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令鼓.docx

  • Uploaded by: Chong Meng Xuan
  • 0
  • 0
  • December 2019
  • PDF

This document was uploaded by user and they confirmed that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to share it. If you are author or own the copyright of this book, please report to us by using this DMCA report form. Report DMCA


Overview

Download & View 二十四节令鼓.docx as PDF for free.

More details

  • Words: 499
  • Pages: 6
二十四节令鼓 二十四节令鼓(马来语:Gendang Dua Puluh Empat Perayaan, 英语:24 Festive Drums)是一 種結合二十四節氣、書法和廣東獅鼓的鼓藝表演,于 1988 年由陈徽崇和陈再藩共同創立,於 2009 年成爲馬來西亞國家遺產項目。二十四节令鼓是在华人传统鼓艺的基礎上加以充实创新而成,除了 是一項鼓藝表演,也是東南亞華人文化傳承的象徵。

表演形式: 二十四節令鼓的表演形式是以二十四面單皮大鼓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 水、驚蟄、春 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表演者爲每個節令鼓創作不同的鼓點節奏,搭配吶喊、 肢體動作和隊形的變化,形成一個大型的鼓陣演出。

起源和发展 : 二十四節令鼓起源於 1988 年 4 月由新山中華公會承辦的全國華人舞蹈節,該屆舞蹈節的主題「九 舞」代表的是第九屆全國華人舞蹈節,同時也呼應《楚辭·九歌》,寓意「古有九歌,今有九舞」。 工委會策劃陳再藩原先構思在開幕儀式上以九面南獅鼓串擊,以激昂的鼓聲傳達節慶熱鬧的氣氛, 他的構想得到作曲家陈徽崇提供的音樂創作《九鼓雷鳴》。 再後陳再藩在閱讀台灣詩人向陽的作品《四季》時,有感其中二十四節氣手寫現代詩的書法優美, 產生以二十四節氣的書法藝術爲二十四面單皮鼓「刻背」的構想,以每一面鼓代表一個節氣,形成 天、地、人融合一體的表演概念。 陳再藩的構想獲得拿督郭鶴堯的支持,在得到中華公會和五大會館的資助下成立世界首支二十四節 令鼓隊,12 位新馬書法家於 1988 年 6 月 12 日在柔佛古廟揮毫,寫出二十四節氣刻在二十四面鼓 背。 2005 年 9 月 12 日,二十四節令鼓首次在中國炎帝陵百龍祭始祖大典公祭活動演出;[3] 2009 年 2 月 14 日,馬來西亞旅遊與文化部宣佈二十四節令鼓成爲馬來西亞國家遺產的其中一項非物質 文化遺產。

校园和令鼓队 : 馬來西亞首支二十四節令鼓隊於 1988 年 4 月在新山寬柔中學成立,由新山中華公會聯合潮州、福 建、客家、廣東和海南五大會館共同資助。然後,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小學、中學、大專院校、社 團、會館和廟宇,再隨着留學生和鼓手傳播到新加坡、中國、台灣、泰國、印尼、美國、英國、汶 萊和澳洲等海外國家。 新加坡首支二十四節令鼓隊於 1992 年在華僑中學成立,然後推廣到南洋理工大學、中正中學等學 校。中國首支二十四節令鼓隊於 1997 年創立,由福建泉州華僑大學的馬來西亞留學生組成,然後 開始有印尼、泰國、中國內地和香港等國家的學生參與其中,曾經在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泉州站表演。

美國首支二十四節令鼓隊於 2003 年在奥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成立,是目前全美唯一的二十四節令鼓 隊,曾於 2010 年在美國職業籃球聯盟雷霆隊和木狼隊的比賽中場亮相演出。[7] 英國首支二十四節 令鼓隊於 2011 年在利物浦大學成立,由馬六甲培風中學校友洪子源帶領,曾經參與倫敦奧運火炬 傳遞利物浦站的慶典。

專業鼓隊 : 馬來西亞首支專業的二十四節令鼓隊是成立於 1997 年的手集团,他們近年的表演同時結合甘美朗、 馬來鼓、印度鼓等傳統打擊樂器,表現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色彩。[2] 新加坡首支專業的二十四節令 鼓隊是成立於 2004 年的惊鼓人,新加坡郵政公司爲慶祝新加坡獲得第一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 舉辦權,於 2008 年發行一套紀念郵票,惊鼓人就是當中的其中一個主角。[9] 2012 年马来西亚出现 了一所以节令鼓为基础的打鼓演绎学院 VR Drumming Academy,该学院主要是一所推动节令鼓文 化活动,以鼓队教育及从事指导鼓队的工作为主。培训优质并具有纪律的鼓队。

