遍佈州郡,奪取地方的政權,辟召選舉盡屬宦官專利,形成一個龐大的政治集團。他們的經濟 勢力,與政治勢力結合,流毒遍及天下,造成民庶窮困,空竭國力的崩潰性惡果,「乃有三空者哉,田 野空,朝廷空,倉廩空」,確非虛言。 6 宦官日益放肆,四海動盪,各州郡政治腐敗,民生塗炭,最終造成黃巾之禍,使國家元氣大傷,其後 雖能平定,但又演成州牧割據之局,漢亡。 思考:或言東漢戚宦相爭、黨錮之禍,乃「皇族與豪族之較量」,亦有論者謂乃「光武種下禍根」,兩者何 說為是?

黨錮之禍 (第三個滅亡原因 ) 光武帝復漢後,表彰儒術,教育發達,太學生人數急升。至桓靈之世,已達三萬人,郡居京師,各 以氣節相標榜,以道德相砥礪,故士氣最為純美,但亦養成士大夫好功名之心。尤以漢代地方察舉制度, 郡國守相察舉孝廉,重視被選舉者在鄉里的名聲。士子欲被選為孝廉者,乃不惜互相標榜,沽名釣譽, 太學生尤喜評價人物,裁量公卿,乃形成清議。賢者為清議所歸,不肖者為清議所恥,隱然左右郡國的 察舉與中央徵辟。故太學人才薈萃之所,為清議發祥地。凡此可由東漢後期孝廉多出身儒生一事見之。 太學生既握有社會輿論力量,在上者又政刑多乖,為熱心政治及專務名以為高的太學生所不滿。於 是發之議論,繼之以行動,言論多壓抑時,乃情緒高漲,而成為意氣用事,故不惜一切以爭取之。《 後 漢書.黨錮列傳》曰:「初桓帝為蠡吾侯,受學於甘陵、周福,及帝即位,擢福為尚書。時河南尹房植, 有名當朝,鄉人為之謠曰天下規矩房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漸成 尤隙。」此種譏評之風,轉入太學後,諸生三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與朝中名士李膺、陳蕃、王暢更 相推重,諺曰:「天下楷模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尤以李膺名氣最高,得通謁者 稱為登龍門,顯已成為一方有勢力的政治集團。 《後漢書.黨錮列傳》曰: 「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 毒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竅公卿,裁量執政, 嫜直之風,於斯行矣。」當時士子危言深論,不避豪強,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具貶議,朝中名士與太學 生結合。最先曾大事批評外戚干政,後來宦官弄權後,這班士人就聯同外戚共同對抗宦官,終釀成震撼 天下的黨錮之禍了。 進一步分析,其實這班士大夫的心態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不難理解,他們的轉變和漢代以來推 行儒家思想有關。儒家思想著重的是三綱五常,其中就有君君臣臣,即是說,做臣子的要服從君主,要 做好自己本位應做的本份,否則就名不副實了。對他們來說,皇帝、皇族和朝臣才可有機會議論朝政。外 戚縱與皇帝有多密切,極其量也是君主的臣子,故不應有不臣之心。尤其是東漢後期,女主臨朝者多, 女性不得干政,也是儒家思想的規條,漢族的民族思想—「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不應出來干政。然而, 至宦官弄權之時,若然帝主平庸或年幼繼位的話,那他們自然會支持外戚。因為皇帝既不能親政,按輩 份論,外戚和皇帝的關係較密切,較接近皇權。相反,宦官只是皇帝的家奴,談不上有甚麼政治地位, 縱有多高智慧,亦只能盡身為家僕的本份。這就是他們反對和抨擊宦官弄權的根本原因;但不可忽視宦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1

