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06南太島國的地域情勢與國際組織_網路

  • Uploaded by: Damien
  • 0
  • 0
  • December 2019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南太-06南太島國的地域情勢與國際組織_網路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481
  • Pages: 22
南太島國的地域情勢 與國際組織 課程名稱:南太平洋島嶼概論 授課教師:蔡裕明

大綱 • 南太地區概要 • 南太島國說明 • 南太島國的地域情勢 • 南太地區的區域組織

概要 • 全世界的邊緣地帶:大洋洲代表著太平洋中大陸邊 緣地帶一連串鎖鍊島嶼,他提供攻勢與守勢的重要 基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來看,更構成太平洋 的安全屏障。 南太平洋地區幅員遼闊,海域面積 佔地球總面積的 1/6 • 分佈範圍廣闊:除澳洲和紐西蘭之外,共有 22 個 國家和地區,由 1 萬多個島嶼組成,分布在廣闊的 3000 萬平方公里的洋面上。分屬美拉尼西亞、密 克羅尼亞、波里西尼亞三大群島區 • 袖珍之國:陸地面積僅 55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 為 690 萬。都是國小人少的袖珍之國。其中巴布亞 新幾內亞面積最大,陸地面積為 46 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 420 萬;最小的國家諾魯 (Nauru) 陸地面積 僅 21 平方公里,人口約 1.2 萬

南太島國 • 所謂南太島國,除了澳洲與紐西蘭之外,尚包含斐 濟( Fiji )、吉里巴斯( Kiribati )、馬紹爾群島 ( Marshall Islands )、密克羅尼西亞 ( Micronesia )、諾魯( Nauru )、帛琉 ( Palau )、巴布亞紐幾內亞( Papua New Guinea )、薩摩亞( Samoa )、索羅門群島 ( Solomon Islands )、東加( Tonga )、吐瓦魯 ( Tuvalu )與萬那杜( Vanuatu )。 • 其中我國與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 索羅門群島、吐瓦魯等 6 國存有正式的外交關係

南太島國的地域情勢 • 南太平洋島國陸地面積僅有 55 萬平方公里,但經 濟專屬區達群島 1729.6 萬平方公里 • 此地區水產、礦產資源豐富,僅金槍魚( Tuna fish )即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金槍魚約 150 多萬噸,商業價值達美金 17 億,世界上約有 55% 的金槍魚罐頭產自南太平洋

• 除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所羅門群島和新喀裡多 尼亞擁有豐富的礦藏資源,其他島國資源貧乏。近 年在南太海底發現蘊藏有大量的礦藏結合物,這些 結合物為海底火山口噴發出之岩漿,遇到海水冷確 後形成,含銅、鋅、鉛、銀、金、錳、鈷等物資 • 海底資源的發現對島國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 意義, 1982 年聯合國通過的《國際海洋法》 (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Sea ),宣布 200 海里經濟專屬性區,分散在南太 平洋地區的島國,成大量海上資源與尚未開發之海 底資源的所有者

• 南太島國由於幾個世紀的殖民式帝國主義統治,南 太島國經濟畸型發展,產品種類單一,多數國家以 農業為主(包括漁業、林業),農業人口占人口的 70% 以上,有的甚至高達 90% 以上 • 南太島國工業基礎不足,製造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 值的比重,除工業最發達的斐濟於 1999 年佔 14.5% ,其他國家都在 10% 以下,有些國家甚至 沒有工業。主要靠出口椰乾、熱帶水果和魚,大部 份生活消費品和工業用品需要進口

• 1990 年代以後,許多國家開始發展觀光旅遊業。 大多島國財政拮据,經濟困難。許多島國的經濟模 式為移民、匯款、接受援助( MIRAB ),即移民 宗主國,在宗主國找工作,將錢匯入國內。 • 經濟援助( economic aid )為南太島國發展經濟的 重要來源,也於 MIRAB 模式是一種人工安排的模 式,因此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極難生存