赛会: 馬來西亞二十四節令鼓的主要賽事有全國二十四節令鼓觀摩賽和婆羅洲 24 節令鼓觀摩賽,除了設 立冠、亞、季軍以外,還有「最佳創作」、「最佳編曲」、「最佳敲擊」、「最佳隊形」等獎項。 由新山中華公會主辦的廿四節令鼓國際觀摩會暨大馬精英賽是兩年一度在柔佛新山舉行的國際賽會, 除了來自全馬各地的參賽隊伍外,也有新加坡、中國、美國和英國等海外國家的隊伍前往觀摩、交 流和切磋。

节气 :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訂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曆注)。 東亞傳統夏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曆”,分別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为基 准确定的,歲是以回归年(太陽年)为基准确定的。陽曆每回歸年約 365.2422 天,二十四節氣據 此而劃分,其中: 

夏至相當於在太阳到达黄经 90°时开始(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長)。



秋分相當於黃經 180°(秋分点)。



冬至相當於在太阳到达黃经 270°时开始(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



春分相當於黃經(太陽經度或天球經度)0°(春分点)。



清明相當於太阳到达黃經 15°时开始。

在人类文化中,一年(回歸年)劃分了二十四節氣,與現代曆法將一日(平太阳日)劃分為二十四 小時的時間計量單位,兩者在數據上(24)有相似的比擬。 節氣除了太阳运行周期之外,亦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起源 :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即太極圖中四象的「太 陰」、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 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四象,即四季),到了周朝时发展到 了八个(八卦),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 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曾提到陰陽 (日月運行)、四時(四季)、八位(八卦)、十二度(時辰)、二十四節气等概念。汉武帝时, 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 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 12 个節氣和 12 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阳历中它们的日期 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 6 日,中气在 21 日,下半年的节气在 8 日,中气在 23 日,二者 前后不差 1~2 日。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和气候的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又稱八位,是区分公转运动对于地球影响的八个关键节点;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个则反映了四季中更细微 的气候变化。

二十四节气 :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 315 度,2 月 3-5 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 330 度,2 月 18-20 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 345 度,3 月 5-7 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 0 度,3 月 20-22 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 15 度,4 月 4-6 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 30 度,4 月 19-21 日交节

夏季 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 45 度,5 月 5-7 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 60 度,5 月 20-22 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 75 度,6 月 5-7 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 90 度,6 月 20-22 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 105 度,7 月 6-8 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 120 度,7 月 22-24 日交节

秋季 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 135 度,8 月 7-9 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 150 度,8 月 22-24 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 165 度,9 月 7-9 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 180 度,9 月 22-24 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 195 度,10 月 7-9 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 210 度,10 月 23-24 日交节

冬季 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 225 度,11 月 7-8 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 240 度,11 月 21-23 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 255 度,12 月 6-8 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 270 度,12 月 21-23 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 285 度,1 月 5-7 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 300 度,1 月 19-21 日交节

创办人资料 : 1. 陳徽崇

陳徽崇

陳徽崇(1947 年 9 月 23 日-2008 年 7 月 27 日),是馬來西亞一名藝術家、教育家及作曲家, 《二十四節令鼓》的共同創作人之一,有「大馬華人音樂教父」之稱。陳徽崇妻子衛燕貞,兒子陳 光裕,女兒陳光梅。 陳徽崇於 1947 年在海南島瓊東縣出生,6 歲隨母定居馬來西亞霹靂州安順,1971 年於台灣師範大 學畢業,主修理論作曲。翌年,任教於台灣台北永和國中。1973 年,陳徽崇返回馬來西亞,並於 柔佛州新山寬柔中學任教。

音乐事业 : 陳徽崇在 1979 年聯同寬柔中學合唱團 4 位學生創作及發表大馬現代詩曲。1988 年與文化人陳再藩 (小曼)共同創作《二十四節令鼓》。2000 年與陳再籓、陳清水聯合製作大型史詩歌舞劇《南方 之路》。除音樂創作外,陳徽崇在 1991 年創辦了柔佛音樂藝術學院,成立數以十計的合唱團,更