官橫行也是他們猛烈批評的原因之一,乃至成為更合理化的理由。 黨錮之禍發生的經過 黨錮之禍發生於桓帝和靈帝,可視為宦官弄權的高峰期,也是東漢政權由亂入亡的關鍵時刻。第一 次黨錮之禍,在桓帝延熹九年。桓帝時朝廷日亂,紀綱廢弛,獨士人和外戚一黨如竇武、貴族李膺、郭泰、 賈彪等人能勵風節,不畏強禦,李膺更被拜為司隸校尉,以重振綱紀為己任。適時,有宦官張讓之弟張 朔,任野王令,貪殘不法,殺死孕婦,畏罪,逃匿於張讓家,膺捕殺之,遂與宦官結仇。張讓告李膺擅 殺之罪,然膺據實報告,得免死。延熹9年,又有宦官黨羽張成,教子殺人,得赦。膺為河南府尹,竟收 捕案殺之。張成弟子上書狀告李膺等人「養太學士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亂朝政,疑亂 風俗。」桓帝大怒,詔下郡國,逮捕黨人,遂收李膺等,株連陳寔之徒二百餘人,又令使者四出,購募 遁逃黨徒。次年,城門校尉竇武等表請,乃得赦免歸田里,但禁錮終身。因事件中黨人堅持個人原則, 不為強權放棄清節,故時有所謂「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美名譽之。 爾後,桓帝去世無子,遂立漢章帝曾孫劉宏為帝,是為漢靈帝。曾有一段時間由士人當政,時局稍 為緩和。然東漢腐敗積習太深。帝即位之初,以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共誅宦官,不成功。及至張儉 與中常侍侯覽結仇,儉同鄉米並素性佞邪為儉所棄,因之書告儉共為黨部,圖危社稷,詔捕儉入獄, 宦官曹節因諷有司奏捕前次入獄黨人,於是李膺、范滂等百餘人皆死獄中。是蒙不白之冤者不可勝數, 死徒廢禁者達六、七百人。至熹平五年,又詔州郡吏考黨人,門人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錮, 並及五族,即便收留黨人也遭滅門之禍,又捕太學生千餘人下獄。 兩次黨禍,摧殘了不少的人才。及至中平元年黃巾之亂起,靈帝恐與張角合謀,乃大赦黨人,惜已 太遲,未能挽救東漢政府的統治根基。至此,黨禍已歷二十餘年。 黨錮之禍的重要性 1政風黑暗2宦官橫行3人才凋敝4間接促成黃巾之亂5學風之轉變 (儒學轉為清談、玄學) 黃巾之亂 (第四個滅亡原因 ) 產生原因 政治腐敗 東漢戚宦相爭,至靈帝時,已導致宦官橫行天下,漢靈帝公開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 母。」一時宦官得志,無所憚畏。當權的宦官,其管理家事的私奴可以「交通貨賂,威形喧赫」。在地方 的 親戚則「所在貪殘,為人蠹害」 《後漢書.宦者列傳.張讓傳》。漢靈帝本人奢侈荒淫,後宮數千人,衣 食 之費,日費千金。光和元年,他甚至公開設西邸賣官,級別不同,各有價格,又私下授意連公卿這樣的 高官也可以出賣,而通過正常途徑取得官位的人也至少要繳納一半或1/3的價錢才可以出任。在上者如此, 在地方的官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們怠於行政,精於逐利,違背法律,殘害民眾,漠視民情,貪贓枉法, 「政令垢玩,上下怠懈」。有的地方官甚至為應付考績,常隱瞞災情,虛報戶口和墾田數字,使重稅被 強 加於人民,流民四徙。 天災連年 嚴重的天災流行於東漢後期。漢順帝永建六年,因連年水災,百姓多有棄業,流亡不絕。和、安、順 之世,旱災蝗災不斷。 《後漢書.五行志.卷一、卷三》永和四年,太原發生旱災。桓帝永興元年,自然 災 害引起的流民運動,當時32個郡國先後遭到蝗災,加上黃河堤堰崩潰,民眾饑窮,流亡人數高達數十 萬戶。就在此時,全國先後發生大規模的瘟疫,間接促成黃巾起義。為什麼天災突然頻密地出現於東漢 後期呢?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 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瘟疫,「民皆疾也」。它能否成為王朝滅亡的因素 之 一,關鍵在於該王朝的政風和應變能力。若該王朝政風尚可,瘟疫自不可能摧毀王朝,因政府有足夠的 力量應付。實際上,東漢災害有其根本原因所在。早在西漢時,每約五百年一度出現的異常寒冷期出現 了。只是西漢碰上文景之治和武帝盛世,才降低氣候寒冷、天災等對政府的威脅性。及至東漢,即出現過 明章之世,亦不過是短暫而已。但後來對於剛經歷戚宦相爭、宦官弄權、黨錮之禍等一連串腐敗現象的東 漢王朝,此時統治根基已經動搖,對於突如其來、無可估計的災害,降低其應變能力。是故戚宦相爭亂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2

而未亡,自黃巾民變後,即加速滅亡。 據《後漢書.五行志.卷五》載,東漢自安帝後,僅在《後漢書》所載之大疫者就有12次,其中桓帝 和靈帝時分別佔3次和5次,規模最大者則發生於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有論者謂與東漢時天 氣出現大規模變化,相繼的天災導致瘟疫的擴大,其時醫術不足應付瘟疫。古都洛陽本應是人煙稠密的 地方,但此時洛陽卻竟然是死傷過多,人煙稀少。從桓靈二帝到獻帝為止,全國死於瘟疫的人數不可勝 數。(林富士之《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據近代史家考證,配合科學家研究,觀古人文獻之病徵現象描述, 認為東漢之瘟疫,應該就是今之流行性感冒。不少家庭在短短十年時間,死了約2/3左右。東漢社會本來 就充滿著神秘的宗教迷信氣氛,在這歷史環境條件的配合下,給東漢社會帶來日益嚴重的心理恐慌。黃 巾農民正是利用這自然的災害和社會的恐慌,打著宗教的旗幟,起而反抗東漢政府。 歷次農民起義的經驗:農民起義反漢,決非僅於桓靈之時。事實上早在安順之時就已經開始出現,東漢 農民的反漢,綿延達七、八十年之久。早期的農民起義,規模很小,組織凌亂,且沒有較系統的反漢計 劃,加之地方上勢力較大的豪強多為維持既有的社會特權,協助東漢政府鎮壓,故多失敗。經歷無數次 失敗,農民認識到必須要有較大的力量團結起來始能反漢,遂有後來黃巾亂軍借宗教和天災反漢。 4長久以來的宗教組織漸漸形成 (詳見宗教史道教興起原因部分)結合政治的黑暗、天災連年,遂利用人 民心靈空虛和貧困生活,打著「為民謀福祉」之旗幟,起而反漢。 東漢發生的天災數目(25-220年)

災 害 次 數

100 80 60 40 20 0 光武帝

中國 自然 災害 數目 章帝

殤帝

順帝

質帝

靈帝

年期 注: 1數據資料來自桂慕文所著的〈中國古代自然災害史概況〉 2這裡所指的災害包括旱災、水災、風災、雪災、震害、蝗災、虫災、雹災、寒災、霜災、疫災、饑災等) 3皇帝面臨災害數目與皇帝在位年數成正比關係,某些皇帝在位時間較短,所以才會出現災害數目很少 的現象,實際上不代表災害減少,反而是仍連綿不絕地發生的。 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殤帝

