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相传,早在大禹治水后兴起的夏朝,就有清明之节,表 示水患已治,既清且明,天下太平。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15 度 时,开始的第一日为清明节。这个节气,在周代就已经有记载了。《月令七十二 候 集 介》:“三月节(阳历)……万物至此,皆以洁齐而清明矣。”那时,还仅仅作 为节气提出。“清明”这词,正式列为节日名称,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汉代《淮南 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指乙则清明。“ 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藏,改变了冬季寒 冷枯黄的景 象,在农业生产上,正是忙于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江南农谚云:“清明谷雨 两 相 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惊蛰早,谷雨迟,清明春播正适时。”古人很 重视这个节 日,除了强调进行农业生产外,还有寒食、扫墓、踏青、插柳、植树等风俗。 今年我国首次将清明节等其他一些传统节日列入法定放假的行列。我们为传统 节日得到重视而感到欣喜的同时,特地邀请了温州著名的民俗学家叶大兵老师,为 本期《地理》撰写了关于清明的来历以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等,以飨读者。 寒食与清明的关系 温州,早在宋代就有“净社倾城同禊饮,清明阖郭共烧香”(叶适《水心 集》)的风俗。明代,据《温州府志》载:“清明,插柳于门,扫墓而祭。各有邀 亲雇舟 击鼓铿金出游。”姜准《岐海琐谈》亦载:“清明插柳于门,携■放舟,上坟 祭扫,挂纸钱于墓,亦有因之拉客行乐者”。清代,在永嘉,则“插柳于门,取蓬蒿 揉 饼祀先,绾作圈缀花其中,置小儿头上。” 寒食与清明的关系 要 了解清明节民俗,首先从寒食节说起。按我国古代风俗,清明前一天(一 说清明前两天),为寒食节。一般是冬至后一百五日,或谓一百三日,或谓百六 日。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 食。”此节由来已久。可以远溯到周代,据《周礼 ·秋官》载:“司恒氏仲春,以 (振摇)木铎 修(治)火禁于国中。”今寒食节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以性格刚毅、疾恶如仇、襟怀坦 白,深得百姓拥 戴。他曾辅保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十五年,在被困断炊时,子 推曾“割股”给重耳充饥。后重耳当上国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遍宴群臣,独忘 子推。子推不居 功争仕,据说,他写了一首《龙蛇之歌》云:“有龙矫矫,顷失其 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 穴,皆有处所。一 蛇无穴,号于中野。”以后和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 南)。晋文公看后,派人前往请介子推出山。子推隐而不见宫使。晋文公知子推事 母甚孝,就放火烧山, 想逼他负母出山。不料介子推“士甘焚死不公侯”,与母亲
抱柳自焚。晋文公十分悲痛,就把子推母子安葬在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还下令 于其忌日(五月五日) 不得举火。每年这一天,全国禁烟不火,吃冷食,以示哀 思。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相传,晋文公还用此柳树制了一双木屐自用。每当文公 感怀子推的功劳,就低下 头看看足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是古代上级对 下级或同辈之间的尊称,据说就由此而来。 因为晋国是当时诸侯的盟主,再加上介子推的高风亮节精神,这一风俗很快地 传到其他各国,使寒食节逐代传承下来。 寒食节开始流行于并州(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各地。见于记 载最早的是《后汉书》:周举任并州刺史。当时太原一郡旧俗,因介子推在绵山抱 木自 焚而死,有龙忌之禁。每到他亡故那个月,人们都说,子推不喜欢人间举 火,如违犯,则令雨雹伤田。于是土民在每年冬天,都寒食一月,不敢举火。因 此,人们深 受其苦。周举了解此事后,毅然写书,亲自到介子推神庙,面告神灵 说:寒食一月,“残损民命,老小不堪,使还温食。”他提出禁火寒食,由一月改为 三日。从这 段记载中,可见寒食节至迟汉代已经流行。 明清时期,在江苏、上海一带,清明前后,家家吃青(米团)子,饮紫笋茶。 青(米团)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粉中,色湛然而碧,馅为豆沙,甘芳胜于麦芽 糖,此俗至今尚存,为古代寒食节的遗风。 寒食节和清明节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日子相近,久而久之,寒食节就成 为清明节活动的一部分。大约从唐代开始,又把扫墓固定在清明日举行,寒食节在 人们的记忆中慢慢地淡忘了。 扫墓与踏青的来源 每逢清明,民间有祭扫坟墓,追记先人之俗,也叫“拜扫”,俗称“上坟”。 扫墓,有人认为始于战国的墓祭。民间相传春秋战国时,山西的百姓因崇敬 介子推清贫生平及其高风亮节,在他死后的周年忌日(即寒食节),自发身穿素衣 缟 服,携带祭品上他墓地祭奠,以剪修草木表示怀念。从此,扫墓之风流行为 俗。也有一说认为扫墓一俗始于秦代。又有人认为起于东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扫墓瞻仰前人高尚情操的意愿及肃穆气氛,逐渐被 祭奠亲人之灵的哀怨所代替。根据史书记载,扫墓一俗,到唐代才固定在清明举 行。唐 明皇为此曾公布过一道命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通世相沿,寝口成 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无常式”(见《旧唐书》)。 从一般祭扫先人坟墓,逐步演变为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 活动,这是近六十年的事情。
