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困难与其应对策略 数学不仅仅是出现在学校里,更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广为应用的技能, 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害怕计算呢?
背景介绍 • 学习数学时产生的焦虑感会让学生产生自己愚笨的恐惧感, 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不愿再接触数学。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后,以自身的经验设 身处境地为学生思考,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同情心,让学生 更轻松地做数学,让他们不再恐惧。
什么是计算能力? • 全国计算策略(National Numeracy Strategy)将计算能力定 义为,一种运用数学与测量能力的自信水平与熟练水平。 • 学生需要计算的技能,同时必须有意愿和能力在各种情况 下解决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为何需要数学思维能力? • 如果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那么他就会表现的自信,相 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 一旦有了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在现代社会自如地生活,比如 说:购物时能够知道买来的商品物有所值、判断自己的健 康、是否适合过马路、是不是应该冒险、如何对问题采取 行动……
学生在计算上存在困难的表现? • 载客试种,学生的一些言谈可以让我们得知他正在经历书 学生的困难。 • 例子: • • • • •
6X8是多少? 直接告诉我要做什么。 是加法运算吗? 为什么不能用来除? 烦死了、没兴趣!
• 另外的一些行为也包括: • 抄写出错 • 朝窗外看 • 干扰性行为 • 抄袭同学答案 这些举动都暗示着学生失去了兴趣、或 是太过焦虑,而不能对问题加以思考, 正是这种慌乱导致学生失去思维能力。
如何解决? • 教师必须注意的举动 1. 不要忽视有问题的学生。 2. 言语缓和,不要使用尖酸刻薄的语气。 3. 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 从早期的报告来看。计算困难由来已久。数学省的对与错。 给人们带来了明显的成功与失败感。 • 海洛克(1991)发现。我们过多的强调如何熟悉运用数学 符号和运算方法、执行无意义的数学程序、布置分解问题 的任务等,并且这种情况有增无减。
• 例如“重复计算20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提 高学生解题的速度,但是却不能帮助他们 加深对三角概念的理解。学生不能立即什 么时候可以哟小运用这些技能。” • 数学教学可分为5个方面:常识、技能、概 念、策略和个人素质。
• 常识: 需要学习的名称、法则 • 技能:学生的而自信与水平要达到一定的 要求,就要在不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实 践与巩固测量与计算。 • 概念: 理解数学的核心,理解了概念就能 解决与此概念有关的问题。 • 策略: 测试、完整、保持系统性。有一系 列的策略组成学生心中的概念。 • 个人素质:教师的素质
计算困难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教师要有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数学障碍的本 质加以鉴定,并拥有一系列的策略来克服 这些障碍。
下面讨论课程中常见的潜在问题。
数学术语
• 术语给学生学习数学制造了许多困难。 • 学生可能由于不理解词、符号、基本原理的意义, 而不能辨别出数学问题。 • 或许他们知道所需要的技能,但是术语阻碍了他们 把技能付诸实施。
歧义 • 许多词有着精确的数学意义,同时,还有着更为普通的意义。 • 例如,“volume(音量、体积)”对学生而言,可能意味着 声音的响度。因此,教师讨论一个物体所占空间有多大时, 他们暂时会感到困惑。 • 另一方面,体积与容量在日常用语中依然会使人混淆。如: 多数瓶子贴有体积的标签,更确切地讲,这是瓶子的容量, 它所能承载的量。体积,准确来说,是瓶子这种器具的容量。
其他容易产生歧义的术语有: i. Even (甚至、偶数) ii. Regular (经常的、等边等角的) iii. Similar (相同的、相似的) iv. Average (普通的、平均的) v. Digit (手指、阿拉伯数字) vi. Face (脸、表面) vii. Prime (主要的、质数的)
更为复杂的概念有: i. Difference (差额) ii. Take-away (减掉) iii. Greater (更大的) iv. Less than (少于) v. More than (多于) vi. Borrowing (借位) vii. Shorter (更短的) viii. Longer (更长的)
• 这些术语可能使学生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来。因此,学生与 教师应该进行足够的交流,确保学生考虑到术语的多种意义, 意识到种种情况下的数学本意。 • 此外,问题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也容易令人误解。如: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24 and 9?