安 順 沖帝 質帝 帝 帝 46 17 16 29 4 86 33 1 2 中國自然災害數目 33 18 13 17 1 19 19 1 1 帝在位年數 (請留意數據中的:1君主在位年份與災害發生次數的關係、2君主賢愚與災害的關係)

桓 帝 55 36

靈 帝 41 34

獻帝 42 54

黃巾之亂的經過 鉅鹿人張角,信奉黃老,以妖術傳道,稱教派為「太平道」,自已稱為「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 將 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他用符咒治病,騙誘人民達數十萬,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個州 , 佔全國面積達3/4。他把信徒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首領,又倡言「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太平」。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卷五十八》)張角和眾徒以黃巾為標 識, 與宦官勾結,散步謠言,陰謀造反;並到處殺人打劫,全國受黃巾禍害者,逐漸增多。因其部眾頭戴黃 巾,故時亦謂黃巾賊,又稱蛾賊。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3

黃巾軍原定於公元184年3月5日起事反漢,惜陰謀外洩,遂於2月起兵。東漢靈帝大懼,赦免黨人, 以皇甫嵩等為將,用了數月時間,才討平;但黨仍在河北一帶作亂,達十年之久。黃巾餘黨在黃河下游 以北一帶地區作亂,有黑山賊,由若干零星股匪會合而成,眾將百萬,以張燕為首,朝廷政府加以招 撫。西北的金城郡,則有土豪邊章、韓遂據地作亂。另外亦有分支於青徐等州作亂。

根據上圖,回答以下問題 東漢黃巾之亂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這些動搖較接近哪個主要中心城市?對它有甚麼直接和間接的影 響? 動亂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以北一帶地區,較接近國家__________。這個大規模的動亂,對東漢的直接 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間接影響/ 後世影響則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州牧割據 (第五個滅亡原因 ) 東漢末年州牧割據之由來及影響(1989年) 東漢的州牧割據是東漢政權的致命傷,州牧割據前,東漢縱有戚宦相爭,然亂而不亡。而整個東漢 政府在靈帝以後,已完全被割據的州牧控制了。 就地方政制發展及權力演變而言 其實,問題可追溯至西漢時代。當時地方上的郡守權力很大,他們能自辟屬官,自由主持地方的政 事、軍事和財政。由於僚屬均為郡太守任用,因此僚屬十分效忠於郡太守,使其地方上的勢力更加鞏固, 儼如古代的諸侯。西漢元封元年,武帝初置刺史,秩六百石,目的是監察二千石之太守,限制他們的行 為。漢武帝之設刺史以限地方官之標準,則稱六條。所謂六條,「皆在糾察郡太守和相國,提防其濫用職 權、勾結豪強、侵擾百姓。」太守違法,只能舉奏,不能代治,是僅具監察而無行政和軍事之權。武帝時 改 名州牧。哀帝時一度易名。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復改州牧為刺史。光武嘗於邊郡設軍隊,又為了節省財政開支及軍權,廢 郡都尉之職,改由郡守兼任此職。取消郡國都尉,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皆由太守 令長兼領,而郡太守由中央委派,故地方軍權操於君主手中。劉秀建國後,下令「今國有眾軍,並多精 勇,宜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工及軍假吏,令還復民伍。」從此全國地方軍隊,皆由中央控制,防止 了叛亂的發生。 不過,刺史之實權和地方官化傾向繼續發展。東漢刺史不親奏事,事逕奏行,即行黜陟。三府不案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4