踏青,又叫春禊、寻春。清明节,正好在上巳节之前。这时,正交暮春三 月,山青水秀,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因此,有踏青之举。人们把郊游和扫墓结合起 来,相 携到山上、河边、林中,作春日之游,然后围坐饮宴,抵暮而归,形成了 遍及全国南北的踏青之俗。因此,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踏青的习俗晋时已盛,唐宋时更加盛行。 踏青时,除了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外,还进行射柳、拔河、打球、采 百草、扑彩蝶、放风筝、斗鸡、蹴鞠、荡秋千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由于这些活动 活泼有趣,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一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至今还在盛行,并成为 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 插柳与植树的习俗 每年清明,正是气候转暖、雨水充沛、草木复苏的时节,最适宜于种树。农谚 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我国自古以来,民间就有插柳、植树和戴柳的风俗。 清明插柳,最初是为了取火。因为榆柳是春天用来取新火的最好木材。后和纪 念介子推抱柳自焚结合,人们每逢清明,都在门口插柳,为招子推母子之魂。有的 地方还用面和枣泥做成“子推燕”,用柳条穿起来插在门上,也用面做小燕赠人。 戴柳,据史载,始自唐。高宗于三月三日上巳节于渭阳,赐群臣每人一个柳 圈,谓戴柳可免虿毒。唐代清明节插柳,认为是“顺阳气”,可以免毒。民间有卖柳 条 者,沿街叫卖,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在宋代,每逢清明节,都城人家皆插柳 满檐,虽小坊幽曲亦清。大户人家则“加枣锢于柳上”,并认为插柳门上,有明目作 用,俗称“明眼”。 清明插柳,还有观测天气的习俗。《北疆识略》 :“清明檐前插柳,以青焦验 晴雨。”农谚说:“檐前杨柳青,农夫休望晴;清明晒干柳,窝窝馒馒撑死狗。”意 思是说,这天如果太阳大,晒干柳条,则来年麦旺;反之若下雨,这年便雨水过 多,影响收成。 直到清代,宫廷中仍行此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在我国江南地 区,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的农谚。该日,妇女们喜欢折几支柳条,或结杨 柳 球戴鬓畔,表示青春常在,红颜不老之意。宋杨韫华在《山塘歌》中写道:“清 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差绿云翘。”不仅妇 女, 儿童也喜欢在清明日“以柳为冠”。还有首农谚说:“戴个麦,活一百;戴个 花,活百八;戴个柳,活百九。”这又把戴柳和祈求长寿结合起来。 温州的清明习俗
做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做粉,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 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有的人家,还向田塍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 野菜或青草, 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俗叫 “蒿 饼”。在泰顺,先一日以鼠曲叶(俗曰绵菜)或蓬蒿和米粉馅糖为馒头,谓之 “蒸 糍”。清明日这 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自焚绵山以 采取寒食之遗意。 插柳和踏青 这天家家门上插上柳枝,儿童头上也戴着缀有花朵的柳枝圈儿, 祖先墓上也要插柳枝。妇女则采柳叶簪髻,洁服出游,名曰“踏青”。 《东瓯见闻 录》中有《踏青词》一首:“踏青侣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 舞,吴田十里菜花黄。” 扫墓 在温州一带祭奠先人坟墓时,坟头栽木,用红绿纸剪成钱形,编成长 串,约一尺五六寸,叫做“挂柳钱”。祭毕,要向坟外空地上掘点泥来,加于坟上, 叫做“加土 ”。同时,还要分清明饼给山上墓边的牧童。祭余物品,要带会去,宴 享亲族,叫做“享馂”。扫墓归来,还要折几支松树和映山红花带回家去作为吉祥之 兆。前者 表示长寿,后者表示子孙满堂。这天,还要祭拜祖宗。 现在,继承前人在清明节缅怀祖先的扫墓习俗,党政军和各阶层人民(包括学 生)中,普遍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同时,在清明前后,继承过去的插柳习 俗 , 发 展 成 为 大 规 模 的 植 树 活 动 , 绿 化 祖 国 , 为 民 造 福 。 文/叶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