(24与9有什么区别? / 24减9等于几?) 学生可能回答: 1.一个是平方,一个不是。 2.一个是基数,一个是偶数。 3.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一位数。 4.15。
• 以上的回答全都是正确的,但是,只有最后那个答案是将 “difference”准确理解为数学上的意义。 • 若说上面三个是错误的答案,学生就会感到困惑、失败或 不满。 • 由此可以看出,提供问题出现的上下文情境有助于学生辨 别题目的本意。
数学基本原理、符号的使用及其联系
3x+2=14 n=k ∑(2n–1)=k² n=1 • 对于数学专业的人,以上是表达数学的句子。基本原理有其 规则,符号的意义则是准确而通用的。 • 然而,诸如位值、括号的使用等法则,学生却很容易搞糊涂。
• 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原则,就要使用相对具体的物体和 图像、相对熟悉的术语。 • 数学语言是很有效力的,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意义精确,没有 歧义。 • 对许多人而言,术语是再明显不过的障碍了。在第一个示例 中,教师可以提供以下的情景:
我有个数字,将它乘以3,再加上2,结果是14。 请问这个数字是几? *** 3x+2=14 ***
• 以上是个学习数学术语、法则与符号的简化过程,目的在 于使学生能用代数运算来解读它们。 • 若学生可以回答,证明他理解方程式的运用,并对自己解 决方程式问题的能力感到非常自信。
阅读能力与理解
成绩评定小组(1983)研究发现,11岁的学生中有90%的人可以 “计算 50X2 等于几”,只有61%的学生能够计算“20的5倍是 多少”,73%的学生知道,“2.70平均分给两个小孩。每个人可 以得1.35”。然而,对于问题“把一块2.7米长的布做成两块台 布,要求大小一样,请问一块台布需要多少布”,只有27%的学 生给出正确答案“1.35米”。更为复杂的数学表达方式,不同 的情景都能使计算的难度加大。
• 计算的核心就在于,学生要有能力在非数学环境中阐释与 运用数学技能。
• 但是通常,当术语阻碍了学生掌握数学的时候,学生会产 生不必要的挫败感和失败感。 • 因此,教师需给予他们极大的帮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 将问题发表出来。 • 通过小组的合作过程,听了组员的表述之后,学生可能会 对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 • 有些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仍然有可能成 为优秀的数学专业人士。 • 例如:新到英国的外国学生,他们的数学学得很好。 • 如果数学不是用言语,而是用适当的实用或视觉资源来授课 的话,他们就可能在提高第二语言的同时,继续发展自己的 数学思想。 • 运用这种方法,视觉障碍生、听觉障碍生也可以从中受益。
解读图表以及复杂的数据 • 广告界、政界、科学界、宣传品、周围环境等,都使用图表 与数据来使大众相信“事实”。
• 学生与成年人要想读懂数据,首要的技能就是解读它们,教 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鉴定出有偏倚的观点。 • 任何不能鉴定出错误数据的成年人,肯定存在特殊需要。
距离
成绩评定小组(1983)、哈特 (1981)、雷顿与史蒂文斯 (1999)等的研究表明,学生, 甚至是研究生,看到下列所示 的图表时,经常会出现误解。
时间 描述成爬山,在顶部散步,接着下山。
距离
• 我们经常强调如何教学生 制作图表,如今利用电脑, 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处理 与呈现数据。
时间
描述成向东北、正北方行走,然后向 西北方向行走。
• 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讨 论数据的意义,促使学生 有信心解读统计表。 • 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针对 图表创作故事、进行评论 或辩论。
• 阿斯科与威廉(Askew & William,1995),曾经提 议:“如果一般性的误解能够在教学中得以检查、公 布与讨论,学生学习就会更加有效。” • 教师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促进推理与实验的发展。 • 运用建构主义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 • 要学生理解结构或概念,就需要让他们亲自消除所有 不全面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
• 减法的术语很复杂,原因在于减法可用于截然不同的概念思想。 • 分割方面:有7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 • 比较方面:我11岁,妹妹4岁,我比她大几岁? • 学生须理解减法如何运用,需要有能力进行减法运算。 • 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之间的差别。 • 例子:比较不同国家温度或人口数量的数据(差异方面的问题) 使用具体的材料提出合适的问题、设计出合适 的模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具体情境需要何种相 应的计算。
• 比率、比例和百分比这三个概念关系十分密切 • 教师要运用适合的材料让学生建构、拓展并进一步发展概念。 • 例子:苏珊和莎拉两人分10块糖果,每次苏珊拿2块,莎拉拿3块。 最后她们各拿到几块? 如果将c 按照 a:b 的比率分为 d与 e, 那么它们分别为: 𝑑=
𝑎𝑐 𝑎+𝑏
e=
𝑏𝑐 𝑎+𝑏
比率符号: 苏珊拿2块糖果设为a, 那么莎拉拿3块设为b,那每次就要5 块,即a+b, 这里有10块糖果设为c,那就是双倍。 苏珊:4块【d=ac / (a+b)】 莎拉:6块【e=bc / (a+b)】
苏珊:4块,占整 个糖果的2/5,或 40% 莎拉:5块,占整 个糖果的3/5,或 60%
• 学生要经常运用比例尺、标尺、温度计和其他工具进行测量, 要集合多种计量单位来理解概念、解决问题、完成计算。 • 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经历通过对比进行教学: a. 密度:给学生两个装着不同物体的相同容器,比如,装着沙 子与羽毛; b. 面积、长度体积方面:给学生两个体积相同,形状各异的容 器,或者两个表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容器 • 教师也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工具,加深学生的理解。
•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要的是 要相信学生有这方面的潜能。 • 研究已经表明“教师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意识 到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Askew & William , 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