驗,且親庶政,中關詔令皆稱刺史二千石,可見刺史已高於二千石。 3在刺史的轄管範圍內,他們無事不可過問,儼如一個國之君。不但這樣,在漢代察舉制中,士人 的晉身關鍵全操縱於刺史之手。由此觀之,刺史可謂操縱了士人們的一生榮辱。於是在士人之心目中, 產生了「二重君臣觀念」,形成了地方對中央日益離心,引致日後州牧的割據。 再者,軍權增加尤其重要,蓋中葉後內郡盜賊四起,邊郡外患嚴重,切非一郡之力清緝抗禦,於 是刺史領軍成例。如安帝時,幽州刺史曾發生盜賊和蠻夷問題,大破之,儼如一郡之軍事統帥,故勞榦 曰:「東漢州牧的割據,固然由於重臣出任,而刺史威權所積,究非一朝一夕所致的。」 靈帝中平五年,黃巾亂後,宗室劉焉提議改刺史為州牧,由宗室重臣,加將軍銜,封列侯,以加 強鎮壓的力量,理據是刺史權輕,難以遏止民變。政府正式賦予其兵權、行政權,以便應付動亂。劉焉此 一自私之建議,竟也為政府所接受,但終究是亂世權宜之計。 十餘年後,黃巾雖平,但州牧的地盤意識及軍隊的私屬觀念開始萌生,州牧下之僚屬視州牧如君 主,又無天子觀念,當時天子的威信又下降,故地方勢力日增,不久便演變成軍閥割據的局面。 就時勢有利因素而言 戚宦相爭、兩次黨錮之禍的發生,以致政治黑暗,人才凋敝。 開支超過收入,東漢財政枯竭。當時皇室支出耗費主要用於戰爭及戰後連帶的附加支出、宮室建造、皇族 奢侈生活的維持 (單是皇后生活最節儉也要1億兩以上)興建陵園、官俸、祭祀、應付天災 (特別是水災、旱 災、蝗災)等,本已十分吃力,西邊羌禍所帶來的連瑣效應,令東漢政府更形險峻。 應付羌患亦是造成漢末割據之端。由於士大夫見朝廷事無可為,惟有擁兵以對付羌患。而勦羌軍閥的兵 士,由於長期與羌作戰,所以他們皆驍勇善戰。而當他們的勢力日益膨脹時,野心亦會隨之擴大。此舉 不免對中央產生了離心力,從而形成了一股地方上的割據勢力。 何進密謀殺宦官,亦是東漢州牧割據形成之關鍵所在。靈帝死後,何進以大將軍身份輔政,並與袁紹密 謀殺宦官。可惜事洩,何進因而被宦官所殺。於是,袁紹乃舉兵諸殺宦官二千人。不久,董卓擁兵入洛陽, 專擅朝政,並廢少帝改立獻帝,引起袁紹之不服。然後,袁紹便號召東方州郡討伐董卓。這些州郡藉討 董卓為名,各務兼併,連戰不休,並公然割據稱雄,各霸一方,進而發展為互相混戰的局面。東漢的州 牧割據,不但對東漢皇朝構成影響,而且還涉及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 官府復有賣官斂財之事,影響東漢政府財政。靈帝以後,錢法混亂,獻帝之世,諸方兵起,人民塗炭, 地方行政全無建樹,此情況正好培養州牧割據的溫床。加之靈帝荒淫享樂,日用千金,不理國事,宦官 又自顧斂財,欺凌百姓,天災流行不絕,尤以建安二十二年發生的大瘟疫,無疑對東漢政府雪上加霜。 曹植《說疫氣》曾道:「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 覆族而喪。 」 州牧割據的影響 州牧形成特殊的勢力後,視中央如無物,後來曹操挾獻帝於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東漢政權名 存實亡。而後來曹操死了,子曹丕繼位,便廢帝自立,漢亡。 另一方面,自董卓起亂,州牧便乘機割據混戰,釀成天下分崩之局面,最後演變為魏、蜀、吳三國鼎立 之局面。 東漢政府對胡政策,深遠影響著胡漢關係。後來西晉建立時,除了短暫統一外,後因五胡亂華,配合內 部八王之亂,元氣大傷,間接導致西晉滅亡,晉室東渡另立偏安政權,南北分裂自317年至589年為止。 直至到楊堅篡北周自立,建立隋朝,再南下平陳,一統天下,才結束這四分五裂的局面。 短述題補充:比較封建制與州牧制在權力上之異同 (新形態的地方政制) 封建制 州牧制 成立時間 西周 西漢至東漢 成立原因 勢力未穩定、屏藩王室、 初為監察地方,後來是因時制宜 權力表現形式 直接受封的 間接授予的 權力範圍 按受封爵位等級 自行與其他軍閥混戰,以戰拓土 發展結果 天下分裂,歷時五百多年之久 天下分裂,歷時三百多年之久 兩種制度給我們的啟示: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5

分裂局面之所以出現,不一定與封建制有關,即使是君主授予地方相當大的權力,同樣會導致天下分 崩離析的 封建制可與西漢、王莽、西晉、明相比,而州牧制則可與唐節度使、民國之軍閥作比較。

東漢後期黃巾之亂如何和州牧拉上關係? 黃巾之亂與州郡割據: 東漢自和帝以後,外戚宦官相繼亂政;桓、靈二帝時,更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以致政治腐敗, 人才凋零,國本動搖。另外,土地兼併嚴重,天災連年,故各地相繼發生民變。 靈帝時,鉅鹿人張角倡太平道,借治病傳教,在民間秘密反抗漢朝。信徒增至數十萬人,均以黃 巾包頭為記,故稱作「黃巾」 。 黃巾聲勢浩大,到處捕殺官吏,劫掠地主豪強。漢室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兵屯駐洛陽近郊,並分 派盧植、皇甫嵩及朱 討伐黃巾,經過九個月的激烈戰事,才把黃巾的主力打敗。 為進一步肅清黃巾的殘餘勢力,靈帝在一些重要的地區設置州牧,給以地方軍政大權。於是逐漸 形成州郡割據之局面。

根據上圖,回答以下的問題: 州牧割據多集中在______一帶,戰事亦連帶集中在________。州牧割據越多越集中於_______,東漢政 府的國力就越顯衰弱,乃至滅亡。 東漢末期其實已真正開啟中國經濟重心_________之先鋒。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6

就「東漢滅亡與進入為時三百多年的魏晉南北朝分裂動盪」主題而言,以上地圖在多大程度有助我 們了解?