• 由於南太島國地理位置遠離國際市場,加上經濟規 模小、經濟結構單一,人才外流,使島國極易受到 外界之衝擊,南太島國各國領袖憂慮島國經濟在世 界經濟一體化進程處於邊緣地帶 • 到目前為止,只有斐濟是 WTO 成員,巴布亞紐幾 內亞為 APEC 成員。目前他們最擔心的兩點是,今 後難以進入澳、新市場,「洛梅協定」將難以再再 形成產品之保護作用 • 補充:洛梅協定 (Lome Convention) 係歐盟與非洲 、加勒比海、及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 (ACP countries) 簽訂之優惠貿易協定,凡 ACP 國家之工 業產品輸往歐盟享有免關稅、免配額之待遇,農產 品則享有較低關 及關 配額待遇

• 這些島國與澳大利亞、紐西蘭簽訂有「南太平洋貿 易和經濟合作協定」( South Pacific Region & Trade and Economic Agreement ),可優惠進入 澳、紐市場,隨著 APEC 之發展和貿易自由化的延 續,亞洲國家的商品也將大量進澳、新市場,但是 南太島國不是亞洲國家的對手 • 他們雖與歐盟簽訂「洛梅協定」,但在 WTO 框架 下的貿易自由化原則將使「洛梅協定」的作用越來 越弱,因此他們咸認為,地區一體化、世界貿易一 體化將是南太島國長期面臨之挑戰

• 根據紐西蘭水文研究所和法國氣象服務中心的研究 , 1990 年代以來南太地區平均氣候上升了 0‧5-1 ゚ C ,太平洋地區海面上升速度比其他地區快。太平 洋地區的氣候在今後 20 年將繼續變化。 • 如巴布亞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將 長期乾旱,而吉里巴斯、法屬波里西尼亞群島氣候 則變得更加潮濕,雨量比正常年份增加 30% ,此 種異常氣候使許多島國面臨被湖水淹沒之危險,且 破壞許多文化與歷史遺址,甚至造成小島消失,還 使許多國家改變農業耕作,使魚群游走,引起颶風 ,許多過去從沒發生的疾病在這些島國也接踵而來 ,在南太地區已經出現環境難民( environmental refugee )

• 南太島國地區種族衝突不斷,地區動盪不安,已破 壞其享有「和平安定地區」的美稱,引起國際社會 之關注。 • 美拉西尼亞群島由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所羅門 群島、和新加勒多尼亞( New Caledonia )所組成 , 2000 年 5 、 6 月時,斐濟和所羅門群島相繼發 生政變,由種族問題引發之矛盾至今未得到徹底解 決,且受到國際社會之經濟制裁。 • 巴布亞紐幾內亞也因國內經濟惡化,反對政府經濟 改革,多次發生軍人政變。吐瓦魯國內存在多個政 治派系的鬥爭,近些年國內政局一直不穩定。這些 問題近期無法解決,美拉西尼亞群島將面臨長期動 盪不安的狀況

• 由於南太島國很分散,大部位領土分布在海上的島 嶼,各種毒品、武器、人口走私時有發生。各國缺 乏有效的巡邏和監督機制,許多無人煙的島礁成為 犯罪分子的中轉站,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全 球為反恐忽略該地區,使該地區成為恐怖分子 藏 之地

• 在南太地區,不僅有亞洲南美的販毒集團,還有俄羅斯的黑 手黨 • 僅有 1 萬多人口的諾魯,目前已有 700 多億美元的俄羅斯黑 錢通過特許賬號進入諾魯銀行,這些黑錢是俄犯罪分子為逃 避當局檢查而匯到這裡的,其中 90% 的黑錢經過諾魯後重返 俄羅斯 • 此外這些國家還是「逃稅天堂」。在諾魯, 400 家海外銀行 註冊使用一個郵箱,外國人非常容量申請到銀行執照,政府 沒有監督機構。諾魯的非本地人開的銀行容許經營洗錢業務 • 在吐瓦魯首都,僅有一條街的維拉港就有 80 多家私人銀行, 200 多家信託公司和數不清的保險代理行。西方國家已對此 採取嚴密監視,西方國家認為如果這種犯罪活動繼續下去將 破壞整個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並使犯罪分子利用這些國家組 成犯罪集團