曾多次帶領合唱團到國內及國外多處演出,並在首屆中國黃河壺口國際合唱節中獲得頌黃河壺口杯 和最佳表演獎。

成就 : 陳徽崇於 2001 年獲得第三屆大馬表演藝人薪傳獎之「個人成功榮譽獎」。2007 年,獲提名首屆 「國家文化人物」,與陳再籓合作的《二十四節令鼓》則被提名為國家文物遺產。2008 年,馬來 西亞的團結、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長宣布將陳徽崇及其他四人列為「國寶級文化遺產在世人物」; 同年,新山南方學院決定將「第二屆南方人文精神獎」頒予陳徽崇。

逝世 : 2006 年,陳徽崇被證實罹患癌症,隨即接受各種治療,因癌細胞擴散,於 7 月 27 日 下午 4 时 15 分家中病逝,骨灰撒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交界的柔佛海峡, 終年 61 歲。

2. 陈再藩

陈再藩

个人资料 陈再藩先生,祖籍广东潮州,马来西亚出生。现时乃马来西亚南方大学文化、艺术及企业 策划部主任,日资石油化学公司之执行董事。他是大马 1980 年代中页以后许多重要文化创意的设 计者及大型文化项目的推手。几乎新山的大型活动皆有其 “策动”的色彩。他最常扮演的角色是 节目策划、统筹或设计者。

成长与成就 陈先生中小学受华文教育,自小以潮语与父母沟通,大学就读新加坡(前)南洋大学商科工 商管理系。 大学毕业后业余创作政治漫画,曾出版现代诗诗集《茧》,撰写新加坡联合早报《两岸灯 火》、马国南洋商报《再翻红尘》定期专栏,文化评论结集为《文化第一方程式》。1980 年开始 推动大型的华社文化。1986 年创导举办大型中秋园游会,使中秋节在马国发展为春节外之第二大 节,并充分产业化。 1988 年,他和著名作曲家陈徽祟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结合南粤狮鼓和传统书法 艺术的特点,创作了二十四节令鼓。后不断推动此鼓乐文化,让节令鼓传播至中国福建泉州,广东 潮州、梅州,北京,湖南等省市,更再台湾,新加坡,文莱,泰国,美国,英国,澳洲等地生根发 芽,更先后为 NBA 及伦敦奥运火炬传递仪式上表演过,以中华文化擂鸣西方世界。 二十四节令鼓以击鼓为基础,加上武术、舞蹈和配乐,形成自成一格的艺术。二十四节令

鼓鼓阵的表演充满中华色彩,其中或有农夫春天耕种的动作,或有秋天收割的动作,队形变化繁复, 节奏快慢有致。最为奇特的是,二十四节令鼓是没有鼓谱的,全由鼓手发挥想象力创作,一直处于 不断更新的状态。 二十四节令鼓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创造,其气势磅礴、鼓舞人心深受马来西亚华侨 华人喜爱。2009 年,大马文化部宣布二十四节令鼓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令鼓成为马 来西亚仅有的两个由华族创作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陈先生专长于创作重要文化节庆主题曲,善于宣传与搭建人脉而达到启动一个文化活动的 效果,其成功策划创作多起大型文化项目,包括 2000 年策划与创作大新山大型史诗歌舞剧《南方 之路》,演译华人南方之历史血汗;2002 年策划推动《三月初三锣鼓响》潮州乡音民俗庙会,使 之成为新马泰地区唯一的常年潮州乡音文化节;2006 年致力将柔佛古庙历史逾百年的 “营老爷” 游神赛会向国外推展,于 2012 年列为马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 年受邀成为“马来西亚中国 文化艺术协会(马方)之创会理事;2011 年受马潮联会邀请为国际潮联设计《国际潮联,全球潮起》 之主题并策划节目项目。 陈先生同时还担任马来西亚石油化学工业协会之荣誉秘书长,柔佛潮州八邑会馆副会长,新 山中华公会理事,南方大学丹斯里拿督张愈昌文物与艺术馆馆长等等。 陈先生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来包装和传承,让海外更多的年轻一代以新 鲜的方式接触祖辈留下的中华文化,贡献巨大,意义非凡。 陈先生的座右铭是:“鼓,是传统的脉搏! 陈再藩先生于 2013 被列入「中华名人录」「卓越华人」行列,证书号: NO.DC1311014MAS_MAS。

Related Documents

?.docx
May 2020 65
'.docx
April 2020 64
+.docx
April 2020 67
________.docx
April 2020 65
Docx
October 2019 42

More Documents from ""

Gci Kumpulan3.pptx
December 2019 12
December 2019 14
India.docx
December 2019 8
Gci 1022 Topics 4.pptx
December 2019 17
Assignment.docx
December 2019 7