西北的羌禍 (第六個滅亡原因 ) 羌禍的興起,與東漢後期的氣候也有很大的關係。當時正值小冰期,北方嚴寒,內徙的現象漸普遍。 他們生活在青藏高原及涼州、并州一帶。民性堅剛勇猛,部落林立,各有組織,互不統屬,但當有事的 時候又能團結一致,一心對外。 新莽時,羌族日益放縱,時生禍亂,初僅寇邊,繼則入居塞內,「全城屬縣多為虜有」,范曄在《後漢 書.西羌列傳》分析:「羌雖外患,實深內疾,若攻之不根,是養疾屙於心腹也。」可見其威脅性。   東漢的羌禍,肇於光武,成於章帝,盛於安、順,而極於桓、靈之世,前後斷斷續續一百三十多年, 范曄總結道:「惜哉寇敵略定矣,而漢祚亦衰焉。」說明羌禍與東漢是相始終的。   西羌勢力遠遜於匈奴,但為禍卻嚴重得多,主要原因是東漢政府決策錯誤有關,如羌亂一起,即 有放棄涼州一說 (又一次力證東漢定都洛陽在地理上的選址弊處)。雖此見解未推行,但西北諸郡漢人卻 移居內地,將西北拱手讓人,以致羌禍終難除。當羌人內屬後,州郡官吏豪強又苛虐羌人,令其生懷恨 之心,東漢政衰則峰起。徵之史實,東漢幾次大規模的羌亂,大多因此而造成。如章帝建初元年羌禍, 起於縣吏對羌婦的強暴;安帝永初之亂是由於徵發降羌,官吏隨處逼脅騷擾,把羌人逼反;章帝時護 羌校尉傅育為羌人所殺,繼任校尉張行為報復,一次過誘殺八百餘羌之豪酋等。 東漢政衰與羌禍烽起是分不開的。東漢中葉以後,內受宦官和外戚的影響,軍事和政治的不配合,中 央和地方的不協調,前方將帥又不合作,軍民不能融合,直接造成羌禍熾烈。時西北軍政情況,一般將 帥貪污,士卒怒苦,已成積習。范曄《後漢書.西羌傳》曰:「自永和羌叛,至乎是歲,十餘年閒,費用 八十餘億。諸將多斷盜牢稟,私自潤入,皆以珍寶貨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恤軍事,士卒不得其死者, 白骨相望於野。」桓帝時,皇甫規嘗上書言羌禍之弊:「夫羌戎潰叛,不由承平,皆由邊將失於綏御。乘 常守安,則君侵暴,苟競小利,則致大害,微勝則虛張首級,軍敗則隱匿不言。軍士勞怨,困於猾吏, 進不得快戰以徼功,退不得溫飽以全命,餓死溝渠,暴骨中原。徒見王師之出,不聞振旅之聲。」《 ( 後漢 書.皇甫張段列傳》卷65)可見政治腐敗與羌亂的癥結所在了。 羌禍於靈帝、獻帝之時稍為平息。靈帝中平元年 (184年)至獻帝建安19年 (214年)。靈帝中平元年,黃巾 起事,西北地區社會秩序和經濟幾近崩潰。同年12月,金城、隴西、上郡爆發羌禍,包括北地降羌、涼州 義從羌、及少數漢人官吏,一路上燒殺劫掠,危及洛陽。漢以張溫、董卓合兵十萬進討,然羌人勢大,漢 廷派皇甫嵩加入。其後胡人集團內部分裂,兵力疲敝,皇甫嵩趁機追擊,胡人損兵萬餘人;後起事諸羌 將領仍爭權不休,不能合作,實力由盛轉衰,至建安19年 (214年),亂事將領被殺,羌禍停止。 羌禍對東漢滅亡的重要性/ 羌禍對東漢的影響 1羌禍連年,戰費浩大:如《後漢書段穎傳》載:「永初中,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億」;順帝 「永和之末復經七年,用八十餘億」;桓帝時,段榮討伐東羌,耗費四十四億。由是造成政府財政枯竭, 漢室為解決財政困厄,被逼賣官斂財。靈帝時「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 」《後漢書.靈 帝 紀》,加徵於民,使民生困苦。 2同時,兩軍對壘,將士傷亡,自屬必然。東漢用羌禍而士卒之傷亡極眾。如順帝永和年間,馬賢帶領的 官軍十萬,趙沖的河西四郡兵及北地,漢陽二郡兵亦在十萬以上,然多在戰場上戰死。史稱「卒不得其 死者,白骨相望於野。」造成人命極大損失。同時因要戰爭,更需要更多的士卒,漢室便要隨地徵兵,擾 民極甚,人民在重稅、征兵的壓力下。加上安順以來的天災,爆發黃巾之亂。東漢百多年的羌禍,首使其 國力弱,繼而與中樞政治沒落互為因果,以致促成漢亡。 3由於羌禍熾烈,漢政府為抵禦,屯重兵於邊地。因此使邊郡守將大權在握,成為軍閥,有言東漢亡於 董卓之亂,不無道理。西北羌禍連年不絕,給董卓一個立功的機會,事成後即成為勢力很大的軍閥,董 卓的部眾很多是羌胡義從,是後來破壞兩京、劫持獻帝的人物,亦是日後漢亡和三國三分天下的主要關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7

鍵。 4由於長期的羌亂,對社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後漢書.西羌傳》:「府帑空竭,延及內郡,邊民死者,不 可勝數,并、涼兩州遂至虛耗。」使西北一帶,胡羌的勢力日增,一方面使胡羌與漢民更為混雜,促進民 族間的摶成,但亦種下一百幾十年後五胡亂華的種子。 5最後,由於羌亂阻擋了西域的交通,所以中國和西域的交通若斷若續。

關於東漢衰亡原因,總共出現以下數個重要集團,試指出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何促成漢亡? 外戚