• 「 9‧11 」後,西方國家擔心恐怖分子利用該地區 獲取資金,已開始對這些島國施加壓力,讓其削減 海外銀行業務,並警告如果繼續從事洗錢和逃稅活 動,將對這些國家實行經濟制裁併削減經援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 OECD )近期還成立了 金融特別工作組,專門打擊對洗錢活動提供方便的 國家

南太地區的區域組織 • 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長葛應欽曾指出,近年來 ,經過多方的查證,已證實玻里尼西亞、麥克羅尼 西亞、美拉尼西亞人及馬來群島人都屬於南島民族 ,而近三億的南島人被認為是從台灣擴散出去,向 東延伸到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的毛利人,西則到 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除了新幾內亞的巴布亞人 不是南島人之外

• 英國的「自然」( Nature )雜誌在 2000 年更曾以 「台灣給世界的禮物」(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之標題及專文指出,依台灣原住民使用的 語言調查顯示,現有南島語在台灣早已出現,台灣 是所有現代南島人的祖先。 若從種族起源的角度 來看待台灣語南太平洋國家之間的關係,馬偕醫院 醫師林媽利指出,就爺 DNA 篩選檢測,發現南太 平洋島國的波里尼西亞人可能源於台灣

• 在南太平洋,「太平洋島國論壇」( PIF )及「南 太平洋論壇對話會議」之影響正日益加深 • 南太平洋國家於 1971 年在紐西蘭的倡議下,斐濟 、薩摩亞、東加、諾魯、庫克群島和澳大利亞紐新 西蘭首都惠靈頓召開南太平洋 7 方會議,正式成立 「南太平洋論壇」,並決定每年召開一次會議。 1989 年開始邀請區域外國家為對話夥伴 • 1999 年,第 30 屆南太平洋論壇領袖會議決定將自 下屆論壇會議起將「南太平洋論壇」更名為「太平 洋島國論壇」( Pacific Islands Forum )

• 太平洋島國論壇由 16 個太平洋島嶼國家組成,包 含科克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斐濟、吉里巴斯 、馬紹爾群島、諾魯、紐埃、帛琉、巴布亞紐幾內 亞、薩摩亞、所羅門群島、東加、吐瓦魯、澳洲和 紐西蘭。我國於 1992 年會當中,以「中華民國/ 台灣」名義參與對話

• 秘書處財政預算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支付 1/3 ,其餘部分 由其他島國成員分攤。目前向秘書處提供捐助的國家、地區 和組織有 15 個: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法國、法 屬波利尼西亞、德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菲 律賓、英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台灣。秘書處和 9 個相對 獨立的機構組成太平洋地區組織理事會( CROP ),由論壇 秘書長擔任主席。這 9 個組織為: – – – – – – – – –

斐濟醫學院( FSchM ) 論壇漁業局( FFA ) 太平洋島嶼發展署( PIDP ) 南太平洋教育評審委員會( SPBEA ) 南太平洋區域環境署( SPREP ) 南太平洋應用地學委員會( SOPAC ) 太平洋共同體秘書處( SPC ) 南太平洋旅遊組織( SPTO ) 南太平洋大學( USP )

• 自 1992 年起,台灣每年均組團參加昔日稱為「南 太平洋論壇」( South Pacific Forum, SPF ),現 己改名為「太平洋島國論壇」( Pacific Island Forum, PIF )的國際會議,與南太友邦,包括斐濟 進行會後對話,台灣對南太地區的關心未曾稍減, 由台灣提供的「太平洋島國獎學金」計畫就是其中 一例

• 我國曾於 1988 年成立「南太平洋研究會」。當時 由杭立武先生發起,旨在促進我國與南太平洋國家 與地區之間的交經交流、合作關係。其業務包含從 事南太事務之研究、舉辦南太及其相關區域各種問 題之會議、協助我國與南太之相互訪問、推動我國 與南太間支各種交流與合作、出版南太及區域問題 之書刊,以及接受機關團體之委託研究。 惟今日 該學會似乎未發揮功效

Related Documents

06-06
August 2019 80
06
October 2019 15
06
October 2019 16
06
November 2019 13
06
November 2019 12
06
June 2020 7

More Documents from ""

December 2019 48
November 2019 41
November 2019 35
November 2019 36
December 2019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