皇帝

宦官

太學生

貧民

刺史/ 州牧

你認為誰對東漢滅亡要負上最大的責任?試申論己見。

總結 東漢衰 亡之原 因 (僅為大 綱,詳 情參考 之前相 關資料 ) 東漢自和帝以後,便日漸衰落,終於形成群雄割據,招致滅亡,其原因為: 遠因 1. 相權低落:武帝時分內外朝,自武帝以後,天子獨攬大權,重用內朝尚書,漸奪外朝相權。至光 武躬親庶務,內朝尚書位微而權重,外朝三公僅擁虛位,不能作政府的真實領導人,一旦內廷腐 化,遂牽連整個政府之墮落。 2. 國力不足:漢代因田賦稅過輕,國家經費平時僅能足用,稍一有變,即感不足,章帝寬仁賞賜過 於制度,故國用益絀,加以長期邊患,國家財政日益困窘。 3. 選舉不實:章帝時,陳事者多言郡國貢舉率非功次,故守職益懈,而吏事漸疏。 4. 風俗奢侈:章帝時,京師貴戚近親及郡縣豪家,奢縱無度,甚或以金縷玉匣相競,風氣奢靡之極。 近因 (亂而未亡時) 1. 戚宦亂政:東漢後期,自和帝以後的一百多年間,各朝君主繼位時,多在年幼,由太后臨朝,便 重用外戚,把持朝政。皇帝漸長成,為了收回政權,又用宦官去消滅外戚勢力。而形成宦官專政, 外戚宦官為爭奪最高統治權力,互相傾軋,使東漢王朝政治腐朽黑暗,一片混亂。 2. 黨錮之禍:東漢末年的兩次「黨錮之禍」,使大批有用之臣及有才之士被殺戮、禁錮,士氣摧殘, 人才淍零。 近因 (亂而滅亡之關鍵) 1. 黃巾起義: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特別是黃巾起義,長期延續不斷。朝廷為了平亂, 增強了州牧的兵力,州牧乘機擴展自己的勢力,造成以後群雄割據的分裂局面。 2. 州牧割據:東漢末年,黃巾亂事之後,各地暴亂依然不息,由於各地亂事迭起,政府委各州牧以 兵馬重權,因而形成內輕外重,尾大不掉,州郡紛紛割據兼併。加以董卓亂政以後,各州牧郡守 亦乘時競起,不斷的割據爭逐,其後遂演變成為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局面。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8

3.

邊患屢起:桓、靈二帝時,地方官吏豪強虐待羌人,引起反叛,東北的烏桓、鮮卑也先後大舉入侵 各族侵擾雖被擊潰,但國庫因而空虛。董卓、公孫瓚等大軍閥割據勢力也因而形成。

溫習圖表 東漢王位繼承情況

外戚專政

新幼主繼位

皇帝英年早 逝

君主長大

宦官橫行

不甘受控制 帝聯宦官誅 外戚

戚 宦 宦  官  相 弄   爭 權 ↓ ↓ ↓

黨 + 錮  之 ↓ 禍 ↑

黃 巾 之 亂

+ 

州 牧 割 據 ↓

西 北 民 族 ↓

東  漢  滅  亡 兩漢之世,政局多受治國思想影響最大。試析論之。 治國思想制定之初 漢初經秦末大亂,須與民休息,故行黃老 無為思想治國



治國思想之缺點 文景之世,黃老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產 生問題,影響是全國性、族際性

黃老治道弊病叢生,武帝改獨尊儒術

↙  ↙

儒學陰陽化+表儒裡法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59

儒學陰陽化+表儒裡法+復古思潮+禪讓論 倡儒+表揚不仕王莽 (禮教) 懼怕批評朝政,轉而投向清談

 ↙  ↙ 

王莽代漢 戚宦相爭、黨錮之禍 漢亡、晉亡、南北朝分裂

兩漢發展大勢 君主 高祖

內政 擊敗項羽統一天下 開布衣將相之局 呂后專政 文景之治

政治思想  黃老無為思想漸興

對外  對匈奴採和親政策

主導權 皇帝

 黃老無為  黃老政治流弊漸生

 和親政策  匈奴問題日益嚴重

皇帝 皇帝

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出擊匈奴  拓展版圖  守邊為主

皇帝

昭、宣二帝

 推行新經濟政策  建立士人政府  社會經濟問題嚴重

元帝 成、哀二帝 平帝(子嬰)

 王莽逐漸得勢  丁、傅、王氏弄權  王莽篡漢自立

 守邊為主  守邊為主  守邊為主

外戚 外戚 外戚

新莽

 托古政制  旋即敗亡

 王莽復古新政

光武 明、章二帝

 光復漢室  明章之治

 復倡儒學 (禮教)  儒學 (禮教)

 明帝出擊匈奴

皇帝 皇帝

和帝

 外戚干政  戚宦相爭開始  戚宦相爭

 儒學+清議

 和帝再伐匈奴

戚宦

桓帝

 戚宦相爭  第一次黨錮之禍

 儒學+清議 學界變質

靈帝

        

惠帝 文景二帝 武帝

殤安順沖質

少帝

獻帝

   

戚宦相爭 第二次黨錮之禍 黃巾亂起 戚宦相爭 董卓亂政 州郡割據 戚宦相爭結束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 開三國之局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 儒+五德終始說盛行

 匈奴復叛

戚宦

恐懼,

 恐懼,學界變質, 時人懷疑儒學

皇帝

 四夷復叛  胡人內徙  胡人內徙

戚宦 戚宦 戚宦+州牧

60

各集團權力升降簡表 兩漢權力升降表

程度

6

皇帝

4 外戚

2 宦官 獻 帝

質 順



靈 帝



章 明

帝 光 武

王 莽





殤 安



成 哀 元

宣 之 昭

武 帝

景 之



帝 惠





高 祖

0

開創

時間

改正

小冰期現象 更漫長的小冰期,氣氛異常寒冷,不穩定 注:關於王莽時代的帝權和外戚權力問題,嚴格來講,王莽是以外戚的身份奪漢之天下,而劉氏權力 則下降,社會並沒有完全把劉氏宗室消失,而是作為身份下降的人,可視作為兩漢劉氏權力過渡期。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1

關於兩漢王莽的歷史資料題 漢初和漢武帝時對匈奴和戰得失 (HKAL1994) 問題:漢武帝捨和親而伐匈奴,韓安國、 桑弘羊與班固各有不同之論。 試據下列資料評析政策之 利弊。 資料: 甲. 《漢書》卷五二〈韓安國傳〉載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一三三年)御史大夫韓安國言: 「臣聞高皇帝(漢高祖)嘗圍於平城,匈奴至者投鞍高如城者數所。平城之飢,七日不食,天下歌之。及解 圍反位,而無忿怒之心。夫聖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功,故乃遣劉敬奉金千斤,以結 和親,至今為五世利。孝文皇帝(漢文帝) 又嘗壹擁天下之精兵,聚之廣武(雁門)常谿,然終無尺寸之功, 而天下黔首無不憂者。孝文寤於兵之不可宿(久留),故復合和親之約。此二聖之迹,足以為效矣。 」 乙. 《鹽鐵論》卷八〈結和第四十三〉載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御史大夫桑弘羊言: 「漢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于者甚厚;然不紀(記)重質厚賂之故改節,而暴害滋甚。先帝(漢武 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懷,故廣將帥,招奮擊,以誅厥罪;功勳粲然,著於海內。 」 丙. 《漢書》卷七〈昭帝紀〉載班固贊: 「(漢昭帝)承孝武(漢武帝)奢侈餘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霍光)知時務之要,輕繇(傜)薄賦, 與民休息。至始元、元鳳之間(漢昭帝年號,公元前八六年至公元前七五年),匈奴和親,百姓充實。 」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2

漢初文景之治及武帝盛世 (HKAL2000) 試據資料回答問題 問題: (1)荀悅之評論揭示漢初何種危機?晁錯之建議能否解決有關問題? (2)試扼要說明乙、丙兩項資料分別反映漢初何種危機? (3)以上三項資料所揭示之漢初危機,何者於漢武帝在位期間獲得解決?試概論之。 資料: 甲. 《漢書‧食貨志》載晁錯上書文帝: 「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己矣〔重農政策〕。欲民務農,在於貴粟;貴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為賞罰 。 今寡天下人粟縣官〔派官監督〕,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拜爵〕,農民有錢。 」 荀悅《漢紀》評論文帝十三年下詔免除田租事: 「古者什一而稅,以為天下之中正也。今漢民或百一而稅,可謂鮮矣〔漢初之財政問題〕。然豪彊富人占 田 逾侈,輸其賦太半〔貧富懸殊和土地兼併〕。官收百一之稅,民收太半之賦。官家之忠優於三代,豪彊 之 暴,酷於亡秦〔富豪對貧民的剝削〕。是上惠不通,威福分於豪彊也。今不正其本,而務除租稅,適足 以 資富彊。 」 乙. 漢初分封諸侯王圖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丙. 秦、漢初疆域比較圖

63

根據地圖,可以見到: 漢初封國多集中在________一帶,傾向於___ _面,作亂地區則在______方,這是因為: 1 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口分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歷史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距離首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武帝施政得失評論 (HKAL2003) 歷史資料題 – 20 03 年 試據資料回答問題 問題︰西漢昭帝於始元六年(公元前 81 年) 召開鹽鐵會議,討論武帝之施政。御史大夫桑弘羊與賢良、文 學意見相左。試按個人對漢武帝施政之認識,評論以下兩組資料所示大夫與文學兩方見解之得失。 資料: 甲. 選自《鹽鐵論‧本議第一》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於邊塞,備之則勞中國之士,不備則侵盜不止。先帝(指漢武帝)哀邊 人之久患……故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蕃貨長財,以佐助邊費。今議者欲罷之,內空府庫之藏, 外乏執備 ("執備"即"守備")之用,使備塞乘城 ("乘城"即"登城守衛")之士饑寒於邊,將何以贍之? 文學曰︰畜仁義以風("風"解作"教化")之,廣德行以懷之。是以近者親附而遠者悅服。……王者行仁政, 無敵於天下,惡用費哉? 乙. 選自《鹽鐵論 搫之第四十二》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4

大夫曰︰往者,縣官("天子"之代稱)未事胡、越之時,邊城四面受敵,北邊尤被其苦。……是以主上欲掃 除,煩倉廩之費也。終日逐擒,罷而釋之,則非計也。 文學曰︰異時縣官修輕賦,公用饒,人富給。其後保 ("保"解作"防禦")胡越,通四夷,費用不足。於是興 利害,算車船,以訾(通"貲",指錢財)助邊,贖罪告緡,與人以患矣。

史家見解 《王莽登基之初頒佈的詔書》: 王莽下詔書曰:「古者,沒盧井八家, 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 三代所遵行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罷民力以極其欲,壞聖制,廢井田,是以兼拼起,貪鄙生, 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欄,制於民臣,顓斷其命。姦虐之人因 緣為利,至略賣人妻子,逆天心,誖人倫,繆於『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書曰予則奴戮汝唯不用命者, 然後被此辜矣。漢氏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罷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 稅一,實什稅五也。父子婦終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 窮而為姦。俱陷於辜,刑用不錯。子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時則有嘉禾之祥,遭反虜逆賊且止。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為『私屬』,皆不得買賣。」 班固《漢書.王莽傳贊》 「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 直道而行,動見稱述。豈所謂「在家必聞,在國必聞」,「色取仁而行違」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5

又乘四父歷世之權,遭漢中微,國統三絕,而太后壽考為之宗主,故得肆其姦惹,以成篡盜之禍。推是 言之,亦天時,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竊位南面,處非所據,顛覆之勢險於桀、紂,而莽晏然自以黃、虞復 出也。乃始恣睢,奮其威詐,滔天虐民,窮凶極惡,流毒諸夏,亂延蠻貉,猶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 之內,囂然喪其樂生之心,中外憤怨,遠近俱發,城池不守,支體分裂,遂令天下城邑為虛,丘壟發 掘,害遍生民,辜及朽骨,自書傳所載亂臣賊子無道之人,考其禍敗,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昔秦燔《詩》、 《書》以立私議,莽誦《六藝》以文姦言,同歸殊途,俱用滅亡,皆炕龍絕氣,非命之運,紫色蛙聲,餘 分閏位,聖王之驅除雲爾!」 趙翼《廿二史劄記.王莽之敗》 「漢祚中衰,元后長壽。王莽藉其勢以輔政,援立幼弱,手握大權。詭託周公輔成王,由安漢公而宰衡, 而居攝,而即真。權勢所劫,始則頌功德者八千餘人,繼則諸王公侯議加九錫者九百二人,又吏民上書 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雖宗室有安眾侯劉崇、徐鄉侯劉快等,臣僚有東郡太守翟義、期門 郎張充等,先後起兵匡復,皆旋即敗滅。其威力所劫,亦已遍天下,靡然從風。使能逆取順守,沛大澤 以結人心,則天下雖未忘前朝,而亦且安於新政,未必更有發大難之端,起而相抗者。 內政 其敗也,一由收天下田,名曰「王田」,禁之不得買賣。一夫田過一井者,分與里族。敢有非議者,投四 裔。 又禁積五銖錢,犯者亦投四裔。於是農商皆失業。以賣田積錢坐罪者,不可勝數。 繼又設六筦之令,令州縣酤酒賣鹽、鑄造鐵器、諸采取名山大澤眾物者,稅之。此召怨於中國也。 外交 莽自以為北化匈奴,東致海外,南懷黃支(黃支在日南之南,日南在今越南中部),惟西方未廓。乃遣 人誘西羌獻地,置西海郡,而西羌以失地遂叛。 又改蠻夷諸王皆為侯。使人授單于新印,收故漢印,改璽為章。單于欲得故印,使者椎破之。單于大怒, 遂寇邊。句町王亦以改王為侯而叛。此召怨於外夷也。 戰爭 又以匈奴之叛,遣十二將出討之,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兵三十萬。又擿(挑出,ㄊㄧˋ)鑄錢鄰伍坐罪者 男子檻車,兒女步行,鐵鎖琅當其頸,詣軍前以十萬數。到者,易其夫婦。州縣饋運糧餉,自江海至北 邊。兵先到者屯駐,候到畢同出。於是將吏在邊者,縱恣為害,五原代郡,尤被其毒。(《漢書.匈奴傳》: 北邊自宣帝以來,不見烽火,人民繁盛,牛馬蔽野。及莽撓亂匈奴,與之搆難,邊民亡死相繼。又十二 部屯兵久不出,肆行侵暴。於是野多暴骨。)其討句町者,士卒死什之五六。此又因用兵而病民,使外夷 與中國胥怨(相怨)者也。 於是四海沸騰,寇盜蜂起。更始、赤眉、光武因得以劉宗號召天下。人但知莽之敗,由於人心思漢,而不 知人心之所以思漢,實莽之激而成之也。當其始也,詭激立名以濟其闇干之計,似亦姦雄之所為。及僭 逆已成,不知所以撫御,方謂天下盡可欺而肆其毒痡(疲病)。結怨中外,土崩瓦解,猶不以為虞。但 銳意於稽古之事,以為制定則天下自平。乃日夜講求制禮作樂,附會六經之說,不復省政事,制作未畢 而身已為戮矣。此其識真三尺童子之不若。語云「今之愚也,詐而已矣。」若莽者,其詐也,愚而已矣 。」 呂思勉對王莽新政的評價:「新室政治,可分數端,一曰均貧富,二曰興教化,三曰改官制,四曰修庶 政,五月興學術。凡莽之所懷抱者,多未能行,或行之而無其效,雖滋紛擾,究未足以招大亂。其招亂 者,皆其均貧富之政,欲求利民,而轉以害之之故也。」 東漢末年與顯要宦官有關的著名人物 官名 姓名 與宦官關係 備註 京兆尹 唐瓊 唐衡兄 《後漢書》 山陽太守 單遷 單起弟 《後漢書》 沛相 具恭 具瑗兄 《後漢書》 陳留太守 左敏 左管弟 《後漢書》 河內太守 徐盛 徐璜弟 《後漢書》 吳郡太守 徐參 徐璜弟 《後漢書》 東郡太守 曹超 曹節從弟 《後漢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年 「(東漢州牧)幾個對立競爭的經濟力量的興起,使它們成為長期抗衡的基地。東漢末年四川和長江下游的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6

昌盛,就是三國時代力量均衡的根本原因。」 西漢及 新莽 政權 如何 深 遠地影 響東 漢發 展?

西漢相制改變

西漢重用外戚傳統

內朝權力上升

王莽代漢

東漢沿用之,戚宦得以弄 權

西漢社會經濟問題

社會矛盾

王莽改制 添混亂

漢室復興後,大倡儒家忠 孝,不事二主

戚宦相爭



東漢初改而不革,「治標不 治本」

過度重視品德,形成清議

持久力不長,中衰現象漸 現

黨錮之禍、黃巾之亂、州牧 割據

@Jacky Li ‫علي‬/ Tg 6/ S.Cina/ Han2

67

More Documents from "鄺豪傑 Jacky Kwong"

May 2020 19
La Soberania De Dios
June 2020 20
June 2020 15
Plh2.docx
May 2020 22
May 20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